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诸葛亮渭水之战是怎么回事

司马懿诸葛亮渭水之战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0 更新时间:2024/2/28 18:15:47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发三十四万大军,分兵五路向中原进发,到祁山会齐,安营扎寨,这是诸葛亮一生中第六次进攻魏国。魏主曹睿急忙召见司马懿,商量退敌计策。

曹睿说:“蜀国已经三年多没有向中原发兵了,现在又气势汹汹地来侵略我国,你看要怎样才能打退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已经五次进攻我国,都没有获得进展,反而损失了许多人马,我料定他这次来犯,仍然是讨不了一点便宜!”曹睿问:“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呢?”

司马懿说:“这几年来,我中原大国民富国强,国势一天比一天兴旺,人民都厌弃了战争,只想过几年安稳日子,如有敌人来侵犯,大家自然是一致对外。蜀国老百姓也是受够了战争的苦难,都不想再打仗。

而诸葛亮自以为才气高出常人,强要发兵打仗,违背民意,必然没有好结果,所以我敢断定他不会取胜!”曹睿问:“你准备用什么战术来对付诸葛亮?”司马懿说:“任他诸葛亮千变万化,我有一定的规章,只是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先不和他决战,等他自己内部出现问题时,才乘势攻击,一定能打退蜀军!”曹睿说:“你想的正好与我相同!我令你领大军四十万,任大都督,各处兵马任你调配,明天便发兵抗敌!”临行时,曹睿将大军送出城外,并且当着众多文武将官的面,宣读了一份诏书。

诏书说:“大军可到渭水下寨,与蜀军对垒,一定要坚守本寨,不可轻易出战,用持久战法拖垮蜀军。蜀军必定要伪装退走,我军不要轻易追赶,要多派侦探,探明蜀兵真正退走时,乘对方空虚时进攻,一定会大获全胜,这样还免得将士们受疲劳之苦!”

这一道诏书的内容,完全是按司马懿的要求,借皇帝之口当众宣读的,让全体官兵知道是皇帝的意思,到时候不敢违犯。

司马懿四十万大军,离开长安,来到渭水岸边下寨。司马懿又分派五万精兵,在渭水河上搭起九座浮桥。派先锋夏侯霸夏侯威渡过渭河安营,在先锋大营后筑起一座城来,作为抵抗蜀军的第二道防线;又派副都督郭淮、大将孙礼总督陇西五万兵马,在北原下寨,高垒起土墙,深挖战壕,固守阵地,任凭蜀军如何虚张声势,只是不与蜀军交战,等到对方粮食耗尽,准备后退时才发兵进攻,布置完毕,各路将领分头把守各处营寨。

诸葛亮五次伐魏,都因打不起持久战而撤兵回国。这一次,诸葛亮准备和司马懿打一场持久战,在祁山大营一连立下了五个大寨,各按左、右、前、后、中五个方位而立;从斜谷道直到剑阁,一连下了十四个大寨,将各路军马分开驻扎;并在当地和农民一起种田耕地,取得粮草自给,这样,便不怕魏国拖下去了。司马懿大军立营寨、搭浮桥的行动都被诸葛亮摸得一清二楚,正在考虑对策,又探到郭淮、孙礼在北原下寨的消息,诸葛亮正由这里定下了和魏军战斗的办法。

诸葛亮对将官们说:“这次司马懿一共布置了三四道防线,目的就是要把我们阻在渭水北岸。我军现在第一步是必须攻过河去,占领了渭河南岸,才能进一步向魏国后方推进。”传令:“扎大木筏一百只,木筏上装着干草把子,用五千名水性好的士兵驾驶,这是前军一路。另一路虚张声势向北原进攻,北原兵少,司马懿一定来救。再派一路后军偷渡过河,前军五千人从上游乘木筏顺流而下,放火烧断浮桥,从魏军后面进攻,对岸魏兵来不及救援,两路大军前后夹击,将会一举占领渭河南岸!”

蜀军砍木头、造木筏的动静同样被司马懿的探子发现,向司马懿作了汇报,司马懿立即召集各营将领,分付道:“诸葛亮大造木筏,其中有计。他以攻北原为幌子,却在渭水上流让士兵乘木筏顺水而下,放火烧我浮桥。浮桥一断,我南北大军不能呼应,诸葛亮却从前面进攻。他的目的是突破我的渭水对岸防线,好向我军深部挺进,一定不能让蜀兵成功!”

司马懿传令夏侯霸、夏侯威:“如果探得北原有动静,立即在渭水南岸中埋伏精兵,等蜀军开进来时,突然冲出,打他个措手不及!”传令张虎、乐綝:“领二千兵,从上流顺水而下时,一齐放箭,不让蜀军接近浮桥。”传令郭淮、孙礼:“如果蜀军来攻北原,你们立即佯装败退,蜀兵必然来追,然后用伏兵的弓箭射他!”又对大家道:“我在中军指挥,水陆并进,如果蜀军真的来犯,大家听我的号令行动,我要大破蜀军!”布置完毕,又交代司马师司马昭,引兵救应前营军马。

蜀军按诸葛亮计划行事,魏延、马岱一路攻北原大营,魏军见蜀军杀来,不战便退。魏延觉得对方已有准备,便不再进攻,传令后退。忽听得四下里喊声大震,司马懿和郭淮从左右杀出,蜀军纷纷后退,许多人落在水中淹死。魏延、马岱被大军围困,幸亏吴班率五千人赶来救援,这才退回北岸。

吴班率兵乘木筏烧浮桥,被张虎、乐綝在岸上万箭齐射,士兵们纷纷中箭落水,死伤无数。吴班也身中数箭,落水淹死。王平张嶷率兵偷袭渭南大营,来到魏营前面,已是二更天了。只听得北原方面喊声震天,不知胜败,只见魏军渭南营寨中静哨悄的,怕中了埋伏,不敢轻进。

正在观望时,忽然后队士兵报告,丞相差人送信说:“进攻北原、浮桥失败,叫我们火速退兵!”王平、张嶷正要转身,却被司马师、司马昭率军杀来。王平与张嶷经过半夜苦战,这才败回本阵之中。这一仗,魏军大胜,蜀军损失了大将吴班和一万多人马,蜀军士气大大受挫。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诸葛亮在五丈原斗智斗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懿偷袭蜀军不成,反被诸葛亮困在上方谷,他们父子三人差点一起丢了性命,幸亏一场大雨浇灭了地雷火炮,这才逃出命来。渭南营寨又被蜀军占领了。司马懿传令退守渭北营寨,一面派出哨马,探听蜀军动静;一面传下将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战,违令者军法治罪!两天后,外出哨马陆续回来报告:“蜀军占我渭南营寨

  • 司马懿怎么掌握魏国军政大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就在司马懿平定辽东这年,魏主曹睿忽然得了一种怪病,白天昏昏沉沉地想睡觉,到了夜晚却反而睡不着。这天半夜,曹睿好不容易睡着了,恍恍惚惚地只觉得宫殿里阴风惨惨,有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传来,曹睿听得汗毛都竖了起来。他大着胆子,从床上坐起来对四面张望。忽见宫门大开,自己已死去的前妻毛皇后带着十几个宫女闯进门来

  • 司马昭为什么杀掉曹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255年2月,司马师率兵平定淮南、淮北兵变,因眼瘤爆裂,病情加重,自己感到死期不远了,便一面率军马回许昌休养,一面派心腹使者到洛阳请弟弟司马昭到许昌来商量后事。不多几天,司马昭火速赶到,急忙进内室探望司马师的病情,一见哥哥昏昏沉沉地睡在床上,心急如火,连声喊道:“哥哥!醒醒!你快醒醒

  • 虎啸龙吟曹芳怎么被废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251年秋天,司马懿年老体弱,得了感冒,谁知竟然一病不起。司马懿觉得自己身体好不起来了,便将两个儿子叫到身边,嘱咐他们说:“我从辅助魏武帝(曹操)开始,经历了曹家四代人,时间长达四五十年,主上一直对我不放心,致使我几起几落,受尽了磨难;别人也多说我有推翻魏主的想法,我日夜提心吊胆、小

  • 虎啸龙吟三国是怎么统一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264年春天,司马昭消灭了蜀国,俘获了蜀国皇帝刘禅,率领得胜兵马浩浩荡荡地回到了魏国都城洛阳。魏主曹奂亲自出城迎接,文武官员和欢迎的人群队伍排成了十几里路的长队。司马昭坐在车上,趾高气扬,得意洋洋。司马昭还朝,早有一班文武大臣给皇帝上表说:“晋公司马昭,率领大兵数十万,内理国政,外灭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复兴汉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非常有才能的人,尤其是诸葛亮几乎是人们心中神一样的存在,唐朝时期的杜甫就对诸葛亮有着有着特别的情怀,在他创作的不少诗作中就有很多是对诸葛亮的赞美。对于诸葛亮的才能,从刘备三顾茅庐就可以看出来,当年的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最后他的北伐大业还未完成就

  • 北魏冯皇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魏冯皇后的故事也是颇耐人寻味的,她和人私通的事,宛如武则天与赵太后的混合升级版。北魏冯皇后介绍这位冯皇后,是孝文帝拓跋宏的第二位皇后,谥号幽(违礼乱常是为幽),这谥号已经说明了一切。冯皇后原本是文明冯太后的侄女,太师冯熙的女儿。当时文明冯太后想光耀冯家,扩大外戚势力,就把冯熙的两个女儿都送入了宫。

  • 兰陵王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史书记载兰陵王是历史上最俊美的美男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兰陵王的介绍吧。兰陵王是哪个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兰陵王的身世:兰陵王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的孙子,兰陵王字长恭,文襄第四子。兰陵王是怎么死的?据历史记载兰陵王长相英俊,武功高强,屡建战功。和电视剧演的一样,

  • 晋怀帝司马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怀帝司马炽,是西晋第三位皇帝,年号 “永嘉”,是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之子。晋怀帝继位当年,“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中死了七王,最终东海王司马越胜出掌权。此后,西晋国力大减,无法控制全国。胡人趁机陆续建十六个非汉族政权与晋朝对峙,即“五胡乱华

  • 董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董卓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