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王卢绾是什么人

燕王卢绾是什么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8 更新时间:2024/2/11 20:49:57

燕王卢绾是什么人

虽然在后世的时候张良萧何等人的声望更加高,而卢绾鲜有人知,但是其实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卢绾的威望还要在萧何等人之上,他是刘邦手下嫡系之中唯一一个封王的,而且还是封为了燕王,可以和中央内外夹击,对付其他的诸侯王,可见当时卢绾是多么的受信任。

燕王卢绾

卢绾也是刘邦一起的人,他也出生于沛县(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竟然出了这么多日后的达官显贵,现在看来真的是不可思议。)而且他和刘邦是同一天出生的,所以两人从小就是一起玩的,可以说是穿同一条裤子长大的,卢绾就像是刘邦的跟屁虫一样,后来等到长大以后,刘邦造反的时候卢绾也是毫不犹豫的就跟着反了,可见两人的感情多么的好。

虽然卢绾因为资质所限,不能在战场政治等地方帮助刘邦做出太多的贡献,但是卢绾的存在本身对于刘邦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安慰的事情(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一起为了一件事一起奋斗怎么说也是一件非常温暖的事情)所以他虽然没有立下大功,但是还是非常受到刘邦的信任,刘邦相信他卢绾不会背叛自己,甚至在后来鼎定天下,大封天下的时候暗示手下人把他推为燕王,说起来他是刘邦嫡系手下里面唯一一个封王的(韩信等人算不上是嫡系,他们更多算是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但是后来因为受到了手下人的蛊惑,再加上当时刘邦病重,朝政不少都落到了吕后手中,卢绾也做出了傻事选择了背叛,带着自己的家人仆从退到了匈奴的地界,等着刘邦病好起来,再请罪,但是刘邦一病不起,而卢绾也病逝在了匈奴的地方。

揭秘卢绾在汉朝功臣里排名第几

卢绾是西汉初期有名的燕王,也是刘邦立国之后为数不多的异姓王之一,有些人就很困惑这货到底在汉初功臣中可以排到第几才能够有着这样的尊崇的地位,但是其实纵观汉初功臣排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卢绾什么事情,要论功劳他根本排不上号。

汉初功臣卢绾

卢绾虽然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地位,但是纵观卢绾的以后一生,遍察《史记》会发现卢绾在刘邦起事的过程中功劳并不高,他既没有征战沙场,也没有决胜千里,更多的是作为刘邦的近臣,一直跟在刘邦身边做一些简单的文职。那么卢绾的功劳不高为什么可以封王呢?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卢绾和刘邦是同一天出生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在当时的大汉阵营中最受刘邦信任的就是卢绾,而卢绾也是一直跟着刘邦一起连年征战打下了不朽的基业(虽然立功上没有他多少事情但是怎么说也是元老级人物不是吗?),纵观刘邦的嫡系,真正被封为异姓王的只有卢绾,而且还是燕地这么一个边关的重地,可以外拒匈奴,内镇诸侯,可见刘邦是多么的信任卢绾。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卢绾的才能功劳在当时的功臣之中根本排不上号,而刘邦也就是把他当做一个宠臣,手下的人也是清清楚楚,所以在功臣排名的时候就没有提到卢绾,单论功劳别说是萧何、张良等人就连那些名不见经传只是排到了100名之后的人功劳或许都在他之上,而等到封王的时候又默契的把燕王之位给了卢绾。

卢绾为什么叛变的原因

刚刚上任成为燕王的几年卢绾一直是尽心尽力,恪尽职守,力保大汉王朝边疆无忧,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卢绾的一生或许就能这样安然的结束了,然而事情总是不会这么一帆风顺,随着大汉王朝一个个异姓诸侯王的被铲除,卢绾的心中也产生了一丝动摇,只是当时还好,并没有表现出来直到有一天。

卢绾的背叛

那时候正是刘邦去征讨陈豨的时候,陈豨派人向匈奴求助,卢绾也派人出使匈奴,不过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助,是为了阻止匈奴出兵帮助陈豨,可见这个时候卢绾还是一心为了大汉的,但是他的这个使者张胜在外面被人劝服了,回到卢绾身边的时候就对卢绾说:“现在之所以刘邦这么信任你,不是因为你们感情好啊,是因为现在诸侯王还在燕国还有用啊,要是有一天诸侯王都没了,你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卢绾其实早就被这些年来刘邦不时对于自己那些异姓诸侯王下手有了担忧,这么一听就慌了神,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听张胜的。

标签: 燕王卢绾是什么燕王卢绾是什么虽然后世时候

更多文章

  • 黄巢起义时用人肉当军粮纯属杜撰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巢,起义,时用,人肉,军粮,纯属,杜撰,黄巢,起义,人肉

    黄巢起义用人肉当军粮在唐朝末期的时候因为朝廷统治黑暗,百姓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灾害致使很多有田地的农民也颗粒无收,再加上政府沉重的税收,很多农民因为无路可走而聚集在一起爆发起义,为的就是希望可以推翻当时的朝政,在这些起义活动中黄巢起义算是最为著名的了。说这次起义著名除了影响和范围方面的原因,

  • 唐末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末黄,巢咏,一诗,寓意,是什么,唐末黄,巢咏,一诗,寓意

    唐末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不第后赋菊》是一首赞颂菊花的诗,此诗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这首诗是在他没有考中科举之后所写,使他对唐朝的政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他内心的思想,通过咏菊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现在,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诗的第一句点名菊花开放在萧瑟的秋季。尤其

  • 历史上所谓的孙坚背约是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所谓,孙坚,背约,是什么,典故,历史上,所谓,孙坚

    历史上所谓的孙坚背约是什么典故?据搜集到的历史资料来看孙坚的死与其“匿玺背约”紧密相关,正是因为孙坚有了匿玺背约的行动,才酿成了后来与袁绍、刘表结仇,中埋伏而死的下场。孙坚生平介绍: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东汉末

  • 司马欣在乱世之中把握机会直步青云却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欣,乱世,之中,把握,机会,直步,青云,不得善终,司马欣

    司马欣和司马懿司马欣和司马懿属于司马氏族不同的分支。司马氏族最早来自于周王朝,发展到秦汉之后,司马氏族就分成四支:魏系、卫系、秦系和赵系。司马欣属于秦系司马氏,司马懿属于赵系司马氏。司马欣(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204年),秦朝的长史,曾辅助秦国将军章邯与陈胜的起义军作战,后来归降于楚军。因有恩项羽,

  • 王熙凤为什么还会求林黛玉做事?求得是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熙凤,为什么,还会,林黛玉,做事,求得,是什么,红楼梦,谁

    《红楼梦》里谁想培养林黛玉做接班人呢?这话还得从贾母对贾宝玉的态度说起,在老太君心目中,宝玉将来不仅是要主政贾府的,而且也是要指着他将来中兴贾府的。那么,在宝玉主政贾府时,掌管府内事务的重任理当由宝玉的妻子来担当了。这个未来的府内事务操持人,在贾母那里的分量就非同小可了。贾母恐怕早就把这么个人儿看成

  • 为何说陈圆圆与吴三桂纠缠了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何,陈圆圆,圆圆,吴三桂,纠缠,一生,说起,陈圆圆,圆圆

    说起陈圆圆,我们不得不提到“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他们几乎纠缠了一生。本文揭秘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爱恨纠葛。陈圆圆与吴三桂陈圆圆的故事,有一个平庸的开头:某女因家贫流落苏州,沦为娼妓。成年之后因色艺双绝,名声遐迩,为时人所慕。今人多以为陈圆圆一生与吴三桂纠缠不清,却少有人知陈圆圆遇吴三桂是被田畹带回

  • 一世英杰马超为何被蜀汉闲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一世,英杰,马超,为何,蜀汉,闲置,马超,陈寿,三国志,中其

    马超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其实是结局悲惨的,虽然马超投靠刘备后,有过很荣耀的官位,但是马超更多的遭遇到了蜀汉上下的猜忌和防范。马超有很高的武力,并不在关羽之下,论军事谋略也不比赵云差,但是马超最后年仅47岁,就告别历史舞台,那马超为何没有被刘备重用呢?马超的简介马超,字孟起,父亲马腾,祖父马肃娶的是羌

  • 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简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时期,著名,长平,之战,简要,介绍,赵括长,之战,介绍

    赵括长平之战介绍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伤亡的惨烈程度来看,无疑都是空前的。而这场战争中,秦军的将领白起以及赵军的将领廉颇等人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还有那位最后死于秦军乱箭之下的赵军主将赵括。电视剧《西风烈》赵括剧照说起赵括,大家可能对他都不会陌生,“纸上谈兵”

  • 豪格是如何亲手杀死心爱的福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豪格,如何,亲手,死心,爱的,福晋,亲王,豪格,生于,160

    肃亲王豪格,生于1609年(明万历三七年),卒于1648年(顺治五年),一生戎马倥偬,战功显赫,17岁授封贝勒,24岁授封为和硕贝勒,28岁晋封为和硕肃亲王(清初十二等爵位的第一等)。豪格虽然位极人臣,但他短暂的人生旅途并不平坦,充满了艰辛和坎坷。1635年(天聪九年)的一个春日,盛京(今沈阳)郊外

  • 解密中国古代的慈善资金来自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解密,中国,古代,慈善,资金,来自,何处,中国,古代,慈善

    中国古代慈善活动怎么开展?东汉时期汉献帝刘协“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粥”据《周礼·地官》记载,周王在中央行政官职中,设立地官司徒,助其教化国民,安定天下。有现代民政部部长部分职能的司徒,为做好民政工作要采取6项措施,即“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