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糜芳为何背叛刘备

糜芳为何背叛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72 更新时间:2024/2/18 11:18:29

糜芳可以说是很多人都知道了,然而关于他最出名的事情,却是他身为刘备的小舅子,结果却投降孙权,并且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而且自此之后,糜芳在吴国担任将军,并且后来为吴国征伐。只是很多人都很不明白,糜芳既然是刘备的小舅子,但是为什么后来却投降了孙权还导致了关羽的死?而且尽管糜芳这样做,很多人却还是对他持同情的态度,这是为何?

一说起糜芳,大家都会想到这是一个叛徒。在那个时期,他曾经参加过许多的战斗,并且在襄樊之战中他曾经担任过一个太守的职位,和傅士仁一起勾搭进行叛变,最终的结果是非常失败的,并且他们的叛变也导致率领军队在前线进行作战的关羽被袭击并且被擒拿而亡。但是一直以来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糜芳他早在徐州的时候就跟随了刘备,并且他也是刘备团队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他的哥哥还是刘备手下的重要的一个大臣。

当初刘备刚刚到达徐州的时候,手底下是没有任何钱财和兵的,那个时候糜家在当地是比较富裕的,他们支持刘备所以刘备才有了起家的本钱。可以说糜家真的是为刘备的事业尽了很大的力气,他们不仅仅是给刘备送了很多的军费,就连后来刘备失败之后没有地方住,他们也是好心收留他的。然而到了收复荆州的这个节骨眼上,糜芳却选择了叛变,那么,糜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今天就主要来探讨一下。

很多的人们都认为糜芳叛变是因为他和关羽的关系非常不合,曾经在襄樊的战斗中,糜芳在钱的任务上出现了错误,导致被关羽骂了一顿,所以他就非常的恨关羽,也就因为这一个原因后来就选择投降了孙权,这种说法也确实是有一点道理的,因为关羽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就是他非常讨厌那些有一点官职有一点社会地位的人,反而关羽他非常喜欢那种地位比较低下,职业比较卑贱的人,他和底层的人们关系非常好,他瞧不上那些出身豪门的人,然而糜芳的身份恰好就是关羽不喜欢的那个,所以糜芳在关羽手下办事情自然是非常不顺心的。但是仅仅是因为他和关羽之间有矛盾便选择背叛,这种说法也是比较牵强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糜芳他和刘备的渊源是比较深的,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在刘备的手下干事情,当年曹操为了招揽他还以皇帝的名义封他为一个国相,但是他都拒绝了,他跟着刘备到处游走,这说明糜芳对刘备的集团还是比较忠心的,不至于为了这么一点理由就出卖自己的集团背叛他的主人,所以糜芳的背叛还是其他的原因的。

根据一些历史书上的记载,刘备在入蜀后,他手下的一些官员们都得到了奖励,然而作为糜家的兄弟,他们却没有得到实际上的提拔以及奖赏。糜家在入蜀过后,基本上就被架空了,表面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实际上一点实际的权利都没有。很多人都认为刘备这是过河拆桥,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现在情况已经和以前情况大大不一样了,已经取得了胜利的刘备,他需要好多厉害的人来管理这些地盘,所以糜家的人们都是很难再得到他的重用的,因为他们的才能以及他们的能力是不够的。但是很多人们都认为他的家族失去了刘备的宠幸,所以糜芳才选择叛变,这也是有一些牵强,毕竟刘备并没有打压他们糜家,虽然说没有给他们权利,但是至少给了他们一些官职,给了他们一些地位。

在小编看来,我认为糜芳之所以叛变,并不是因为糜芳一个人的原因,我们也要从关羽的身上找一下原因,因为关于他这一个人的性格也是比较有特点的,之前已经给大家说过关羽这人儿他是看不起一些有社会地位的人们,这一点其实是并不是非常好的一点,可能是因为他打心眼里不喜欢这种人,所以他就会在一些事情上难为糜芳,他的性格也是比较傲慢的。

因为他从来不会从他手下的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更何况关羽在那个时候是有一些职位的,而且糜芳也是他不喜欢的人,所以关羽他就会处处刁难糜芳,这也从另一个程度上更加让糜芳想要叛变。我们认为糜芳是一个叛徒的这种说法是有一些片面的,事实上糜芳他确实是背叛了他的主人,但是糜芳也是在一种无奈,在一种被逼的情况下才选择的叛变,因为他毕竟之前也是非常用心非常尽力的在刘备身边做事情的呢。

关羽镇守荆州时,麋芳任南郡太守屯江陵,而将军傅士仁屯公安,二人一直嫌弃关羽轻慢自己。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命二人供给军资,但二人没有完成任务,关羽便放出话说:“回来再收拾你们。”二人皆恐惧不安。同年,吴将吕蒙袭取荆州,傅士仁开城投降。麋芳开始坚守,但看到傅士仁投降后也开城投降,此举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其兄麋竺也因此羞愧病死。

麋芳的投降举动也遭致吴人的鄙视。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让开,向前喊道:“回避我们将军的船!”虞翻厉声说:“失去忠心的人,凭什么侍奉君主?使人失去两座城池,却称将军,可以吗?”麋芳十分惭愧,关上船上的窗让虞翻先过。

后来虞翻乘车出行,经过麋芳的营地,官吏没有开门,虞翻的车马不能通过。虞翻十分生气地说:“应该打开的关闭,应该关闭的打开,哪有这样做事的?”麋听到后,更加恼羞。黄武二年(223年),孙权下令贺齐突袭蕲春,麋芳等人跟随,最终获胜,俘获晋宗。

标签: 糜芳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选魏延镇守汉中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

    公元215年三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西征雄踞汉中的张鲁。张鲁哪里是曹操的对手,至十一月,走投无路的张鲁就迫不得已,举城向曹操投降。但随后,曹操却否决了司马懿提出乘机进攻益州的建议,从而让刘备逃过一劫。汉中是益州咽喉之地,正如杨洪对诸葛亮所说:“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 蜀汉大将军费祎被刺杀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费祎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正月朔日,蜀汉大将军费祎在汉寿主持岁首(春节)大会。当时费祎刚开府不久,人逢喜事,加上他性格洒脱,不禁喝得酩酊大醉。席间,魏降人郭脩突然发难,借敬酒之机拔刃刺杀费祎,待众人回过神来时,费祎已倒于血泊之中,当场气绝。郭脩何许人也?据史料记载,他原是魏凉州西平人,官至中郎将。延

  • 张绣降曹后复反是早有预谋的诈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绣

    曹操到达南阳淯水后,张绣便率部不战而降。曹操大喜过望,设宴招待张绣一行,并纳了张绣族叔张济的遗孀为姬妾,又送黄金给张绣麾下的骁将胡车儿,以笼络其心。随后,曹操放松了对张绣的警惕。就在曹操疏于防备之时,张绣突然反叛偷袭曹操的营盘。曹军在猝不及防的状态下,很快便溃不成军,曹操只好率轻骑狼狈出逃,最后在

  • 三国顶级谋士许攸为什么会离开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许攸

    说到许攸这位三国的顶级谋士,可能大家并不陌生,他的才华主要展现在他对袁绍和曹操的作用。比如说当年袁绍之所以能在北方成为一代霸主,就是因为许攸在他身边辅佐;再者就是曹操这位三国的枭雄,当年能在官渡大战中要是没有许攸的突然倒戈,曹操想要拿下北方击败袁绍,可能将不会取得胜利。可能让大家非常不解的是,当时

  • 董卓进京时只是带了三千人为什么敢杀太后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董卓

    董卓乱政,是东汉政权的一大转折点,他带兵进入朝廷,篡夺了国家的政权,随意废立皇帝,这让他能渐渐控制朝廷。董卓的生涯也是非常有意思,如果单单看着前面的事情,好像他就是一个忠臣良将,一心为了国家平定边疆的敌人。可后来董卓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不仅控制都城,开始篡夺国家的政权,更是在两京大开杀戒,不断搜

  • 朱棣死后有哪些妃子为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班师途中,走到榆木川时病死了,活了六十四岁。按照当时明朝的制度,皇帝死后,要用活人殉葬,此做法非常残忍,是丧失人性的。尽管朱棣很有作为,五次亲征蒙古,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等等,但是,也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毁誉参半,比如,攻进南京后,为了清除异己,

  • 明仁宗朱高炽死后有多少妃嫔为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高炽

    朱棣死后,他的长子朱高炽继位为帝,就是明仁宗,然而,朱高炽当皇帝还没一年,就突然病死了,年仅四十八岁。朱高炽死后,按照当时明朝的规定,后宫妃嫔要殉葬,最终,从妃嫔中选了五人给朱高炽殉葬,这五人分别是:贵妃郭氏、顺妃谭氏、淑妃王氏、丽妃王氏和充妃黄氏。让活人殉葬是非常残忍的,是丧失人性的,不管在什么

  • 大羿和后羿是不是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后羿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大羿和后羿的事情,很多人问他们是不是一个人,其实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的有水平,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下面是小编的解读,感兴趣的别错过了。1、首先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大羿和后裔并不是一个人,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是两位相对独立的人罢了。2、先

  • 龟兹国是不是西游记里的女儿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龟兹国

    人们在提到龟兹国时,总会与女儿国联系在一起,这个在历史上芳名在外的国家,总会让男人们浮想联翩。那么,龟兹国是女儿国吗,龟兹国与女儿国之间有没有关系,以及龟兹国现在的位置在哪里,下面就与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龟兹国不是女儿国女儿国曾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有记载,但龟兹国与女儿国却不是一个地方,在玄奘的记

  • 古人最初是以什么为目的栽培菊花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菊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就因其清寒傲雪的品格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先是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后又与月季、康乃馨、唐菖蒲并称为世界四大切花。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根据史书典籍记载,古人最初是以什么为目的栽培菊花的?根据史书典籍记载,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