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科举命丧考场轶事:清朝第一起科举舞弊大案

古代科举命丧考场轶事:清朝第一起科举舞弊大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88 更新时间:2024/2/7 10:29:08

一种制度的产生必是有利有弊。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如同现代的考试作弊,在古代科举舞弊这种现象也是经发生的。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就有这样第一起的舞弊大案。这场舞弊答案的主角是谁呢?是考生作弊还是由考官主导的作弊呢?一起接着往下看。

科举制与科场案历来是相伴的。清朝开国以后发生的第一起科场大案,要算是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天(今北京)乡试时,因考官贿卖“关节”而引发的舞弊案了。按干支纪年,这一年是丁酉年,顺天乡试贡院又称“北闱”,所以此案常被人们称作“丁酉北闱大狱”。

顺治十四年(1657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有多少人?

这一年,参加顺天乡试想考举人的考生共有五千七百人。其中,直隶各府、州县送来的生员也就是秀才有四千人,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也就是国子监的贡生、监生们有一千七百人。考生这么多,可是,正榜和副榜的举人名额算在一起总共才二百零六名,录取率还不到百分之四,竞争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

顺治帝派出的正主考官是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曹本荣,副主考官是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之绳。根据大清《钦定科场条例》,主考官之外,皇帝还要钦点同考官十几名,协助主考官阅卷。所有试卷,都先由同考官们分头批阅,然后择优主考官推荐。这次顺天乡试,同考官共有十四人。而这次乡试酿成大狱,恰是由于充任同考官的大理寺左评事邺、大理寺右评事我朴等疯狂贿卖“关节”引发的。

科场“关节”,是指考官与考生之间的一种幕后交易,具体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关节,指在科场内外托人关说、行贿、干谒、攀援,历朝皆有。狭义的关节,指卷面上的暗号。

顺天乡试: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谋私树党大发横财的动机

这次顺天乡试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把充任同考官看成是谋私树党大发横财的良机。在入场前,他们或是巴结权贵,馈送榜名,或是使人招摇,贿卖“关节”。其中,尤其是李振邺甩卖“关节”最来劲,他嫌单靠自己卖的太少,还找来一个叫张汉的考生帮忙。

历史网推荐

国考与古代科举有什么区别?深度解读科举等级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古代科举透视:揭秘常有考生意外死亡的真相

古代科举趣闻:科举考生因名字谐音不好而丢状元

原来,李振邺与张汉早就有些交情。张汉一向景况不佳,便依附在李振邺门下。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夏天,李振邺忽然接到家书,说夫人将来北京。这可叫李振邺慌了手脚,因为他在京城私养一妾,担心夫人到京后见他纳妾而撒泼,于是就把小妾转给张汉,但暗中两人仍偷情往来,藕断丝连。一天,那小妾向李振邺抱怨,没给她找一个富家儿郎而让她跟了个寒酸鬼,免不了一辈子都要忍饥挨饿。李振邺便答应让张汉帮他寻找三个想要贿买“关节”的士子,每卖出一个就给他们一千两银子的报酬。

张汉与这女子合算:与其为别人转卖关节,不自己谋利呢?如果能多要一些关节,高价卖出,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了两日,李振邺又来幽会小妾,那小妾便求多给张汉一些关节,李振邺一开始不答应,但经不住小妾撒娇纠缠,就答应了。

科考临近了,李振邺先为应考的张汉本人密订了关节,答应入场后凭条子找到他的卷子,极力推荐,绝对可以取中。然后,李振邺又一口气拟订了几十个关节条子,让张汉拿着去找买主。张汉日夜奔波于富豪子弟之中,四处叫卖。在开考前已卖出24个“关节”。

标签: 古代科举命丧考场轶事清朝一起舞弊大案一种

更多文章

  • 神探狄仁杰如何让一代女皇武则天戒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神探,仁杰,如何,一代,女皇,武则天,戒色,好色,人的,天性

    好色是人的天性,男人如此,所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的千古佳句,女人亦如此,因而今天的成语词典里多了一条“看杀卫王玠”。论好色的本事,历史上因此出名的女人比比皆是,比如南北朝的山阴公主一次就向她的皇帝大哥要了三十个男宠,着名的贾南风更是玩一个杀一个,

  • 中国历史上最不可理喻的15件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上,不可理喻,15件,荒唐事,俗话说,林子,什么样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这句话很形象的阐明了生物的多样性。在这里我们不妨顺势发挥一下,把这句话嫁接到历史中去,就会觉得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真是日子长了,什么样的事都能发生。其中就有一些事情,让人看了无比郁闷,直接激发了人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冲动,大概所谓的以史为镜,就是这么个意思吧。一、

  • 1947~1949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国民党突然坍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1947,1949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国民党,突然,坍塌

    近年来,台湾的一些学者,甚至蒋介石的高级将领以及他们的后代,总要提这样一个疑问,直到现在他们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1947年到1949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国民党好好的一个政权就没有了?坍塌得太迅速了!一、“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认为中共会打赢,舆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r

  • 古代科举趣闻:科举考生因名字谐音不好而丢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科举,趣闻,考生,名字,谐音,不好,状元,如果说,考试

    如果说考试是一种产业,那么在这个产业中的竞争是可想而知的。对于中国来说,这种产业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现在的考试制度和古代的科举亦是异曲同工,尽管我们现在叫做考试,古代叫做科举,但是性质又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在古代科举的结果是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对于学而仕的古代,现代的考试制度选举出的人才有了更多选择的可

  • 汪东兴的悲惨下场:历史是如何书写汪东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汪东兴,东兴,悲惨,下场,历史,如何,书写,汪东兴,东兴,来

    对汪东兴来说,这一生最重要的,是遇到了毛泽东。因此,历史对他的书写,不可避免地要和毛泽东纠缠在一起。不仅是这样,汪东兴和宋庆龄的事情也被传的沸沸扬扬的。在历史中是如何来书写汪东兴的呢?一起接着往下看。汪东兴生平经历1916年1月,汪东兴出生在江西弋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就参加了方志敏领导的农民

  • 古代科举透视:揭秘常有考生意外死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科举,透视,揭秘,常有,考生,意外,死亡,真相,古代

    古代科举作为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竞争也是异常的激烈。能够中了状元,那是举世无双的荣耀啊。而在中国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外国人看做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竞争如此激烈,难免会有些特殊的手段,大概那个时候科举也是一名二运三风水的事情,只不过,有些人还是要通过非常的手段取得名望。说起科举考试,中华传统文

  • 揭秘古代刑具:清末让人不忍直视的刑具(组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揭秘,古代,刑具,清末,让人,不忍,直视,组图,各种,历史

    从各种历史书籍与电视剧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酷刑可谓是残忍至极。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被赐死刑的人是有多么的痛苦。那么,在古代,责罚犯人的刑具都有哪些呢?1、木笼,明清时期常见的一种刑具。囚犯在其中蜷缩不能伸展,时间稍微长久,便会全身麻痹。常用于一些重刑犯的审讯或惩戒。若在夏天,囚犯很容易就会晕厥甚

  • 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后世,影响,多大,什么,科举,基于

    什么是科举?基于最近的国考成为大众焦点,同时国考与古代科举制度的相同点,来一次深度解读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

  • 历史揭秘:中国第一个王朝为什么叫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揭秘,中国,第一个,王朝,为什么,叫夏,夏朝,约前,2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那么,夏朝为什么加夏朝呢?夏朝是按四季的叫法才叫夏朝的吗?如果是那为什么不叫

  • 南京大屠杀申遗成功 披露日本试图阻挠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京大屠杀,申遗,成功,披露,日本,试图,阻挠,细节,日媒

    日媒在谈起南京大屠杀申遗时,关于细节方面,认为日本阻止行动迟缓。尽管在南京大屠杀申遗过程中进行过阻扰 ,甚至有报道日本公然威胁联合国,日本外务省官员表示“强烈谴责”,自民党人士声称要“暂停承担教科文组织的经费”。但历史不容改写,这是日本无法改变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