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曹魏权臣晋公司马昭为何终身不称帝?

三国曹魏权臣晋公司马昭为何终身不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95 更新时间:2024/2/11 4:21:22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大概意思就是司马昭篡权自立的野心,大家都是非常清楚。为此,司马昭还派人弑杀了阻挡他的曹魏皇帝曹髦。就司马昭弑君来说,是三国时曹魏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发生于魏都洛阳的事件。当时,帝曹髦欲讨伐司马昭,却因王沈、王业的背叛而泄密,其本人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武士成济弑杀于南阙。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司马昭弑君标志着自曹芳以来曹氏集团恢复皇权的努力的彻底失败,促使司马氏进一步掌握了曹魏的权力。因此,此时的司马昭,完全可以自己来当皇帝,如同当年的魏文帝曹丕一样。但是,司马昭弑君后,却没有直接称帝,而是另立曹奂为帝,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随着魏帝曹髦的被弑杀,从朝廷到地方,忠于曹氏的势力大体已被全部翦除。在此之前,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已经平定了“淮南三叛”。所以,通过高平陵之变、平定淮南三叛,再到司马昭弑君,司马懿家族取代曹氏的最后一个障碍被扫除,司马氏的地位更加巩固。

由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这是司马昭趁机称帝的一个机会。但是,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弑君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比如曹操、曹丕同样大权在握,却不敢对汉献帝刀剑相向,就是担心弑君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带来天下的非议。在司马昭弑君后,王沈就受到了批评。

《晋书·列传第九·王沈传》中记载:“沈既不忠于主,甚为众论所非。” 王沈作为曹魏皇帝曹髦的手下,却背叛曹髦,向司马昭高密,所以受到了天下人的指责。再比如西晋建立后,贾充还曾在宴会上被庾纯批评为“天下凶凶,由尔一人”,反驳后又被庾纯质问“高贵乡公何在”。

由此,这说明司马昭弑君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很多人可能不敢说司马昭什么,所以对司马昭的手下,或者背叛曹髦的人进行批评。甚至到了东晋时期,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晋明帝听王导讲述晋朝建立的过程,听到司马昭弑君等事时也忍不住说:“若如公言,祚安得长!”也即司马昭今天你弑杀曹魏的皇帝,明天别人就可以有样学样,弑杀你晋朝的皇帝。同时,司马昭派人弑杀曹髦,甚至引起了司马氏内部势力的分歧。

曹髦被杀后,太傅司马孚奔跑过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至于曹魏重臣陈群的儿子陈泰,则因为曹髦被杀而过于悲恸,不久即去世。并且,不管是司马孚还是陈泰,都要求司马昭严惩凶手。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部分司马氏势力的态度,也即我们可以跟随你司马昭,但是,你司马昭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至于弑杀皇帝,显然意味着司马昭坏了规矩。在此背景下,迫于内部势力和曹魏上下的舆论压力,司马昭自然不好强行登基称帝。

另一方面,司马昭弑君后,另立曹奂为帝,很可能是因为他想学习魏文帝曹丕,走禅让的途径来成为皇帝。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将皇帝之位禅让给了曹丕,后者正式称帝,并建立曹魏。现在,司马昭杀了非常强硬的曹髦,换上曹奂来当皇帝,目的自然是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由曹奂将皇位禅让给司马昭,后者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建立西晋王朝了。

当然,相对于曹丕,司马昭想要篡魏,还是底气不足,原因在于曹丕的父亲曹操,一手打下了曹魏的江山,因此,曹丕篡汉,可以说是理直气壮,因为这是我父亲曹操打下的江山。但是,不管是司马昭,还是司马懿、司马师,可没有这样的战功。所以,司马昭决定发动消灭蜀汉的战争。

最后,公元263年,在司马昭弑君这一事件的影响逐渐降低的时候,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人,发起了消灭蜀汉的战役。之所以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原因自然就是柿子要捡软的捏。正是因为蜀汉相对弱小,所以,魏灭蜀之战虽然遇到了姜维等人的抵挡,最终还是成功实现了消灭蜀汉的目标。景元五年(264年)三月三十日(公历5月2日),在消灭蜀汉后,魏元帝曹奂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

由此,此时的司马昭距离称帝,可以说是一步之遥了。但是,一年后,咸熙二年(265年)八月,司马昭病死,时年五十五岁。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是在公元265年就病逝了,司马昭是完全有机会凭借着消灭蜀汉的威望,从而通过禅让的方式来登基称帝。在司马昭病逝后,他的儿子司马炎很快就迫使曹奂将皇位禅让给自己,从而建立了西晋王朝。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军阀混战中袁术为何最先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术

    袁术很挫吗?不!正是因为当时他太强了,所以才敢率先称帝。只不过枪打出头鸟,所以他被诸侯针对,群殴消灭了。提到四世三公的袁家,现在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袁绍,可袁绍只是司空袁逢的庶子,后来还被过继给别人,袁术才是嫡子,这个地位区别还是很大的。所以在乱世中有很多袁家的门生故吏聚拢在袁术身边,为其出谋划策,

  • 古代人怎么刷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

    牙齿可是要跟随我们一辈子的东西,所以做好口腔卫生十分有必要。很多网友都比较好奇,古代人有没有刷牙这个习惯,如果有的话,古代牙刷又长什么样子呢?其实古人也是会刷牙的,只不过刷牙的工具和方式跟现代不同,毕竟古时候还没有能制作出小刷毛的技术,所以最早清洁牙齿的方法都是靠漱口。《诗经》中就有一句话叫&ldq

  • 古代皇帝为什么多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

    前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帝王大多愿意重用自己的舅舅,而对同宗的叔叔多加忌惮,尤其是那些年纪尚小就被架上皇位的小皇帝,大多利用自己的舅舅来辅佐自己稳定政权。那么同样是皇亲国戚,叔叔究竟比舅舅差在哪里呢?古代帝王叔叔是皇位的潜在竞争者历史中出现的种种事件已经向我们证

  • 为什么古人出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为什么,古人,出殡,长子,摔瓦盆,中国,自古以来,可谓,名副

    中国自古以来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相应的规定和礼仪规范,而在丧葬习俗中也亦是如此,更何况还是丧事这种大事,所以其中的说法和讲究自然是少不了的,按照古时候的传统习俗以及最普遍的丧葬礼仪来说,先辈去世后,后世的子孙都会请风水大师为其寻找一块风水宝地以用来安葬尸身,在这之后还要

  • 北魏后妃们为何流行私自堕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后妃

    俗话说母以子贵,可是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子贵母死”呢?所谓的“子贵母死”,也被称为“立子杀母”,即是说皇帝在册立太子前,先将其生母赐死。这种传位方式非常残忍,一般的皇帝都不会采用,开此先河的正是汉武帝,而形成制度传承下来的,却是拓

  • 孝仪纯皇后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在清朝历史中,有非常多传奇佳,而“魏璎珞”即是此中一个。“魏璎珞”的原型人物是谁?她有着如何的传奇段子呢?咱们熟知的“魏璎珞”,另有一个身份,那即是台甫鼎鼎的令妃,这个身份更广为人知。“魏璎珞&rdquo

  • 安禄山如何顺利成为皇帝“宠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

  • 汉宣帝立刘奭作为太子:为何还说乱我汉家者,太子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宣帝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便是在帝王家,这“家经”也是很不好念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多子多福,到了帝王家,儿孙多又成了难题,江山只有一个,要传给哪个儿子,成了皇帝们最头疼的问题。汉朝时期的汉宣帝早早就立了太子,可是这位皇帝居然留下“乱我汉家者,太子也&rdqu

  • 清朝什么人才有资格当皇后 皇后需要做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

    都是皇后,大有不同锺粹宫是紫禁城里东六宫 的一座重要宫殿,说它重要,主要是由于自道光朝开始,这里便成为皇后比较固定的寝宫,道光的孝全成皇后、孝静成皇后,咸丰的孝贞显皇后,同治的孝哲毅皇后 ,光绪的孝定景皇后都居住于此,锺粹宫几乎成为晚清皇后的专属宫殿。满人早期实行多妻制,侧福晋其实就是多妻制的遗存,

  • 杨贵妃受宠是因为长得胖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贵妃

    杨贵妃不仅貌美丰艳,而且多才多艺,才能技艺很高,没有人可以和她相比。杨贵妃没别的就是长得漂亮,风姿绰约,长得非常美艳。在我们印象中唐朝人都是以肥为美,有人说杨贵妃很胖,这种说法是不正确也是不合适的,杨贵妃只不过是长得很丰满而已。杨贵妃为何能被唐玄宗宠爱?(1)杨贵妃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有历史记载,杨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