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至死都没有称帝?

曹操为什么至死都没有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02 更新时间:2023/12/4 18:53:53

曹操取得北方后,政治地位日益增加.在接献帝都许后,借皇帝之名,自封丞相,行治理国家的权利。平定中原后,接着被封为司空,做了“三公”。有趣的是,之前做三公的人,像王允杨彪,基本皆死于非命,就好像遇整十年(1900、1920、1940、1960)就任的美国都是被刺杀死的,成了一个被诅咒的位子。到了曹操之后,做三公的人照样享得天年。书归正传,曹操做了丞相、当了三公,又想位列王侯,献帝只好依他封其为魏王。

但终究曹操还是没当上皇帝,到死也就是个“魏王”,而不是“魏武帝”。是他不想当、不敢当、甚至对皇帝不屑一顾?当年一些汉臣为了奉承曹操,写联名信请曹操废掉献帝自己称帝。曹操堂弟夏侯墩知道此事后,马上面见曹操,对他说千万不能称帝,不然会给孙刘攻打曹魏的口实,此事必须从长计较。当时曹操十分赞同夏侯墩的说法。不久曹操因病去世,夏侯墩十分悔恨,因为就是他的劝阻使曹操没能在有生之年做上皇帝自己不久后也郁闷而死。

这件事说明夏侯墩认为曹操还是想当皇帝的,只是时机未到。为何曹操统一北方,在朝中有绝对的权威后,还没有称帝的最好条件?因为汉朝皇帝那受着上天庇护的“遮羞布”还在,曹操怕拉开这条遮羞布后,舆论对己不宜,怕孙刘两家借机制造事端,所以才不得不把称帝的计划暂且放下。

还有一事恰好说明了曹操的担心。赤壁后曹操不敢再举兵南下专心治理北方。记念后北方一片繁荣的景象。孙权趁机拍拍曹操的马屁,说曹操现在受万民景仰,应一跃为帝才对哪。曹操读了信后冷笑一声,说:“孙权那小子想把我放在火上烧烤哪。”这话一语双关,既说了谋权篡位不可行,还因为汉朝号称得到“火德”自己代汉须胜于“火德”,就是让自己坐在火炉上的意思。孙权这信是一半试探一半挑唆,曹操也是一半拒绝一半不甘心。

曹操实际上拥有皇帝之权,一切朝政大事皆由他掌管。献帝只是后宫的男主人,有时甚至连后宫也管不了。一切生杀大权都在曹操手上,只不过曹操还缺一件黄袍子罢了。事实上,不称帝对他也有好处,这也是曹操的高明之处。留下献帝,他就能打着天子的旗号,在都许之后不久就就轻而易举地收复了豫州,使关中诸将望风而降;他则利用献帝之名,实现和平的征服,让大小诸侯掩耳盗铃,“名正言顺”地代表献帝。刘琮投降、张昭一派劝孙权投降,也是为了以此做挡箭牌。

不做皇帝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权利欲,所以曹操非常清楚,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公元210年,献帝封给曹操10万人口作为魏国封国人口,他拒绝了,写下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解释自己无代汉之意,还提到“三分天下有其二”还能侍奉陛下的周文王,有以标榜自己的意思。此外,他还明确提出:“然欲孤便尔委捐所点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曹操的话有合乎情理之处,“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不就说他要做好准备后才称帝吗?且不说称帝,献帝封他十万人口不就是想让他辞去兵权、官职,他已经看穿了,并表示拒绝,甚至放弃封地。他是用行动暗示群臣,他是永远不会放弃兵权,就意味着身后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权势,解决代汉问题。曹操真正要告诉群臣的,是他自己不称帝,但不会放弃手中大权,这种格局不但要自己做,自己的子孙也要继承下去。如果真如此发展下去,以后东汉的政治格局就是日本幕府时代的翻版了皇帝是傀儡,一切朝政大事皆由将军们操办,将军是当权者,但将军永远不会废掉皇帝自己取而代之。

后来陈群等人又劝曹操称帝,曹操只回了一句饶有深意的话:“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这与《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周之德可谓至德”相呼应,说明曹操正在对现有的权力资源进行整合,一旦成功,那就是从周文王到周武王的转变了。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要建造铜雀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铜雀台

    我们都知道铜雀台,铜雀台是曹操建造的,传说,曹操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于是发誓要得二乔,以享晚年。为此,曹操修建了铜雀台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何要建造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

  • 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师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本是一介文人,国事政治大多是从前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可是最后诸葛亮却可以成功转型为军师,指导战争策略。那么,诸葛亮的军师技能究竟师从何处呢?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

  • 花蕊夫人为什么被赵光义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花蕊夫人

    作为五代宋初著名美女之一,花蕊夫人不仅容貌出众,而且颇有才气,留下了《述国亡诗》《采桑子》等诗词。花蕊夫人早年为后蜀君主孟昶后妃,后蜀被赵匡胤攻灭后,花蕊夫人与孟昶被迁往北宋都城汴梁,结果不久后孟昶暴亡,花蕊夫人则被纳入赵匡胤后宫。然而,由于花蕊夫人的记载少见于正史,关于她的结局始终难有定论,而其

  • 张学良至死不回大陆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学良

    张学良事实上,如果张是真的归心如箭,要回去吻一吻自己的黑土地,要回去与关东父老们洒泪相抱,大陆既不能拒绝,国民党也无法阻挠。张学良没有选择回到他的祖国,他自然有难言之隐这难言之隐用当年天津办教案的曾国藩的话来说就是“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当年区区万把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一样攻

  • 南京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山陵

    到过南京中山陵的人如果细心点且又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就会发现宏伟壮观的中山陵缺少孙中山先生的墓志铭。何以竟会出现这样的憾事呢?说来也是有些缘故的。 1925年3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开,天下哀悼,山河同悲。灵柩暂放于北京西郊碧云寺。两年后,北伐成功。南京国民党

  • 郭沫若为什么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沫若

    说起郭沫若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他作家的身份,可是有一段时期他也曾经加入过国民党,不过最后却被一些事情影响,被开除了党籍。究竟是什么事情使郭沫若被开除党籍,最后投身于共产党呢?1927年3月下旬,郭沫若致信邓演达,表明了反蒋的态度,并申明要公布蒋介石的罪状。3月31日,郭沫若奋笔疾书写了着名的讨蒋檄

  • 备受优待的黄维为何至死不认罪一心想去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维

    在长达27年的改造过程中,黄维还是未能受中共感化。当时。所有国民党战犯在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后,都会写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罪行当众作思想报告。杜聿明就曾写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并作了2个多小时的报告。而黄维不但不写笔记,别人作报告时他也一言不发。一次,黄维的妻子来探监并给黄维做了很丰盛的饭菜,用

  • 宇文化及为何一定要杀掉隋炀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宇文化及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案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放到杨广和宇文化及身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行性。因为正史上的宇文化及,和演义小说里的形象其实截然不同。在兵变发生之前,他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他其实纯粹就是一个被大家推出来的背锅侠而已。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简单说一下宇文化及这个人。在演义小说当中

  • 努尔哈赤是女真人的后裔吗?清朝皇室血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努尔哈赤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女真”,而是叫“肃慎”。那么努尔哈赤是女真人的后裔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竹书纪年)所载:“虞舜25年,肃慎献弓矢。”在没有铁器

  • 太上皇和皇上谁的地位更高?太上皇需要向皇帝行礼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上皇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老爹。这货当了三年国君就去世了,和他的老爹做三天国君相似,都没有什么政治作为。所以《过秦论》里说:“延及孝庄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开创了许多新制度,比如自封“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