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封依照孟达的劝告向曹魏投降会被曹魏封侯吗?

刘封依照孟达的劝告向曹魏投降会被曹魏封侯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1/17 14:22:36

刘封之死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悲剧。刘封的死,不但让蜀汉损失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也使得不少人看清了刘备冷血的真实面目。这让刘备阵营中的矛盾更加扩大,给蜀汉政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刘封在临死之前,曾经悲叹说,恨不用孟子度之言。这是因为孟达曾经给刘封写信劝降。那么,如果刘封依照孟达的劝告,向曹魏投降的话,他会被曹魏封侯吗?

一、刘封之死。

刘封的出身并不低微,他本身就是汉朝罗侯的后代,虽然不知道他是否有继承侯爵的资格,但是他出身王侯世家是确切无疑的。因为他是长沙刘氏的外甥,所以也有刘氏的血统。当刘备来到荆州的时候,还没有子嗣,就收刘封为养子,带在身边。

从历史记载来看,刘备收刘封为养子的时候,刘禅还没有出生。刘备是在建安五年来到荆州,刘禅出生于建安十年,等到刘备在建安十七年攻打刘璋的时候,刘封已经二十多岁了。从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推断出,刘封被刘备收为养子的时候,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枭雄,他的识人用人的眼光是独到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备收刘封为养子,是含有培养为自己继承人的用意的。从这一点来看,刘封是一个智勇双全,具有培养潜力的优秀人才。史书上也记述他“有武艺,气力过人”。如果没有刘禅的出生,刘封很可能会在刘备去世后担任蜀汉政权的接班人。

但是,当刘备的亲生儿子刘禅出生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战役中,刘封随同荆州的援军入川。他一路上攻无不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益州平定后,刘封被封为副军中郎将。不过,在汉中之战后,刘封被刘备派往上庸帮助孟达占领该地,并统帅该地军队镇守,就有一丝耐人寻味的意味。

上庸此地并不是一个军事要地,而且地处边陲,与蜀汉的统治中心相距遥远。把刘备的养子刘封派到这里,几乎等同流放一般。从此刘封就被排除出统治的中心,前途十分渺茫。这已经透露出刘备对刘封的态度,既不想让刘封威胁到刘禅的地位,又不想对刘封下手。于是刘备就采取这样的办法,让刘封边缘化,来保全刘封。

但是,刘封却自己铸成了大错。他对内欺凌孟达,和他发生冲突的时候,竟然夺走了孟达象征荣誉的鼓吹。对外,他不承认关羽假节钺的权力,寻找莫须有的借口,拒不执行关羽下达的增援的要求。这最终造成了孟达的叛逃,关羽的败亡。

刘封自己也无力抵抗曹军随后的攻击,丢弃上庸逃回了成都。孟达在此前曾经给刘封写信劝降,为他分析利害关系,刘封拒不答应。可当刘封回到成都后,却正如孟达所料,刘封迎来了杀身之祸。诸葛亮以刘封刚猛难制为理由,劝刘备杀死刘封。最终刘备命令刘封自杀,在此之前不相信自己会死的刘封,在临死前才发出了那句悲叹。

二、刘封如果投降后的待遇及原因。

我们看刘封逃回成都的结果,就知道他必死无疑。至于说他的死因,无外乎是他的存在对刘禅的地位产生了威胁。刘封的才干要远超刘禅,而这个人又被诸葛亮视为刚猛难制。如果刘备一死,没人能够压制的刘封很可能会造成蜀汉的动乱。为了给刘禅免除后患,刘备才忍痛杀死了刘封。

因此,刘封在蜀汉阵营中,即便是没有犯什么错误,也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更何况他丢弃了上庸,犯下了过错。《三国志》对刘封的评价就是,他处于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这才是刘封之死的根本原因。

如果刘封听从了孟达的劝告,投降曹魏,他的处境将好得多。刘封不但不会丢掉性命,相反还会受到曹魏优厚的封赏。至于说,继承罗侯的封邑,甚至被加封更高的封邑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由刘封的身份地位决定的。刘封投降曹魏,是完全能够得到曹魏君臣的信任的。这是因为刘封本身是刘备的养子,在蜀汉阵营中地位特殊。可以说,刘封是极难投降的,但是一旦他投降,就没有了回头的机会。

如果刘封和蜀汉分道扬镳,他就是蜀汉最大的敌人。不管出于任何原因,刘封再落入蜀汉的手中,他就会被当作最大的叛徒遭到惩处,只有死路一条。因此,投降过来的刘封,对曹魏的忠诚度甚至超过了曹魏的老臣。曹魏君臣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对刘封委以重任。

再加上刘封本身就是汉朝罗侯的后裔,曹丕虽然依靠禅让夺取了汉朝的江山,但是他还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的。他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对汉朝的王侯都加以优待。这是因为曹丕认为自己是汉朝合法的继承者,所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帝位传承的合法性。刘封作为汉朝正统的封侯继承者,当然也会得到曹丕的优待。

其次,是出于分化瓦解刘备阵营决定的。出于朝廷更迭的惯例,新政权和老政权的继承者有着极端的仇恨,互相把对方看作死敌。曹魏替代汉朝,自然把刘备的蜀汉政权看作最大的敌人。而刘备则喊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把曹魏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因此,曹丕为了给刘备阵营造成危害,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为此,曹丕在夷陵之战中,拒绝了臣子伐吴的建议,给东吴创造破蜀的机会。像曹丕这样宁可放弃统一天下的机会,也不给刘备一丝可乘之机的人,当然不会放弃刘封这样投降的人,给刘备阵营以沉重打击。

曹丕对于刘备阵营前来投降的人员,都给予优厚的待遇。比较典型的,前有孟达,后有黄权。这些人员都被曹丕委以重任,封侯升官。这中间的原因除了这些人的才干之外,主要的原因还是曹丕想要利用他们的影响,来对刘备阵营进行分化瓦解。

刘封作为刘备的养子,他的投降对刘备阵营的影响会更加严重。在一定的范围内,会给刘备阵营造成混乱,在精神上,也会让对刘封十分欣赏的刘备遭受严重的挫伤。如果地位比孟达、黄权还要高的刘封投降曹魏,肯定会受到曹丕的破格封赏。可以预见到,刘封至少也会与孟达、黄权比肩,得到封侯的奖赏。

最后,是曹丕好大喜功的性格决定的。曹丕这个人的称帝之路十分艰难,他经历了他人不能想象的困苦。由于曹操对曹丕的性格、能力有所疑虑,想另立曹植作为继承人。曹丕在文才上不如曹植,在内心里有着一种深深的自卑感。

在称帝之后,曹丕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出众,总喜欢在公众场合发布意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这种好大喜功的性格,让曹丕表现出固执的一面。他往往在与他人讨论时,固执己见,甚至到了强词夺理的地步。

曹丕在称帝后,特别喜欢他人前来投降的现象。因为在他看来,这表明了他的政权是众望所归,也以此显示自己的合法性。如果刘封前来投降,曹丕正值刚刚登基的时候,刘封作为刘备的养子,抛弃刘备前来投降,这会让曹丕的登基之路锦上添花。喜出望外的曹丕,当然不会亏待刘封。为此,曹丕肯定会对刘封封侯的。

结语:

刘封之死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悲剧,他的死暴露出蜀汉政权内部的矛盾,也暴露出政治上血淋淋的残酷性。为了保障刘禅政权的稳定,刘备杀死了原定的继承人刘封,这对蜀汉政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刘封投降了曹魏,会给刘备阵营带来很大的震撼。由于他在蜀汉政权的地位,会让大家对刘备的权威产生质疑。这将对刘备的威望造成致命的打击,使得蜀汉政权人心浮动,产生混乱。

刘封如果投降曹魏,正值曹丕登基之时。在这种情况下,曹丕肯定会对刘封大肆封赏。刘封不但能够继承原有的罗侯爵位,还会得到更多的封邑。这是因为曹丕要利用刘封的投降,来为自己造势,并打击刘备政权。但是刘封对刘备忠心耿耿,他拒绝了孟达的劝降,谁知道却自投罗网而送命,悲哉!

标签: 刘封

更多文章

  • 三国入川之战中张任是什么结局?张任为何不投降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任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的邀请进入西川。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备取益州,欲成霸业,军师庞统在落凤坡中了张任之计,被乱箭射死,折了刘备一臂,刘备无奈,只好调诸葛亮等人率军入川相助。诸葛亮兵分两路,一路让张飞率军从陆路入川,一路让赵云随同自己率军从水路

  • 古代冷宫是什么地方 关进冷宫的人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冷宫

    古代的君主专制可以说一切都是为了皇帝服务的,后宫的女人自然也不例外,很多年轻的女孩在小小年纪就被招进宫中做了宫女或者妃子,然而成为皇上的女人并不是只有荣华富贵。一旦她们犯错或者惹怒的皇上,就要被打入冷宫,受到无尽的折磨。冷宫其实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大部分冷宫都是那些不受宠爱、或者被罚的妃子才会去的地方

  •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建大报恩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

    在南京,有着一座古老的寺庙大报恩寺,此寺庙在秦淮河畔雄踞了四百余年,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建初寺也是继洛阳白马寺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第二座寺庙,更是中国的佛教中心。大报恩寺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而这座寺庙的建造

  • 血滴子是什么 血滴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血滴子

    血滴子是为了稳定江山而诞生的产物,也有传说是雍正帝时的一种毒药。简介血滴子,明末清初通俗小说中记载的暗器。传为雍正皇帝的特务组织粘杆处所独有的一种暗器,像鸟笼,专门远距离取敌人首级。血滴子以革为囊,内藏快刀数把,控以机关,用时趁人不备,囊罩其头,拨动机关,首级立取。也有传说是雍正帝时的一种毒药。说

  • 皇后那拉氏为什么断发 皇后那拉氏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那拉氏

    皇后那拉氏(别名那拉皇后,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满洲正黄旗人,一等承恩公、佐领那尔布之女,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那拉氏出生。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

  • 千叟宴的历史 千叟宴为什么被称为催命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千叟宴

    千叟宴是清朝宫廷的大宴之一。千叟宴是指邀请叟(耆老)参与御宴的大型尊老、敬老活动,亦有人评价是清廷笼络人心之举,实施于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嘉庆时期亦有举行。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二十五日,千叟宴首次在阳春举行御宴,餐桌从西直门排到畅春园。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初二又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

  • 唐玄宗在马嵬驿兵变后为何选择退位为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玄宗

    自古以来,皇帝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在封建时期,皇帝更被百姓当成神一般,进行膜拜与尊崇,而且一旦登基皇帝位就意味着,除非遇到不可抗力(死亡与意外遇难),不然会一直干到死,为止。那么,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为什么,怎么会选择提前退位呢?一、形势所迫,迫不得已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这是一种政治、

  • 东汉末冀州牧韩馥为何把州让给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馥

    韩馥,字文节,颍川郡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他出身颍川豪族,最初在洛阳供职。中平元年(189年),凉州军阀董卓入主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拉拢一批所谓的志同道合的盟友,韩馥因此出任冀州牧,此时袁绍与董卓决裂,贬为渤海太守,受韩馥节制。当时的董卓因为擅自废立以及各种残酷的暴行,导致了天下人的愤

  • 乾隆帝死后还有哪些妃子健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帝

    乾隆65岁时,29岁的淳妃为他生下了女儿十公主,乾隆88岁时,还纳了两名15岁左右的秀女为妃嫔,这大概很适合乾隆风流天子的形象。乾隆,是古代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封建王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因此妃嫔自然也是比其他皇帝多,由于乾隆皇帝活到89岁,很多妃嫔在他驾崩前早已离世,只留下几人还

  • 明宣宗废后原因 明宣宗为何要把皇后胡善祥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胡善祥

    明宣宗废后,是明宣宗朱瞻基废去元配皇后胡善祥之事,此为明朝第一次废后事件。宣宗经过与大臣多次密议后,确定废黜方略,并于宣德三年,明宣宗改立孙贵妃为皇后。背景胡善祥为济宁人,永乐十五年选入皇太孙妃,此后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后立为皇后。当时孙贵妃有宠,而胡皇后无子,又经常生病。孙贵妃出身邹平,和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