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史上十大起义口号!看看哪句最具煽动性?

盘点史上十大起义口号!看看哪句最具煽动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23 更新时间:2023/12/26 17:19:09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一直风起云涌,有的沉痛打击了封建王朝,有的则开创了新王朝。这些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得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本文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10大起义口号,看看哪个最有煽动性!


一、夏朝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原名夏癸,桀(凶猛的意思)是商汤给他谥号。夏桀年轻时文武双全,赤手能把铁钩拉直,后期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暴君,灭国后被放逐饿死。夏人不堪忍受夏桀的暴虐,咒骂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大意就是“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这算是比较文明委婉的口号。


二、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始皇抵抗匈奴,征发民夫几十万修造长城;南征百越,调动军民30万;修建阿房宫,动用囚犯70万;建秦始皇陵,又征调民夫数十万。在人心不稳的建国初年,引起大量旧国民众的不满。

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算是中国人第一次提出政治平等的口号。虽然二人在起义第二年就被杀,但是秦朝也就此割裂。


三、绿林赤眉起义

刘氏复起,李氏复辅!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四大改革家之一,但是他超前的改革思路,加上当时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官不聊生和民不聊生,结果爆发全国性起义。当时的起义者们,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起义口号,李通想出“刘氏复起,李氏复辅”的口号。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将妹妹嫁给了李通。


四、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全国大旱而赋税不减。大量贫民在张角的号令下,头扎黄巾,揭竿而起。由于张角就是个跳大神的,所以起义口号也带有极强的宗教色彩。


五、隋末农民起义

《无向辽东浪死歌》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隋炀帝征伐无度又大兴土木,最终激起农民起义。隋末的农民起义是全面开花,特点是多源头、多起点,史书记载有“六十四路烟尘”。本诗作者王薄,是早期起义的领袖,被张须陀打败后投靠宇文化及,后出卖宇文化及投靠窦建德,同年投降李世民,最后被仇家杀死。


六、王小波、李顺起义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大宋是个经济文化强大、军事弱小的王朝。宋朝的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的30%,连开封守城门的士兵都比欧洲小国王的生活好。但是,两极分化很严重!“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所以王小波打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的口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观点,开创世界政治理论中平均主义的先河。


七、钟相扬么起义

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南宋王朝一面向金朝屈辱纳贡,一面又加紧对内剥削。宋朝团练使孔彦舟,带着被金兵打败的败兵残卒催粮逼租时,常德人钟相带领百姓举行起义。他自称“天大圣”,能够解救民众疾苦,很快组织起一支队伍。后因内部奸细告密,钟相和儿子钟子昂都被杀害。他不光在经济上提出平均的观点,也在政治上也提出等贵贱的平等思想。


八、元末起义

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宋朝亡于蒙古后,中国人给蒙古人的高压政策弄得有些痴呆了,想造反都提不出有水平的口号。相较千年前的那些高觉悟起义口号,元末的起义口号真有点上不了台面。“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口号也是一个跳大神的迷信口号,连东汉末期的黄巾起义口号都不如。


九、闯王李自成

等贵贱,均田免粮。

明末的农民起义军喊出“等贵贱,均田免粮”的口号,从而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而老百姓之间也流传着:“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说法。这个口号是由李自成的部将李岩提出,崇祯17年,李自成由陕西进入山西后,又以“贵贱均田”为号召。


十、太平天国洪秀全

一律平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

洪秀全以天父的名义提出平均主义时,远在德国的马克思也提出了共产主义思想。他对洪秀全的革命寄以厚望,他推断洪秀全的起义会影响到中国茶叶的出口,而茶叶是当时欧洲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须品。所以,太平天国的蝴蝶效应也会引爆欧洲革命。但是仅仅过了十多年,太平天国就被曾国藩的湘军灭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周公有没有称王?来看一看便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周周武王去世之后,由其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不能主持朝政,便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摄政。关于周公“摄政"一事,历史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周公只是辅政,并未践位称王;一种现点则认为周公一度践位,实行王权。《左传》中的周公是“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之人,”相王室以尹天下;《史记·周本纪》

  • 三国中的关二爷真的名副其实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最高官位至前将军,汉寿亭侯。《三国演义》中称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是蜀国重要的大将之一。关羽的奇妙之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被推向神坛,从一个人变成一个神。不仅中国人崇拜关羽,就是在朝鲜半岛也遍布关羽庙,受万家香火。中国的跨国英雄,关羽是第一人。关羽可以说是“红”遍官

  • “正史”中真实的关羽关云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作为历史人物最早有文献记载也最可信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在《三国志·魏书》、《三国志·蜀书》和《三国志·吴书》中分别都有关羽的相关文献资料记载。例如,对“关羽留守下邱”一事,在《魏书》和《蜀书》中重复写到多次。从《三国志》归纳来看,关羽的事迹主要有亡命琢郡、追随刘备、委寄曹操、刺颜良、辞曹归刘、

  • 揭《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描写,竟然那么多都是虚构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影响最大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人,这些人是罗贯中先生塑造的人物中最为成功的,然而为了塑造人物,有许多人的许多事都是虚构的,其中关于关羽关云长的虚构剧情最多,下面我就为大

  • 他是第一个篡改历史的皇帝,从他以后,史家之风开始败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世民是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后世以"贞观之治"嘉美之。但是,众所周知,李世民得到的皇位的手段不太光明正大,但在历史上,李世民有意渲染自己的开国之君的伟大形象,同时将自己的兄弟贬得一无是处,所以现代的人怀疑他有意的篡改了历史。如果现在我们看李世民

  • 李世民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世民出生于一个胡汉混血的贵族世家。其父李渊,自称是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而实际上,李渊很可能是在自己的族谱上做了手脚。目前通常的看法是,李家是北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的后裔。李初古拔是鲜卑族,其后代跟汉族通婚,到李渊的祖父李虎时已经是胡汉混血。李虎是李家发迹的开端,西魏时位列八柱国之一,北周初追

  • 揭秘开国大典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三十万军民参加这一旷世盛典。揭秘:开国大典中这15个不为人知的秘密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

  • 李渊太原起兵是自愿还是被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李渊举兵反隋是被李世民所迫的说法,不少后世史学家都提出过质疑。他自称十八岁举义兵,也是一种有意的时间误导。事实上,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常理推断,李渊身处乱世,戎马半生,官场捭阖不倒,绝不可能是个窝囊废。相反,李家一朝举旗,是李渊经过了数年经营的结果。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高祖慎之又慎,迟回而

  • 岳飞的战绩是否具有水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家军百战百胜、所向披靡,是《宋史》以及有关岳飞的相关作品所着力描述的。事实上,岳飞并非百战百胜,《金史》就多次记载了岳飞兵败的战例。仅以1140年左右的几个战例为例:其一:金将王伯龙曾率军在今安徽采石矶一带,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缴获大批粮草。其二: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前去攻打被金军占领的

  • 解密:《满江红》到底是岳飞所写?还是明人伪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满江红》一词被认为是岳飞的传世之作,然而,史学界考评后却认为是明代人伪作,写作年代不早于明代中叶。理由是,该词从未出现于宋元人的任何著述中,即使是岳飞子孙收录的家集里也没有记载。一直到了明代才突然出现在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中,根据是弘治十五年(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的岳坟词碑。而赵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