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王之死:被人哄骗的几个套路

吴王之死:被人哄骗的几个套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577 更新时间:2024/1/21 14:11:43

自从勾践夫差尝粪后,或许也是精神力量的助攻,夫差的病真一天天好起来,一切都像句践预料的那样。

夫差感念他的忠心,病好刚能上朝理事,就派人摆设酒席召勾践。

句践装作不知道怎么回事,仍像以前那样穿着囚服赶来。

尽管夫差这么友善,病一好点就马上专程感谢勾践,之前还许诺放他回国。但是勾践一点不敢大意,依然保持着之前的谦卑、低调。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品格,多少人都败在这个节骨眼:以为大功告成了,无需再耗费精力坚持了。结果功亏一篑,大家看以前和齐桓公争王位的公子纠,就明白了,管仲以为一箭射死了齐桓公,于是一行人慢吃慢喝的游到齐国,结果桓公早已入城并做好防备,最后公子纠在政治争夺中惨败而死。如果当时他能有勾践这份心思,看透自己还未登基这一事实,然后加紧回国部署,说不定就没齐桓公什么事了。

胜利的最后一步,变数最多。盲目自信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话说夫差一见勾践这般模样,赶紧叫他去洗澡换朝服,句践辞谢再三,这才去洗了澡,换上衣服,出来见夫差时,又跪下拜谢。

大家看勾践的态度,对夫差那是怎样的一种恭敬?越是最后即将胜利的关头,越不能松懈。

夫差见他这般,感动不已,连忙把他扶起来,对群臣说:“越王是个仁德的君子,怎么能老让他受委屈呢!我这就解除他的拘役,免罪让他回国。”说完还给句践作了个揖。

从这可以看到,夫差对勾践是非常感激和怜悯的,全没了当初的讨厌与防备。这一切归功于勾践日积月累三年如一日对夫差的各种谦卑、忠诚。

酒桌上的情况自然是非常愉快,勾践君臣把夫差玩了命的捧。 夫差承诺三天之内,送他们回国。

第二天一早,子胥就进宫来见吴王,说道:“昨天大王用招待客人的礼节来对待仇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句践内怀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大王只贪图一时的阿谀奉承,不考虑将来吗?”

伍子胥说的话一针见血,指出勾践本不是好人,为了逃祸,才装温恭,夫差是贪图了他的小恩小惠才忘记了仇恨。

明里暗里,勾践对夫差的小恩小惠太多了,三年了,估计一本书都记不下,最终攻破了夫差的心里防线,这里也告诉大家一个现实:无数次的小恩小惠,是能慢慢沁润人的感情的。

你想和一个人搞好关系,请他吃一次价值3000元的海鲜大餐,不如送他30次价值100元的家常特色礼品(收了没有压力又有特色)分一年送完。低成本频繁的小恩小惠,包含着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碰触,每一次的送小礼,都有可能是一次见面,无论见与不见,有礼品在,都能让他想起你一次、重新琢磨你一次。

吴王听了伍子胥的话,嗔怪道:“我得病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没听您说过一句安慰的话,这就是相国的不忠;也没见您送来一样好东西,这就是相国的不仁。做臣子的不忠不仁,要他有什么用!瞧人家越王,抛家弃国,大老远跑来归顺我,献出财物,甘作奴仆,这就是他的忠心;看我生了病,亲自尝粪诊断,一点儿怨言都没有,这就是他的仁义!”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吴王很矫情,怪伍子胥在自己生病时没来看他,再对比勾践尝粪,心里就更不满了。大概卧床的病人无论外表多坚强,应该都希望有人来看他、关心他。所以如果你有好同事、好朋友生病卧床,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抽点时间去现场安慰和鼓励他们,而不是发条微信发个红包预祝早日康复。

子胥听夫差这么数落自己,便说道:“大王这话可就说反了。越王到吴国来受罪,怨恨埋藏在心里,您怎么能知道?他为大王尝粪诊病,实际上是摸透了您的心思讨好您。”

夫差不想听伍子胥再啰嗦,把他赶了出去。

到了第三天,夫差送勾践回国,句践跪拜道:“大王可怜我孤苦无依,让我生还故国,我一定世世代代竭力报答。苍天在上,可以证明我的忠心,如果背弃吴国,皇天不饶!”

夫差说:“君子一言为定,你这就起程吧。好自为之!”句践再次跪拜,泪流满面,像是依依不舍。夫差亲自把句践扶上车,句践的夫人也再拜谢恩。

勾践这个人,说话做事,简直是周润发级别的演员。临走前本想插翅而飞,结果又是发誓效忠吴国,又是“依依不舍、泪流满面”。我读到这里都笑了。但是不得不说他是真的心思缜密、深藏不露,他看的透局势,稳的住心气,演的一手好戏,导演没喊停(未彻底脱离吴国)绝不出戏,他这个优点,管仲都望尘莫及。

勾践凭什么认为自己表现的谦卑、忠诚、悔改,就有机会被放回呢?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勾践没有对夫差表现谦卑、忠诚、悔改,而是用一般的套路,如送礼给夫差,夫差会买他的账吗?

我们先分析一下夫差是个什么人。

首先,他爱慕“贤良”的虚名,想做霸主。第一代霸主齐桓公给了天下君主一个榜样:做霸主的人必定是贤能仁义之人,不欺负弱国,不怕强国,是大家的大哥,维护和平,谁挑事就打谁。

破越而不灭越国,是为仁义。所以他主观上不愿灭越国。

其次,囚禁勾践却一直不杀他,说明他还不够歹毒。书中记载:有一次,夫差在姑苏台上看到勾践衣衫褴褛的干活,觉得他们可怜,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这说明夫差有妇人之仁,心肠软,容易为一些小情节感动,是一个十足的文艺青年,这是他的弱点和软肋。

而勾践君臣恰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在这个弱点上专注施力三年,他们这三年别的都不干、就是认认真真的履行自己养马职责,从行为和语言上,把自己弄的卑微不堪,旨在向夫差示忠以此感化他。

这揭示了一个现象:当你从一些事情上看穿一个人的软肋后,就要聚焦资源和精力,专注在那个方向上用力,坚持重锤狠敲,最终都会达到目的。

夫差心肠软易被感化,那就抓住这一点,最大程度的利用。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勾践君臣可是花三年的功夫,千方百计的做些让他感动的小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他们已经做到吃屎的地步了;

伯噽贪财,勾践专门用钱贿赂。

你想要结交的人是一个吃货,你就专门搜罗好吃的送过去;

你想结交的人喜欢非洲文化,你就把非洲背下来装着比他更喜欢的样子。

你的仇人喜好吃屎,你就往屎里下毒。

总之,想征服一个人,首先要能学会从生活的小细节上善于发现,总结他的性格特点,然后照着特点,坚持不懈的施力。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总是做一些让你觉得内疚、舒服的事,你就要多留一个心眼了。

勾践从求和到回国,我已经写了不下20篇文章,今天终于告一段落了,下篇文章该写写其他故事了。不然你们不腻我都腻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王有四后宠妃南后郑袖其实有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楚怀王有四后,东后田惠,是齐湣王的嫡公主,北后屈容,是楚国大将军屈武的女儿,西后赢盈,秦孝公的嫡公主,秦惠文王的亲妹妹,南后,一说是魏女,一说是楚女。但这几位王后并未青史留名,楚怀王有一位宠姬郑袖,却是人人都知道的。提起郑袖,人们总要在前面加上“南后”二字,事实上,

  • 白起为什么踢出武庙十哲之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起,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首,据统计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约两百余万人,其中白起就占了约一半。虽然是战功赫赫,但也屠戮过重,尤其是长平一战,挟诈尽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因而被后人称之为“人屠”。战国七雄中,唯秦国是将斩首与授爵直接挂钩的,这固然能极大的激发军人的战斗积极性。但是,同时

  • 史上最大方的帝王,也戴了最大的绿帽子,70多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成子,名恒,又称为田常,是齐国田氏家族第八任首领。齐简公四年(公元前481年),杀死简公,拥立齐平公,任相国,尽杀公族中的强者,扩大封邑,从此齐国由陈氏专权。其后统治齐国多年,直到齐穆公统一齐国。田常杀了简公以后,害怕各国诸侯联合诛杀自己,就把侵占鲁国、卫国的土地全部归还。西边同晋国、韩氏、魏氏、

  • 此人才是中国古代的第一美女,力压西施一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为了复国,听从范蠡之际,将越国的美女西施和郑旦奉献给了吴王夫差。行使的美人计果然有用,夫差被迷得不要不要的,为此还建造了馆娃宫供西施居住。可你知道吗?纵然西施、郑旦国色天香,可在越国只能屈居第二、三名。还有一人力压两人一头,可谓倾国倾城。她就是小编今天要讲的主人公毛嫱。毛嫱何许人也?她是春秋

  • 破解越王勾践剑千古之谜 楚墓中的越王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65年,考古学家们在发掘湖北江陵(今荆州市荆州区)的一座古楚墓时,发现了两把珍贵的宝剑。其中一把便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此剑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剑身雕刻着黑色菱形花纹,正面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r

  • 和氏壁到底去哪里了 消失的传国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语文教材上我们都学过“完璧归赵”一文,故事中的“和氏璧”被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视为“无价之宝”。各诸侯国为了将和氏璧据为己有,不惜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可见和氐璧是多么珍贵和重要。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块被各诸侯国争相抢夺的&ld

  • 老子李耳是否真的存在 圣贤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唐朝时期被尊封为太上老君,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一书流传于世。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关于他的生平、著述和思想的记载却非常少。战国时期名人文士的著作

  • 孔子的相貌究竟是什么样的 挺拔俊朗的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从汉武帝开始,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就登上了“独尊”的地位,并同封建制度融为一体,被历代的王朝所尊崇。在后来不断的丰富、完善和发展下,儒家学说成为了涵括伦理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学说,对民族性格和心理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孟子为何被誉为“亚圣” 儒家宗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孔子之后的一代儒家宗师,因此被后世称之为“亚圣”,同孔子合称为&ldqu

  • 纵横家鬼谷子身份探究 究竟是人还是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鬼谷子,又名王禅,楚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曾经在鬼谷一带隐居,因而自称鬼谷子,世人也称之为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根据《战国策》和《孙庞演义》中的记载,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