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政府为什么没有镇压辛亥革命?

清政府为什么没有镇压辛亥革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24 更新时间:2024/1/25 21:10:40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清朝被迫选择退位,封建制度退出历史舞台。那时候小皇帝溥仪才几岁。小皇帝退位是隆裕太后做的决定。

可是,要说皇帝还小的话,隆裕太后自己也大可以派兵镇压啊。想当年,太平天国兴起,慈禧太后就派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人疯狂镇压,最终扑灭了太平天国。

按说,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的战斗力远远不如太平军。辛亥革命时各省虽然号称独立,但多是各自为战,不像太平天国时候一样,叛军有统一的首领,有统一的目标。

这种情况下,清朝如果拥有一支大军去平叛,并不是没有机会保住江山。

可是,隆裕太后终于还是选择了让溥仪主动退位。

这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就是袁世凯。

袁世凯大家都熟悉,早在慈禧时代,他就是个人物了。他小站练兵,为中国练出了第一支新军。可以说,是袁世凯带领中国军队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但在晚清那个格局下,列强环伺,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这种情况下,实权人物难免会有些野心。

曾国藩镇压天平天国之后,也有人劝他当皇帝,但曾国藩选择了当圣人,解散湘军,以中兴名臣而名垂后世。

但袁世凯老袁可没有曾国藩这样的修养。

老袁是很乐于在乱世中捞一些好处的。当然,这好处就是权力。很多人对权力的追逐都是无可抗拒,老袁也是如此。

辛亥革命初起,那时老袁还赋闲在家。清廷无人,不得不起用老袁来镇压革命。

老袁点起大军,进发武汉,与首义新军干起来。冯国璋那时是老袁手下的得力将领,他率军在汉阳打败了黄兴,又想一鼓而下拿下汉口。可是,这时候老袁却通令他停止进攻。

此时各省开始纷纷宣告独立,袁世凯就向隆裕太后汇报说天下已反,事不可为。革命军已经占领了各省,大军正向京城开过来,如果清帝自己退位,以后还可以在紫禁城里关起门来做皇帝,要是死命顽抗失败的话,那就没有命了。

隆裕太后比起慈禧来,那简直是弱爆了。袁世凯一吓唬,隆裕太后就哭个不停。吓得溥仪也哭个不停,跪在地上的袁世凯也哭个不停。

这个细节是溥仪在回忆录里写的,想来隆裕和溥仪哭是真,袁世凯的哭就很假了。

后来,隆裕就派袁世凯去和革命党人谈判,交涉退位事宜,以及清帝退位后的待遇。

袁世凯此时就大打太极,打打停停,是战是和,可以说都掌握在他手里。结果,事情的走向也就按照老袁的方向发展。最后,清帝同意退位,孙中山同意把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

因此,后来的历史课本就写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其实,从功劳上来说,袁世凯确也立了大功。他让清帝和平退位,使老百姓免于战火,大大降低了革命的破坏性。

再则,袁世凯事实上也是维新的,而且手中军队的力量要远大于革命党的力量。他选择了逼清帝退位,而不是疯狂镇压革命,这样,辛亥革命就轻而易举获得了成功。

可以说,晚清的政局其实就掌握在袁世凯手中。那时八旗兵战力早已不行,旗人人才也十分凋零,袁世凯又不像曾国藩那样一心效忠朝廷。隆裕太后选择主动退位,也算明智的选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清政府禁烟法规详细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泛滥导致的经济秩序混乱、经济活力萎缩、社会公德沦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加剧。这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从18世纪末叶始,一直成为士大夫的议论中心。还在1826年时,江南的一些知识分子即预言:“十年之后,患必中于江、浙,恐前明倭祸,复见今日!”据包世臣报道,其时江淮间“见祸事将起,辄云

  • 鸦片战争中国与英国的禁烟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是由罂粟的汁液提炼而成,俗称大烟。因其含有大量使人麻醉的毒素,而易使人吸食上瘾,不断吸食最终导致人体消瘦、精神萎靡。清政府有鉴于此,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第一道禁烟诏令,规定对贩运鸦片者“枷号一月,发近边充军”;对私开鸦片烟馆者,“拟绞监候”。但允许鸦片用做药材,同意公行照章收税、输入拍卖。17

  •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贸易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战争发生之前,中西之间已有悠久的贸易历史。与中国最早发生贸易关系的西方国家是葡萄牙。葡萄牙人1514年来华贸易,带来了产于东南亚的香料、药材。他们从中国输入的是丝绸、瓷器。早期西方对华贸易,是持海盗作风进行。40年后,葡萄牙人强租了中国澳门。随后到来的是西班牙人,他们于1575年占领菲律宾群岛后

  • 鸦片战争爆发的真相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在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康乾盛世”。清朝从乾隆后期开始,国家由盛转衰。政治上,腐败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经济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人口数量增长迅速,苛捐杂税逐年加重,农民生活日渐贫困。文化上,对内厉行专制

  •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情况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过长期侵略发展后,进入迅速上升时期。英国是当时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拥有最强的综合国力。在18世纪末叶,由技术革命而引发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式动力机——蒸汽机装备于纺织工厂,随后又被广泛运用到其他工业生产部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水平的飙升。进

  •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落后就要挨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8世纪左右,鸦片经阿拉伯人之手输人中国,但一直作药物使用。到了16世纪,人们发现它可以被烧成烟雾呑进肚子。17世纪末,英国征服印度后,把鸦片专卖权授予东印度公司,遂开始大量向中国倾销。在当时,世界上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英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国f但由于公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圆明园被烧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 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劫掠、焚烧圆明园的愤怒斥责。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一座普通园林,康熙帝把它赐给第四 子胤镇,并亲题“圆明园”三字

  • 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为什么没有顺势占领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中后期,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由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土地。但是有一个点小编始终弄不明白。英法联军洗劫焚烧了圆明园,却没去抢劫紫禁城,难不成圆明园比紫禁城还值钱?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最后只要了800万两银子和开放几个通商口岸,就撤兵了!竟然没有顺势占领中国!要知道同时期的

  • 扬州十日历史背景原因历史过程介绍 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扬州十日记》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扬州十日事件的历史缘由,历史过程,扬州十日堪称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屠杀事件,扬州十日,究竟死了多少人?扬州十日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小编将在文中一一为你展现!扬州十日事件介绍: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 。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

  • 嘉定三屠事件介绍 历史原因过程结果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军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实行满汉通俗政策,清军颁布的剃发易服令让很多汉人难以接受,而剃发易服就是导火索,让很多平民百姓就此遭到屠杀,嘉定三屠在历史的记载上成为血腥的一幕!嘉定三屠事件介绍: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清军颁布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