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师从何处?

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师从何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61 更新时间:2024/2/17 10:28:12

诸葛亮本是一介文人,国事政治大多是从前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可是最后诸葛亮却可以成功转型为军师,指导战争策略。那么,诸葛亮的军师技能究竟师从何处呢?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

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过安排点小事,后来慢慢感觉这是个实干之才又加以提拔任命为后勤总管,依之为自己的管萧,可是就是这位类似管萧的丞相之才,最后竟然当起了全军总司令,率领10余万新兵蛋子(老兵油子基本夷陵都死光跑光了)南征蛮夷,又六出岐山。

连以兵事见长的司马懿都感叹他是天下奇才,虽然陈寿评价他将略非其所长,但那是看跟谁比,而且诸葛亮的用兵虽然乏善可陈但是也没有什么大毛病,稳稳当当堂堂正正。想赢他就是曹操来,我看也不容易,那么他这么高的军事水平到底是哪来的呢?

想要了解诸葛亮的军事师承必须从不多的蜀汉人物传记及荆襄系的人物传记中寻找蛛丝马迹。

第一个要怀疑的就是司马徽等荆襄谋士集团,司马徽等人虽名为隐士骨子里却功利心很强,好听点说叫胸怀天下。那个时候胸怀天下的文人最好的去处就是辅佐某位明主,因为明主们那个时候都在忙着打仗杀人,所以不学点兵法实在过不下去,有的谋士甚至还会学点杀招(如鲁肃徐庶糜竺等)。

所以说司马徽们精于兵法或许是事实,但是部队打仗可不是在家里喝喝说说,实际领兵的将领必须经验丰富,而这点无论如何司马徽们是不会教诸葛亮的,从历史记载诸葛亮侍奉刘备的早期(从出山到赤壁)来看,诸葛亮不是刘备的军事参谋,刘备的参谋长应该是徐庶,而诸葛亮的主管内容是后勤政务包括外交。这说明出山前的诸葛亮主修课程不是军事。所以司马徽们不是诸葛亮的军事教官。

第二个怀疑可能是蔡瑁蒯越等荆襄大族,这个可能小点。虽然诸葛亮是蔡家的亲戚,但是这个亲戚不找人待见,因为他站错了队,站到黄承彦等名士集团去了,这在刘表集团乃至刘表仰仗的荆襄武装地主集团中是一种背叛,诸葛亮27了还没工作靠种地维生,这是何等的悲哀。

一个学富五车的文人,但是硬是没人赏识只能宅在家里,这是何等郁闷!他又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些牛掰的亲戚?他这个时候还想向他们学习军事?视如仇雠还差不多,后来诸葛亮怂恿刘备拿下襄阳或许有一种报复的心理。所以说蔡瑁等人不是诸葛亮的军事教官。

赤壁之后之后刘备集团迎来了新时代的飞速发展期,诸葛亮因为外交上促成了孙刘联盟,堪称奇功被授予军师中郎将。注意这是诸葛亮担任的第一个军事职务,中郎将这个官职已经不小了,虽然主要是负责收集税赋粮草。在他管辖范围内的长沙桂阳零陵中在这段时间只有一个名将,不是魏延,那是三国演义的说法,而是赵云!

难道诸葛亮的师傅是赵云?呵呵,你猜错了。虽然赵云的用兵也非常老辣沉稳,但是从后面诸葛亮对赵云的使用上包括赵云对诸葛亮的态度上都说明赵云不是诸葛亮一派系的,尤其是刘禅在赵云死之后的问题处理上,说明诸葛亮对赵云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所以我认为赵云也不是诸葛亮的军事教官。甚至是他们之间还有若有若无的一种矛盾存在!

不久,刘备入蜀,带上了军队资历深早在东吴就跟周瑜混的庞统(庞统也是军事中郎将,地位次于诸葛亮),这深深刺激了诸葛亮,因为荀彧荀攸二人的前车之鉴不远,诸葛亮深深觉得军事学习的必要性。

可以诸葛亮开始有意识的学习军中之事,那么他学的对象是谁呢?这个时候还留在荆州的地位与他相当的武将只有关羽张飞二人,虽然还有一个赵云,但是毕竟不如前面两个。不错,你猜得不错。诸葛亮的师傅就是这二人之一,按理说关羽更有可能,但是关羽这个人按照今天的说法好傲娇,还轻视士大夫,这样的人望而生畏,你还想求他什么事么?

而张飞就不一样了,张飞史载非常重视文化人,据传自己还画的好美人,据说还是书法家。于是,可以大胆推测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和张飞是蜜月关系,而且在军队上诸葛亮也需要联合张飞钳制关羽,否则他说话底下人没有人听了。诸葛亮向张飞请教下军事也就不奇怪了。

不久,诸葛亮的历练机会到了,刘备反攻葭萌,出兵成都。诸葛亮张飞等人也率众入川,这可以说给了诸葛亮第一次领兵出战(虽然只是参谋长)的机会,而且早在荆州时期跟张飞学习的内容也有了实习的机会。

而这个时候的张飞,历经刘备集团早年失败的张飞终于到了军事生涯的顶峰,已经不再是一个许褚典韦式的将领,他的经验武勇让诸葛亮明白了真正的统帅是什么样,在目睹了张飞攻无不克的与刘备会师后,诸葛亮彻底成为张飞的粉丝,而张飞在面对张合等五子良将的表现,也让诸葛亮对张飞经验的重于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至此诸葛亮的早期学习结束了!可惜虽然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但是还是负责后勤的。直到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才掌握了军权,练兵整武。但是他对自己还不自信,同时为了解除蜀国的后顾之忧,他南征南中并大获全胜。这个时候的诸葛亮真正得到了蜀国内部的认可,终于成为了一代名将,走上了北伐之路并为世人所知他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也是名合格的军事家!

诸葛亮给我们的形象一直是一个智慧的化身,不仅可以预见国家的发展方向,还精通战略计谋,为刘备打败了很多敌人。可是这些技能不是天生具有的,诸葛亮也是有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花蕊夫人为什么被赵光义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花蕊夫人

    作为五代宋初著名美女之一,花蕊夫人不仅容貌出众,而且颇有才气,留下了《述国亡诗》《采桑子》等诗词。花蕊夫人早年为后蜀君主孟昶后妃,后蜀被赵匡胤攻灭后,花蕊夫人与孟昶被迁往北宋都城汴梁,结果不久后孟昶暴亡,花蕊夫人则被纳入赵匡胤后宫。然而,由于花蕊夫人的记载少见于正史,关于她的结局始终难有定论,而其

  • 张学良至死不回大陆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学良

    张学良事实上,如果张是真的归心如箭,要回去吻一吻自己的黑土地,要回去与关东父老们洒泪相抱,大陆既不能拒绝,国民党也无法阻挠。张学良没有选择回到他的祖国,他自然有难言之隐这难言之隐用当年天津办教案的曾国藩的话来说就是“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当年区区万把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一样攻

  • 南京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山陵

    到过南京中山陵的人如果细心点且又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就会发现宏伟壮观的中山陵缺少孙中山先生的墓志铭。何以竟会出现这样的憾事呢?说来也是有些缘故的。 1925年3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开,天下哀悼,山河同悲。灵柩暂放于北京西郊碧云寺。两年后,北伐成功。南京国民党

  • 郭沫若为什么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沫若

    说起郭沫若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他作家的身份,可是有一段时期他也曾经加入过国民党,不过最后却被一些事情影响,被开除了党籍。究竟是什么事情使郭沫若被开除党籍,最后投身于共产党呢?1927年3月下旬,郭沫若致信邓演达,表明了反蒋的态度,并申明要公布蒋介石的罪状。3月31日,郭沫若奋笔疾书写了着名的讨蒋檄

  • 备受优待的黄维为何至死不认罪一心想去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维

    在长达27年的改造过程中,黄维还是未能受中共感化。当时。所有国民党战犯在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后,都会写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罪行当众作思想报告。杜聿明就曾写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并作了2个多小时的报告。而黄维不但不写笔记,别人作报告时他也一言不发。一次,黄维的妻子来探监并给黄维做了很丰盛的饭菜,用

  • 宇文化及为何一定要杀掉隋炀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宇文化及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案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放到杨广和宇文化及身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行性。因为正史上的宇文化及,和演义小说里的形象其实截然不同。在兵变发生之前,他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他其实纯粹就是一个被大家推出来的背锅侠而已。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简单说一下宇文化及这个人。在演义小说当中

  • 努尔哈赤是女真人的后裔吗?清朝皇室血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努尔哈赤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女真”,而是叫“肃慎”。那么努尔哈赤是女真人的后裔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竹书纪年)所载:“虞舜25年,肃慎献弓矢。”在没有铁器

  • 太上皇和皇上谁的地位更高?太上皇需要向皇帝行礼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上皇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老爹。这货当了三年国君就去世了,和他的老爹做三天国君相似,都没有什么政治作为。所以《过秦论》里说:“延及孝庄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开创了许多新制度,比如自封“始皇帝”,

  • 三国孙吴宗室的墓地选址为什么直接跨越三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孙吴,宗室,墓地,选址,为什么,直接,跨越,三省,东吴

    (一)东吴:三世创业,经营东吴时间长达百年作为三国时期雄踞我国东南部的一方豪强,东吴在公元229年建国,到公元280年被西晋所灭,共计享国50多年。其实算上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父亲公元184年从江东起兵帮助朝廷剿除黄巾军开始,到东吴灭亡为止,东吴孙氏集团在江东地区共计经营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在这些年

  • 杨贵妃真的祸国殃民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贵妃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素有“羞花”的美誉。与唐玄宗李隆基的缠绵悱恻,甚至连她的死都是说不完的故事。李隆基和杨贵妃再婚后,唐朝正处在盛世时期,杨玉环色艺俱佳,三千宠爱在一身,于是乎,从此君王不早朝。虽说自古亡国不可尽归咎于红颜祸水。所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