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被诬陷谋反被诛杀后为何没有一个秦王平反?

商鞅被诬陷谋反被诛杀后为何没有一个秦王平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80 更新时间:2024/1/17 8:26:45

众所周知没有商鞅,秦国就不可能变得强大,更不用说具有一统天下的实力。那么这样一个功臣被诬陷谋反,继而被杀,为什么后任秦没有一个为他平反呢?

其实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国家已经强大了,变法已经完成了,商鞅还得罪了国君,留着他有什么用?死了也就死了吧,没必要给他平反。

听上去似乎很是残忍无情,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国君的利益高于一切,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就是为了国君服务的吗?只能说商鞅实在不懂为官之道,秦王结下了梁子。当初支持他变法的是秦孝公,而为了推行变法,商鞅处分了当时的太子驷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不能杀不能打,商鞅就处分了太子身边的人。

正所谓打狗也要看主人,处罚太子的人和打太子脸有什么区别?等到秦孝公一死,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王,商鞅还能有好果子吃?有人诬陷商鞅要谋反,秦惠马上抓住机会,立刻下令逮捕商鞅,接下来当然就是以谋反论罪,砍头灭族。

在商鞅制定的政策中,国君的命令是至高无上的,他的话就是法律。商鞅之前的种种努力就是维持国君的最高权威,不得不说他做的很不错,不错到成功把自己给作死。按照法律,哪怕是冤枉,商鞅也只能服从,不能反对,纵然你上书鸣冤、用合法手段提出抗议,也是不可能奏效的,毕竟这是国君要你死。

商鞅本人很清楚这个后果,于是起兵自卫。不起兵是死,起兵就是死的更快,因为起兵就是坐实了自己有谋反之意图。本来不起兵大概还能给个全尸,这下商鞅兵败战死之后,尸体还被车裂,全族被灭罪名还是谋反,但不是被诬陷的谋反,而是真正的谋反。

既然已经真正的谋反了,后世的秦王更不可能为他平反。并且商鞅死后,新法并没有被废除,因为新法对秦国、对秦王是有利的;而商鞅不服从君命、起兵造反,在任时代都是国君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对于商鞅来说,他的命运其实是特别讽刺的,服从君命,一定会被冤枉而死;不服从君命,又是自己违反自己制定的法律。

不知道商鞅在死之前有没有后悔过制定出这样的法律,让一切臣民绝对服从国君,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意志,只知道变成国君手中的战争机器,这样的社会,夺了天下又如何,岂能长久。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历史去向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兰亭序

    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后人尊其为“书圣”。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所以又称“王右

  • 曹操为什么至死都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

    在曹操取得北方后,政治地位日益增加.在接献帝都许后,借皇帝之名,自封丞相,行治理国家的权利。平定中原后,接着被封为司空,做了“三公”。有趣的是,之前做三公的人,像王允、杨彪,基本皆死于非命,就好像遇整十年(1900、1920、1940、1960)就任的美国都是被刺杀死的,

  • 曹操为什么要建造铜雀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铜雀台

    我们都知道铜雀台,铜雀台是曹操建造的,传说,曹操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于是发誓要得二乔,以享晚年。为此,曹操修建了铜雀台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何要建造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

  • 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师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本是一介文人,国事政治大多是从前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可是最后诸葛亮却可以成功转型为军师,指导战争策略。那么,诸葛亮的军师技能究竟师从何处呢?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

  • 花蕊夫人为什么被赵光义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花蕊夫人

    作为五代宋初著名美女之一,花蕊夫人不仅容貌出众,而且颇有才气,留下了《述国亡诗》《采桑子》等诗词。花蕊夫人早年为后蜀君主孟昶后妃,后蜀被赵匡胤攻灭后,花蕊夫人与孟昶被迁往北宋都城汴梁,结果不久后孟昶暴亡,花蕊夫人则被纳入赵匡胤后宫。然而,由于花蕊夫人的记载少见于正史,关于她的结局始终难有定论,而其

  • 张学良至死不回大陆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学良

    张学良事实上,如果张是真的归心如箭,要回去吻一吻自己的黑土地,要回去与关东父老们洒泪相抱,大陆既不能拒绝,国民党也无法阻挠。张学良没有选择回到他的祖国,他自然有难言之隐这难言之隐用当年天津办教案的曾国藩的话来说就是“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当年区区万把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一样攻

  • 南京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山陵

    到过南京中山陵的人如果细心点且又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就会发现宏伟壮观的中山陵缺少孙中山先生的墓志铭。何以竟会出现这样的憾事呢?说来也是有些缘故的。 1925年3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开,天下哀悼,山河同悲。灵柩暂放于北京西郊碧云寺。两年后,北伐成功。南京国民党

  • 郭沫若为什么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沫若

    说起郭沫若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他作家的身份,可是有一段时期他也曾经加入过国民党,不过最后却被一些事情影响,被开除了党籍。究竟是什么事情使郭沫若被开除党籍,最后投身于共产党呢?1927年3月下旬,郭沫若致信邓演达,表明了反蒋的态度,并申明要公布蒋介石的罪状。3月31日,郭沫若奋笔疾书写了着名的讨蒋檄

  • 备受优待的黄维为何至死不认罪一心想去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维

    在长达27年的改造过程中,黄维还是未能受中共感化。当时。所有国民党战犯在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后,都会写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罪行当众作思想报告。杜聿明就曾写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并作了2个多小时的报告。而黄维不但不写笔记,别人作报告时他也一言不发。一次,黄维的妻子来探监并给黄维做了很丰盛的饭菜,用

  • 宇文化及为何一定要杀掉隋炀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宇文化及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案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放到杨广和宇文化及身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行性。因为正史上的宇文化及,和演义小说里的形象其实截然不同。在兵变发生之前,他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他其实纯粹就是一个被大家推出来的背锅侠而已。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简单说一下宇文化及这个人。在演义小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