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吴太祖孙权:联蜀称帝三国鼎立的守业者

三国吴太祖孙权:联蜀称帝三国鼎立的守业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46 更新时间:2023/12/24 4:48:16

赤壁之战后,周瑜等率军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夺取了江陵, 控制了江陵以南大片土地。建安十五年(210),又任命步骘为交 州剌史。步骘率一千军卒南下,杀了不肯归顺的苍梧太守吴巨, 东吴的势力便一直扩展到了交州(今广州)一带。

孙权把都城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西迁至秭陵,筑石头城, 改名建业(今南京市)。同时,他在通往巢湖的濡须口设立夹水 坞,控制通长江的水道,以防曹操南下。

此后,孙权与曹操数有征战,双方各有胜负。后来,因孙权 和刘备争夺荆州发生尖锐矛盾,孙权为避免两面受敌,便于东汉 建安二十二年(217)春,向曹操请降讲和。曹操也知难以战胜 孙权,便同意双方结婚修好。此后,孙权便把精力转向荆州。

荆州地富人众,扼南北通道,位置重要。夺取荆州,是孙权 的既定国策。赤壁之战后,孙权得益甚微,为共同抵抗曹操,荆 州诸郡不得不忍痛借与刘备。权曾遣使告刘备,谋求共取巴蜀。 但刘备欲独占益州,不准他人染指。孙权派兵推进,刘备随即派 关羽、张飞等将加以阻拦。后来刘备果然独得益州,孙权闻之大 怒,说:“刘备狡猾至极,竟敢如此奸诈!”

当初,刘备曾至建康见孙权,周瑜建议孙权羁留刘备,挟持 关羽、张飞二将。孙权觉得曹操尚在北方,应延揽英雄以树曹操之敌,又担心刘备在身边更为难制,所以未能采纳此计。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孙权见刘备羽翼已丰,便命诸葛瑾 向刘备索要荆州诸郡。刘备又推托说:“我正在图取凉州,待得 了凉州,一定将荆州还吴。”孙权更加恼怒,便设置长沙、零陵、 桂阳三郡长官,去强行接管。不料,被荆州守将关羽统统赶了回 来。孙权气愤,遂派吕蒙鲁肃等率兵攻取。吴军很快拿下三郡, 刘备急忙从成都领兵下公安(今湖北公安)。双方剑拔弩张,大 有一触即发之势。适逢曹军入汉中,刘备怕益州有失,遣使向孙 权求和,孙权也因力量不足,同意重结盟好。双方商定瓜分荆州, 以长沙、江夏、桂阳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西归刘备。

孙权得知荆州兵力空虚,就亲率大军,沿江而上。他派吕蒙 为前锋,直驱关羽军队防地,他将精兵藏在船仓之内,使白衣人 摇橹撑篙,声称是商旅之人,关羽沿江守备之兵毫不怀疑,未加 戒备。待到夜晚,船中精兵悄然上岸,将守江士卒尽数收缚,之 后,吕蒙大军昼夜兼行,向荆州腹地进攻,而关羽毫不知晓。

等吴军来到荆州重镇南郡,南郡城守将糜芳、士仁等大吃一 惊。二人早就嫌怨关羽轻视自己,近来又因供襄樊军资不力而数 受关羽斥责,羽并扬言回军之后,要惩治二人,故二人毫无斗志, 欣然接受了吕蒙的劝降,大开城门,将吕蒙大军迎进城内。

关羽得知南郡已被吕蒙夺取,大惊失色,急忙撤襄樊之围, 率军南返。途中,羽几次派使去吕蒙处询问。使者来到城中,吕 蒙厚加犒赏,任他周游城中,城内关羽军将家属见使者来,纷纷 打听亲人情况,或托他捎带家信。使者回报关羽后,随即被将士 包围,七嘴八舌地打听城中情况,使者大声喊到:“各位放心!城 内完好无损,各位家中平安无事,还有各位家书带来。”众将士 看过家书,知道安然无恙,又见吕蒙照顾下属远胜过关羽,皆无 斗志。

关羽见军无斗志,知道大势已去,料想不能夺回南郡,便至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以图自保。孙权使人劝降,关羽佯称投 降。立旗幡、假人等于城墙之上,连夜逃走。兵众都四散而去, 随行者仅十余人。孙权先派朱然潘璋等将扼住关羽逃路,遂将 关羽及其子关平活捉。孙权欲不杀关羽,众人一齐劝谏。于是, 孙权便杀了关羽父子,将荆州全部夺回。

就在孙权夺回荆州的第二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代汉称 帝,建立魏国。孙权知道自己已夺回荆州,刘备必然出兵再争荆 州。为避免两面受敌,必须与魏国暂时搞好关系。因此,他派使 节向曹丕祝贺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荆州之争和夷陵之战后,吴蜀联盟彻底破裂。孙权因夺荆 州、防刘备的需要,表面上向魏国称臣,但并非出于真心。曹丕 为加强对东吴的控制,再三要求孙权把儿子孙登送到魏国作人 质。孙权当然不肯,推说孙登年幼,不宜入朝,拒绝送入魏国。

东吴黄武元年(222)秋,曹丕以孙权不送子入质,首尾两 端,心怀二意为由,派三路大军直攻洞口(在今安徽和县东南)、 濡须(在今安徽巢县)和南郡。孙权连忙调兵遣将、抵挡曹军。

这时,孙权意识到如果继续与刘备为敌。将有两面受击的危 险,便主动派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向刘备求和。刘备大败 之后,也知道荆州已难夺回,如吴军继续进攻,自己也会有危险。 同时,刘备又担心魏国灭掉东吴之后,可以全力以赴地对自己, 于蜀汉不利。所以,吴蜀联盟重新建立,双方信使往来不绝。

孙权与魏国绝交之后,曹丕十分恼火,他亲自带领大军,到 达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一带),准备进攻东吴。孙权见曹丕来势 凶猛,遂召集谋臣武将商议对策,徐盛向孙权建议,在长江南岸 多树木粧。围上芦苇,涂上泥灰,建造假楼疑城,迷惑魏军,使 之不敢轻易渡江进攻。孙权认为此计大善,便加以采纳,命令东 吴军民准备材料,连夜动工。一夜之间,长江南岸出现了无数城 楼关隘,连绵不断,首尾相接,足有数百里,远远望去,真假难 辨。同时,吴军又在江边停泊了大量舰船,多树旗幡,制造声势。

曹丕在长江北岸隔江望去,只见江边战船密布,旗帜招展, 岸上城楼连绵,固若金汤,不觉大吃一惊。他叹口气说:“江东 人才济济,不可轻易夺取。”便无可奈何地撤军北还。#p#分页标题#e#

这时,诸葛亮也带领蜀军,对魏国不断发动进攻。曹魏被迫 处于守势,已不可能集中兵力对付东吴。这样,孙权建国称帝的 时机终于成熟了。

当初,曹丕、刘备相继称帝后,孙权也有称帝之意。但他进 一步审时度势,考虑到力量尚微,难以威命众人,感到时机不成 熟。所以,他没有急于称帝。东吴黄武二年(223),群臣又上孙 权尊号,劝孙权即皇帝之位。孙权再次辞让说:“汉朝虽气数已 尽,衰败灭亡已成定局,但我既然不能相救,也无心去相争。”说 得冠冕堂皇。群臣又称符瑞多次出现,天命已显,反复请求孙权 称帝。孙权无奈,只好对群臣说出心里话。他说:“我何尝不愿 早曰当皇帝?只是担心过早称帝,会招致魏国征讨。魏蜀如同时 进兵,我们将腹背受敌,岂不危险?请诸君理解体谅我暂时低屈 的本意。”

东吴黄龙元年(229),孙权见曹魏幼主临国,不会有大的作 为,吴蜀联盟关系融洽,国内统治十分稳固,便正式建立吴国, 登上皇帝宝座,改元黄龙。他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吴大帝。


上一节:联刘抗曹重周瑜而战赤壁的吴王

下一节:孙权劝学与储君二宫之争

返回上一级>>>吴太祖孙权:仗父兄之业雄踞江东的东吴大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吴太祖孙权:孙权劝学与储君二宫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魏黄初二年(221),东吴使臣赵咨出使魏国。魏帝曹丕问 赵咨:“孙权是什么样的人主?”赵咨回答说:“是聪明、仁智、雄 略之主。”丕追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咨答道:“吾主孙权纳取 鲁肃于凡人之间,是其聪;选拔吕蒙于

  • 三国吴太祖孙权:仗父兄之业雄踞江东的东吴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

  • 三国吴会稽王孙亮:重用外戚谋诛权臣的吴废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吴太平二年(257)夏四月,孙亮君临正殿,大赦天下,开始亲政。孙亮年仅十几岁,却聪明异常。有一次,孙亮派一名宦官拿着银盖碗去仓库取交州(今广州一带)献来的蔗糖。这宦官 平素与管仓库的小吏有仇,就偷偷地在蔗糖中投放了几粒老鼠屎,回来诬告小吏职事不谨,以致污染贡物。孙亮令人将小吏叫来,并携带存放蔗糖的

  • 三国吴会稽王孙亮:幼主继位与诸葛恪大兵伐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原来,东吴大帝孙权有7个儿子,他早已选定三子孙和作为太子。孙和,字子孝,从小就聪明智慧,颇得孙权喜爱。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又极得孙权宠幸,因此人们都说孙和母子将来一定会有大贵。孙和长成之后,喜受文学,善于骑射,礼贤下士,明辨是 非,是一个文武全才。14岁时,孙权便为孙和配置宫卫,令中 书令阚泽加以教导。

  • 三国吴废帝孙亮:童孺而无贤辅替位不终的会稽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吴大帝孙权最小的儿子(七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时年仅16岁。西晋太康年间,原先任职吴国的官员戴显将孙亮的遗骨安葬于赖

  • 三国吴太宗孙休:权臣拥立创立国学的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休,字子烈,是吴大帝孙权 的第六个儿子。东吴太元二年(252),孙权封他为会稽王。孙权死后,孙休的弟弟孙亮即位,太傅诸葛恪辅政。诸葛恪担心孙氏诸王分 据长江沿岸各军事要地,会给中央 造成威胁,就将诸王迁移他处,孙 休也从封地虎林(今安徽马鞍山一 带)迁至丹阳郡(今安徽宣城一 带)。孙亮被废之后,孙

  • 三国吴末帝孙皓:骄暴淫佚僭赏滥刑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皓字元宗。父孙和,袓孙权。吴景帝孙休时,皓被封为乌 程侯。就国期间,与左典军关系极好。曹魏咸熙元年(264),孙休死后,东吴国内叛乱频繁,加上西蜀新亡,曹魏虎视眈眈,极想凭灭蜀之余威,一举荡平东吴。因此,东吴举国恐怖,希望有个年长的国君当政,以便固国自保。这时,万或屡次在丞相濮阳 兴、左将军张布面

  • 晋武帝司马炎:魏元帝禅位与西晋王朝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炎,字安世,是晋王司马昭的长子。按照封建时代立嫡 以长的成规,他本该是当然的王位继承人,但司马昭似乎忽略了 这位长子,而对另一个儿子司马攸更感兴趣。司马昭把司马攸过 继给自己的哥哥司马师为子,并打算立之为世子,他每次见到司 马攸,便拍着晋王的宝座对他说:“这是桃符(司马攸的小名)的

  • 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灭吴与占田课田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正当司马炎励精图治、西晋的国威蒸蒸日上的时候,东吴却 如日薄西山,处处表现出倾颓的趋势。吴王孙皓那乖戾、残忍、 荒淫的天性在绝望的环境中更向病态发展,他无意中把东吴这辆 气息奄奄的破烂马车,又向死亡驱进了一步。孙皓为了满足自己 的淫欲,强行规定,大臣的女儿必须先充实他的后宫,落选者才 可以出嫁。为此

  • 晋武帝司马炎:文恬武嬉奢侈无度的西晋风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忧患的日子走进和平安乐世界的司马炎,面对大一统的 局面,面对任他主宰的广袤的山河和芸芸众生,感到了一种满足 与陶醉,殊不知就在此时,他那一直奋进的生命之船也搁浅了。本来以俭约清廉著称的司马炎,灭吴后生活上开始奢侈起 来,日子不长,司马炎就完全成了一个被物欲、色欲所主宰的昏 君。他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