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秀怎么建立的东汉王朝

刘秀怎么建立的东汉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479 更新时间:2024/1/27 6:56:31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光武帝。历史上对于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评价很高,说他上承天命,拨乱反正,使天下得以安定,并一心谋求国家振兴,是一位“中兴之主”。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评价光武帝“三代以下称盛治”,认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甚至认定在夏、商、周三代以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光武帝刘秀因何得民心,开创了光武中兴的东汉时代?

首先,刘秀善于笼络民心,赢得百姓的拥戴。据史料记载,刘秀在位期间,重视国家建设,关心民间疾苦。他先后9次发布命令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并多次下诏书,免罪徒为庶民。他减轻租税徭役,发放赈济,兴修水利;裁并400多个县,精简官吏。在统一天下后,刘秀就基本上不再用兵,对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以安抚为主,化干戈为玉帛。这些措施都是深得人心的。

其次,刘秀的宽容大度是笼络人心的关键。一靠宽容平定了“叛逆之徒”的心。在公元24年,刘秀攻破邯郸,诛灭王郎,缴获一大批秘密文件,意外地发现有大量各州郡将与王郎勾结、毁谤刘秀的书信材料,竟然多达几千份,甚至还有数十封自己部下偷偷写给王昌的效忠信件。但刘秀并未追究其中的内奸,而是立即召集众将将全部信件烧个精光,化成灰烬。吴汉惋惜地说道:“留下这些信,就能找出隐藏的内奸。”刘秀不屑一顾地答道:“烧毁效忠信,令反侧子自安,今后不会再当内奸了。”这一举措安定了人心,也让那些曾经与王郎联合的人对刘秀心悦诚服。

二靠宽容征服了“逸民”“隐士”以及不驯的人物的心。太原郡广武县有个叫周党的人,在地方上很有名望,朝廷几次征他去做官,他都不愿意。后来不得已,周党就穿着短布单衣,用树皮包着头去见朝廷大员,刘秀却亲自召见了他。周党见了刘秀,不但不通报姓名,还直接说自己就是不愿做官,刘秀也没有强迫他。后来博士范升上书,说周党在皇帝面前骄悍无礼,应治“大不敬”罪。刘秀说:“自古明王圣主都有不愿为他人做臣的人,伯夷、叔齐就不食周粟。周党不接受我的俸禄,这也是各自的志愿,赐给他40匹绸子。”

破铜马时,刘秀对来降的铜马将领厚加礼遇,并封为诸侯,这些人心存疑惧。于是,刘秀又让他们仍回原部,统领自己的军队。刘秀亲自骑马巡视各部,这些将领都感慨道:“萧王(刘秀曾被更始帝封为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效死乎!”

此外,刘秀还善于笼络臣子的心,创造“君臣共和谐”。有一次,光武帝和功臣饮宴欢聚,他问道:“如果你们没碰上时局大变动,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邓禹首先说:“我年轻时读书求学,或许可以做个郡文学博士。”刘秀认为邓禹太谦虚,就说:“你是世家子弟,品德志向都很高尚,何愁不做个掾功曹?”马武不假思索地说:“我有勇力有胆量,可以当个守尉,专管捉拿强盗。”光武帝听了,笑着对马武说:“你只要不做贼,不被人逮住,能当上一个乡村里的亭长,那就很不错了。”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可见,刘秀与这些功臣之间的密切关系之其乐融融,清初学者王夫之发出“三代以下,君臣交尽其美,唯东汉为盛焉”的赞叹实不为过。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后与戚夫人争风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后是刘邦的正妻,名雉,字娥姁。在中国众多的皇后中,吕后算是心毒手狠、极有心计的一个女人。在未娶吕后之前的刘邦生性顽劣,然而吕雉的父亲觉得刘邦相貌不俗,有将王之相,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将吕雉嫁给刘邦。当时乡亲们都嘲笑吕雉的父亲嫁女行为很愚蠢,等刘邦后来做了皇帝,村人才知道吕父的眼光是如何厉害。结发妻子

  • 鲁元公主退婚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称帝后,将自己与吕雉的女儿封为鲁元公主,许嫁给新继位的赵王张敖。然而就在这年冬天,刘邦在与匈奴冒顿单于的大战中受到了重创。鉴于王朝初立,国力疲惫,刘邦决定采纳大臣娄敬的主张,用“和亲”方式与匈奴化敌为友,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于是,刘邦打上了鲁元公主的主意,逼着公主退婚转嫁

  • 韩信造反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是秦汉之际最著名的军事家,为西汉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萧何、张良并称为“西汉三杰”。但是,这位大功臣最终的结局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他被吕后、萧何捕杀于长乐宫中,三族被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大功臣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一直以来,史学界对韩信的死因说法不一,各执一词

  • 刘细君万里和亲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颀的《古从军行》中的诗句“公主琵琶幽怨多”,后人都认为此处指的是王昭君。因为王昭君曾被册封为公主,而且最擅弹琵琶,并且她的故事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其实,这首诗里的公主并非是王昭君,而是一位远嫁的汉朝公主,这位公主不仅有美丽的名字,还有美丽的容貌,《汉书·西域传》

  • 赵高指鹿为马的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高虽为一介宦官,在历史上却是一个非常受争议的人物,一是身世,二是生年,三是功过是非。此人精通律法,虽是宦官,却深得秦始皇的喜爱。然而,他又是一个可以将善恶、是非、忠奸、美丑颠倒乾坤的邪恶人物,可以说秦国亡在了他的手上。当时秦二世胡亥年幼无知,一直依仗赵高,所以对于赵高的狼子野心根本毫无察觉,而赵高

  • 党锢之祸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62年,杨秉任太尉,与司空周景联合上书,要求将宦官的爪牙从各级官位上驱逐下去。得到桓帝支持后,捕杀或免官达50多人,天下人莫不肃然。在地方上,清流与浊流之间同样展开了争夺。南阳豪强张汜依附权宦,胡作非为,郡太守成缙查明其罪后,不顾朝廷的赦免之命诛杀了他,令宦官们愤恨不已。不久,山阳太守翟超没收

  • 韩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31年至前230年,秦开始了攻灭韩国的作战,彻底拉开了灭亡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的历史帷幕。如果说之后的秦赵之战打的是惊天动地的话,那这秦韩之战可就属于大餐之前的开胃小菜了,虽然并不是不声不响,却也只能算是微风细雨,只激起了一点不起眼的小涟漪。不过在消灭韩国之前,秦国还和赵国打了一架,原因其实

  • 赵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与赵国是老对手了,一直打,打个没完,互有胜负。赵国因为连年征战,战斗力也练出来了,算是六国中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强国。公元前236年,秦国乘赵与燕大战,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偷袭赵国,分别由王翦和桓齮担任将领。这一次偷袭作战大获成功,连下赵国河间九城。不过赵国主力却未损,况且有太行山天险可以凭借,赵

  • 燕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攻破邯郸后,秦军兵临易水,直接威胁着燕国。燕国统治集团一阵鸡飞狗跳,惊惶不已。朝臣中有的主张求和,也有的主张与逃往代地的公子嘉联合,并与齐、楚结盟,交好匈奴以共抗暴秦。而刚刚从秦国逃回来的太子丹则力排众议,他认为秦国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求和无异于饮鸩止渴,而与其他诸侯合纵联合也犹如镜中花水中月,不过是

  •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与魏之间的恩怨也是由来已久了,为了能够消灭魏国,秦国处心积虑,勤勤恳恳,采用逐步蚕食的手段,慢慢地将魏国吃进肚子里。早在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时期,一场雕阴之战,秦军就干掉了魏军八万人。魏国无奈求和,割让河西之地给了秦国。公元前328年,一代铁嘴张仪任秦国相国,凭着如簧巧舌,他硬是成功游说魏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