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孙策死亡真相:孙策是被刺杀还是谋杀?

东吴孙策死亡真相:孙策是被刺杀还是谋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66 更新时间:2024/1/29 12:02:36

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可见孙策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孙策17岁那年(公元191年),父亲孙坚攻黄祖过程中战死,此后孙策开了纵横江东的模式。短短几年时间,横扫江东六郡,为后来的孙吴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公元200年,年仅26岁的孙策英年早逝,如此勇猛的孙策为何会突然死去?

官方记载许贡门客刺杀而死

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以上是孙策死亡官方记载,见于《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孙策是死于许贡门客刺杀。许贡本来是吴郡太守,被孙策击败后让出了地盘,仍然积极找机会夺回吴郡。他向朝廷上表,认为孙策骁勇冠世,指出放任孙策势力坐大,对中央政府以及曹操来说将终成大患,提出以皇命召孙策进京的主张。

此表被孙策截获,孙策找许贡来对质,许贡推说没有上表,孙策于是命令武士将许贡绞杀。建安二年夏(公元197年),朝廷已经任命陈瑀为新任吴郡太守,因此许贡之死不会晚于建安二年。许贡生前有很多门客,这些人不忘许贡的恩情,决计替他报仇,所以才有了公元200年,门客刺杀孙策的事情。

官方的记载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但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时间,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孙策是什么时候杀了许贡,但许贡应该在197年就已经死掉了。而门客报仇却是在公元200年,三年的时间,似乎有点长。

野史记载两种死因照镜子、杀于吉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孙策被刺杀后,受伤很重,接着对张昭、孙权等人托付后事之后,当天夜里就死去了。但裴松之注引《吴历》、《搜神记》还有孙策之死的其他记载:

《吴历》载:孙策受伤后,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以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也不能动怒。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人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怎么能建功立业呢!”奋起虎威,推几怒吼,创口迸裂。当夜死去。

《搜神记》载:孙策杀死了一个叫于吉的方士,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这两种记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都是基于孙策被刺客射中了脸颊,这都侧面证实了孙策被刺杀的事实;第二,这两处记载都有孙策照镜子后,发怒大吼死去。相比较而言,《搜神记》似乎有点神秘,而《吴历》则更靠谱一点,但陈寿都没有记载,因此他认为都不可信。

阴谋论郭嘉或者孙策的敌人派人刺杀

郭嘉派人刺杀孙策,这个脑洞的确开得有点大,但确实有迹可循,因为郭嘉似乎早就料到孙策会被刺杀死亡。还是呼应《三国志》孙策之死的记载,当时孙策已经扫平江东,准备伺机北进,趁曹操、袁绍在官渡对战的时候,偷袭许都,把汉献帝迎到江东。正在调兵遣将呢,结果遭遇刺杀身亡。

据《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当时曹操和部下听说孙策计划进攻许都,很多人非常恐惧,只有郭嘉说了这样一段话:"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郭嘉这段话意思是说,孙策几年之间横扫江东,所诛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这些人都有忠心耿耿的属下,孙策杀戮太重,肯定有人想报仇。而孙策这个人轻率而不防备,一旦有刺客刺杀他,孙策肯定会死于匹夫之手。果然,不久孙策被人刺杀。

问题的关键在于,郭嘉刚刚发表完这段议论不久,孙策就被刺杀了。说郭嘉料事如神,他看出孙策轻而无备、喜欢一个人打猎等等习惯,但他怎么能认定孙策马上会被刺杀。所以才有人提出,所谓的“许贡门客”很有可能就是曹操、郭嘉派去的,因为曹操承受不起孙策背后的进攻。

当然,以上的推测并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所以只能是一种猜想。因此,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许贡门客”其实是江东豪强派出的。动机在于,孙策崛起太过迅速,而且还将进军北方中原,这损害了地方豪强的利益,所以有很多人想致孙策于死地。

孙策临死,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把这个“锅”甩给了已经死去好几年的许贡,这样不会再发生冲突。而且孙策之所以最后选择了孙权为接班人,也是考虑到孙权虽然对外扩张不行,但是治理地方还是很有水平的。此后孙权的重心,也果然放在了修理内政,发展地方。

孙策之死实在太过突然,所以人们总会产生各种怀疑。但是一句话就可以给孙策之死下个结论性格决定命运!陈寿评价孙策“轻佻果躁”,郭嘉说孙策“轻而无备”,都是在批评孙策作为一个统帅,不够持重,经常以身犯险,所以才会早死。这简直和他的父亲孙坚一模一样,恐怕这就是宿命吧……

标签: 孙策

更多文章

  • 刘备真的是汉室后人吗 刘邦和刘备相差了多少代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

    刘备自称是汉室后人,并且还有一个“刘皇叔”的身份,借助这个不错的身份,刘备在创业之初招兵买马的时候,确实简单了很多,虽然有很多人怀疑过刘备的这个皇室后人身份,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刘备确实厉害。那么刘备究竟是不是汉室后人,他和刘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两人要是真有关系,

  • 孙权向曹丕称臣时东吴大臣都是什么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权作为三国时的一方雄主,文治武功也很有建树,曹操曾称赞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袭杀关羽之后,刘备大怒,率兵伐吴,孙权害怕,向曹丕称臣。孙权此举,虽然很无奈,是一时策略,但是,向别人称臣,依然是一种侮辱,主公受辱

  • 赤壁之战曹操真实兵马到底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赤壁之战

    《三国演义》里面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是:曹操带着80万大军南下,攻打刘备、孙权。在曹操的重压之下,孙刘组成了联盟,并且通过了借东风将黄盖的火船送到了赤壁岸边的曹营,最终曹操惨败,退回到了北方。事实上小说里面的赤壁之战,与现实当中有着很大的出入。撇开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这些玄乎其神的桥段。实际上小说

  • 赵飞燕与赵合德两姐妹哪个更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飞燕

    赵合德入宫之前,赵飞燕堪称汉宫第一美人。可是赵合德入宫以后,赵飞燕就只能屈尊成为汉宫第二美人了。为啥?因为赵合德实在是太美了,彻底盖过了赵飞燕的风头。赵合德虽然是赵飞燕的妹妹,但是比赵飞燕会来事儿多了,因此她更得汉成帝的心意。早年赵飞燕独自入宫,由于长相甜美,再加上她的身材娇小,所以立刻得到了汉成

  • 西汉权臣王莽为何要逼死皇太后赵飞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莽

    汉成帝一生风流,最终死在了自己宠妃赵合德的床上,死了也是个风流鬼。赵合德为此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但作为赵合德亲姐姐的赵飞燕,却一点没被牵连,反而当上了皇太后。因为专宠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俩,汉成帝没能生下继承皇位的儿子。但汉朝江山不能无人继承,于是汉成帝就动了心思,想要从宗室里面挑选一个品行优良的青年

  • 被汉成帝万千宠爱的赵飞燕为何始终不能怀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飞燕

    汉成帝刘骜,西汉的第二位皇帝,去世时四十四岁,在位二十六年。在位期间,汉成帝可以说是荒淫无道,整日沉迷女色,不理朝政。但是汉成帝一生无子,皇位也是侄子继承,难道是汉成帝不行吗?电视剧母仪天下中佟丽娅扮演的赵飞燕首先被汉成帝宠幸的妃子是不可能主动去避孕的,她们想生还来不及呢。一旦为皇帝生了儿子,那地

  • 历史上有哪些王朝或政权是刘邦后裔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

    中国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无疑是刘姓,他们缔造了N个政权,东汉只是其一。借着这个话题,我把所有刘姓王朝都给大家罗列出来,供大家收藏参考,也领略一下刘氏王朝的宏大。光武帝刘秀与刘邦的关系刘秀是汉景帝刘启的六世孙,所以,他是货真价实的刘邦后人。有没有可能出现“掺假”现象?不可能!

  • 刘宗敏进入北京城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刘宗敏是如何对待明朝大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宗敏

    刘宗敏,字捷轩,明末农民起义军名将。陕西蓝田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后,一开始还好,军法严整,李自成下令,如果有烧杀抢掠者,杀无赦,但是,很快局面就乱了,根本控制不住。农民军哪见过京城的繁华?全都花了眼,红了眼,于是,开始四处抄家抢掠。特别是李自成大将刘宗敏

  • 有关于甄宓的死有两种说法 哪一个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甄宓

    甄宓无疑是三国时期的美女,她的美貌程度能和江南二乔相提并论,因此世人常说:“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尤其可见甄宓确实美若天仙,犹如嫦娥仙子在世。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甄宓的人生也是如此,她早年是袁熙的妻子,后来曹军击败袁军,攻进了冀州城,曹丕见甄宓美若天仙,于是迎娶了甄宓。

  • 虞姬是项羽的正妻还是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虞姬

    项羽困于垓下,曾作《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项梁死,项羽为次将,施升上将军,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楚汉之战,项羽对战刘邦,项羽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