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抗清名将史可法墓在哪里

抗清名将史可法墓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4/1/15 12:07:56

抗清名将史可法墓在哪里

我们知道,明末爱国将领史可法,在扬州城抗击清军壮烈殉国后,因为清军下令屠城,史可法的尸体早就消失在废墟之中。于是依据他的遗嘱,将史可法的衣物帽子安葬在梅花岭下,来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将领。

史可法墓曾经在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墓被夷平,好在后来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此处进行了改建重修,又还原了最初的样子,13年的时候史可法墓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可法墓

史可法墓位于史可法纪念馆内,从大堂后门出来,正中间便是史可法墓,重修后的史忠正墓才具有明末著名政治家应该有的待遇,墓前的四柱三间牌坊是由白砖堆砌而成,封土前立着一块青石大墓碑。整个场景浑然天成,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让人心生敬意,再联想到史可法延寿扬州,拒不投降,最后壮烈献身的悲壮,此情此景不由落下泪来。

随着史可法纪念馆被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往的游客也开始络绎不绝,这里只希望,每一位到场的游客能够铭记历史,不忘史可法悲壮的过去。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过去将士们用血和肉筑成的,这里的每一秒安宁都是爱国将领用生命换来的,此刻让我们缅怀先烈,为安宁而稳定的生活祈福。想要到史可法墓参观游览的游客们可以选择在春季的3、4月份前往,扬州冬夏热,在春季感受泥土芬芳气息的同时,翻阅历史篇章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抗清名将史可法的故事是什么

史可法是明朝著名大臣,崇祯元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迁户部主事,管辖池州和太平两地,在抗击农民军起义的作战中立下战功,受到认可。

史可法死守扬州

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升官成为兵部尚书,自成攻占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自缢而死,福子当权,授予史可法礼部尚书和东阁大学士的职位,史可法开始组织抗击清军,为保卫明朝的疆土而努力。

期间史可法北上平凡农民军的暴乱,希望联合民众共同抗击清朝侵略者,顺治元年的时候,清军并分三路南下,气势汹汹目标直取史可法镇守的扬州,史可法开始严守把关,发动群众,利用扬州地势优势,与清军打得有来有回,立下汗马功劳,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成功捍卫了明朝最后一块自己的国土。随着清军红衣大炮的到来,城池保卫战变得开始一边倒,史可法内部也出现了不安定的声音,主张投降的一派势力越来越大,内忧加上外患,史可法进退两难,整个扬州城人民的生命都在自己手上,史可法痛心疾首,感叹时局的不公,为自己不能报国悔恨,写下绝命诗,投降清军,希望能换来百姓得一条生路。史可法壮烈牺牲,城中百姓却不能幸免,因为清军在扬州城耗费了太多兵力,为首的将领下令屠城,短短十天,扬州城从一座歌舞升平,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变成鬼城。因为史可法临死之前还不忘平民百姓,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将领,在起义时往往打着史可法的名号。

史可法的扬州里写了什么

《史可法的扬州》是由著名作家肖复兴在人名日报海外版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个人游扬州的时候想起史可法的一些故事,按耐不住心中的崇敬之情,又加之触景生情,感情的爆发点非常到位,就顺势写下了这篇史可法的扬州。

个园春色

小时候史可法的高大形象就深深扎根在心中,《梅花岭记》中史可法忠烈的一面时常在脑中浮现,那是烈士要保卫国家,保护子民不被杀害最后的呐喊,希望死前被葬在梅花岭下,这一情怀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了作者对扬州特有的情怀,文中介绍到了史可法墓,三次扬州行,三次都被这地方吸引,因为总期待这能有不一样的,总想着这样一位抗清名将应该被铭记。想起史可法孤身驻守扬州城,作者仿佛联想到了自己,那样的念想是那样的毫无防备就萦绕在我的心头,没有一点点顾虑的困扰着我的心。

更多文章

  • 燕王卢绾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燕王,卢绾,是什么,燕王,卢绾,是什么,虽然,后世,时候,张

    燕王卢绾是什么人虽然在后世的时候张良萧何等人的声望更加高,而卢绾鲜有人知,但是其实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卢绾的威望还要在萧何等人之上,他是刘邦手下嫡系之中唯一一个封王的,而且还是封为了燕王,可以和中央内外夹击,对付其他的诸侯王,可见当时卢绾是多么的受信任。燕王卢绾卢绾也是刘邦一起的人,他也出生于沛县(这么

  • 黄巢起义时用人肉当军粮纯属杜撰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巢,起义,时用,人肉,军粮,纯属,杜撰,黄巢,起义,人肉

    黄巢起义用人肉当军粮在唐朝末期的时候因为朝廷统治黑暗,百姓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灾害致使很多有田地的农民也颗粒无收,再加上政府沉重的税收,很多农民因为无路可走而聚集在一起爆发起义,为的就是希望可以推翻当时的朝政,在这些起义活动中黄巢起义算是最为著名的了。说这次起义著名除了影响和范围方面的原因,

  • 唐末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末黄,巢咏,一诗,寓意,是什么,唐末黄,巢咏,一诗,寓意

    唐末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不第后赋菊》是一首赞颂菊花的诗,此诗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这首诗是在他没有考中科举之后所写,使他对唐朝的政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他内心的思想,通过咏菊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现在,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诗的第一句点名菊花开放在萧瑟的秋季。尤其

  • 历史上所谓的孙坚背约是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所谓,孙坚,背约,是什么,典故,历史上,所谓,孙坚

    历史上所谓的孙坚背约是什么典故?据搜集到的历史资料来看孙坚的死与其“匿玺背约”紧密相关,正是因为孙坚有了匿玺背约的行动,才酿成了后来与袁绍、刘表结仇,中埋伏而死的下场。孙坚生平介绍: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东汉末

  • 司马欣在乱世之中把握机会直步青云却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欣,乱世,之中,把握,机会,直步,青云,不得善终,司马欣

    司马欣和司马懿司马欣和司马懿属于司马氏族不同的分支。司马氏族最早来自于周王朝,发展到秦汉之后,司马氏族就分成四支:魏系、卫系、秦系和赵系。司马欣属于秦系司马氏,司马懿属于赵系司马氏。司马欣(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204年),秦朝的长史,曾辅助秦国将军章邯与陈胜的起义军作战,后来归降于楚军。因有恩项羽,

  • 王熙凤为什么还会求林黛玉做事?求得是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熙凤,为什么,还会,林黛玉,做事,求得,是什么,红楼梦,谁

    《红楼梦》里谁想培养林黛玉做接班人呢?这话还得从贾母对贾宝玉的态度说起,在老太君心目中,宝玉将来不仅是要主政贾府的,而且也是要指着他将来中兴贾府的。那么,在宝玉主政贾府时,掌管府内事务的重任理当由宝玉的妻子来担当了。这个未来的府内事务操持人,在贾母那里的分量就非同小可了。贾母恐怕早就把这么个人儿看成

  • 为何说陈圆圆与吴三桂纠缠了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何,陈圆圆,圆圆,吴三桂,纠缠,一生,说起,陈圆圆,圆圆

    说起陈圆圆,我们不得不提到“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他们几乎纠缠了一生。本文揭秘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爱恨纠葛。陈圆圆与吴三桂陈圆圆的故事,有一个平庸的开头:某女因家贫流落苏州,沦为娼妓。成年之后因色艺双绝,名声遐迩,为时人所慕。今人多以为陈圆圆一生与吴三桂纠缠不清,却少有人知陈圆圆遇吴三桂是被田畹带回

  • 一世英杰马超为何被蜀汉闲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一世,英杰,马超,为何,蜀汉,闲置,马超,陈寿,三国志,中其

    马超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其实是结局悲惨的,虽然马超投靠刘备后,有过很荣耀的官位,但是马超更多的遭遇到了蜀汉上下的猜忌和防范。马超有很高的武力,并不在关羽之下,论军事谋略也不比赵云差,但是马超最后年仅47岁,就告别历史舞台,那马超为何没有被刘备重用呢?马超的简介马超,字孟起,父亲马腾,祖父马肃娶的是羌

  • 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简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时期,著名,长平,之战,简要,介绍,赵括长,之战,介绍

    赵括长平之战介绍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伤亡的惨烈程度来看,无疑都是空前的。而这场战争中,秦军的将领白起以及赵军的将领廉颇等人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还有那位最后死于秦军乱箭之下的赵军主将赵括。电视剧《西风烈》赵括剧照说起赵括,大家可能对他都不会陌生,“纸上谈兵”

  • 豪格是如何亲手杀死心爱的福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豪格,如何,亲手,死心,爱的,福晋,亲王,豪格,生于,160

    肃亲王豪格,生于1609年(明万历三七年),卒于1648年(顺治五年),一生戎马倥偬,战功显赫,17岁授封贝勒,24岁授封为和硕贝勒,28岁晋封为和硕肃亲王(清初十二等爵位的第一等)。豪格虽然位极人臣,但他短暂的人生旅途并不平坦,充满了艰辛和坎坷。1635年(天聪九年)的一个春日,盛京(今沈阳)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