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的真实历史原因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的真实历史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14 更新时间:2024/3/1 23:23:16

西太后即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是清咸丰皇帝的妃子,深得咸丰皇帝的宠爱,因她生了咸丰的惟一的儿子载淳,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甲)七月,咸丰死,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懿贵妃那拉氏和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上尊号为“慈禧皇太后”和“慈安皇太后”,分居西、东二宫,慈禧太后因居西宫,故称西太后。

西太后的热衷于权势和野心勃勃,咸丰帝生前已有察觉,故临终前让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辅弼幼皇。西太后与慈安太后巧施阴谋,发动政变,除掉了八大臣,宣布“垂帘听政”,掌管了朝中大权。

载淳是一个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皇帝,特别是在西太后的严厉管束下,毫无作为。他只活了19岁,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身患恶疾,抑郁而死。

继承帝位的是咸丰弟醇亲王奕伕的儿子载alt,即光绪帝。这是西太后一手安排的。光绪帝即位时刚刚四岁,两宫继续垂帘。光绪七年(1881年),东太后突然暴亡,西太后独揽大权。

企图长久独裁的西太后从一开始就没有放松对小皇帝载alt的控制。光绪十五年(1889年),西太后宣布“撤帘”,政归光绪帝后,仍抓权不放。她采取的权谋是:表面上不予干涉,实际上却在暗中主宰着朝政。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光绪皇帝的被囚禁便是她用此种阴险的手段一手导演的。

1889年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发起者是康有为、梁超、谭嗣同、严复等一批有识之士。甲午战争后,他们鉴于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抱着忧国忧民的愿望,上书光绪皇帝,力主变法维新。维新派的变法思想得到了光绪皇帝的赞同。因为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对光绪帝也是一个强烈的震动,他痛感丧师失地的耻辱,有意改革政治,振兴国家,同时也想利用不断高涨的维新运动来摆脱自己的傀儡地位。于是,在得到了西太后口头允许后,在一班开明大臣的支持下,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颁布了“定国是诏”,提拔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维新变法。光绪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从6月11日到7月下旬,先后颁布了几十条改革的诏令,主要是经济、军事、文教方面的改革,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对于维新派的新政,西太后表面上忍让宽容,实则是恨之入骨。从推行新政那一天起,她便加强了对军队实权的控制,并部署力量,准备发动宫廷政变,逼光绪下台,剪除改良派。

就在明定国是诏颁布后的第四天,即6月15日,西太后就迫使光绪免去了他的最得力的助手、老师翁同alt的一切职务,逐其回籍,孤立了光绪。

同一天,西太后又迫使光绪下令,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大臣,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目的是给那些大臣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让他们感到,执掌着官员任用的是她西太后,不是皇上。这样,新政机关虽然建立,但由于顽固派的把持和官员的瞻前顾后,新政不能推行,变法诏书等于一纸空文。

也是在这一天,西太后还强迫光绪任命她的亲信荣禄署直隶总督。不久,荣禄又由署理而实授,并加文渊阁大学士衔,统率董福祥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掌握了京津近畿的兵权。于是,荣禄“身兼将相,权倾举朝”。

这三道政令都是西太后在“不干涉”的幌子下发布的,是西太后为发动政变进行的准备。

荣禄即将出京就任新职时,西太后与他密谋:等秋天光绪同她去天津阅兵时,发动兵变,废除光绪,另立由她控制的新君。

当西太后将这一切计划安排妥当后,知道光绪已成釜底游鱼,便对他的变法维新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仍然是一副“不干涉”的面孔。她索性搬进了颐和园,整日与太监、宫女悠闲地游山玩水,看戏消遣,似乎她已脱离朝政,对变法维新听之任之。当那些被革职免官的满族贵族来颐和园向西太后哭诉,并请她出面干涉时,西太后或避而不见,或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你们自己不想办法,只知道哭哭啼啼地来找我,就能有什么办法呢?”与此同时,西太后却一方面在内廷布置亲信,密切监视光绪,一方面坐待光绪到颐和园来向她请安,观察他的动静。她还抓过了颐和园的警卫权,又散布谣言说光绪身患重病,以动摇维新派的决心。

光绪得知西太后的政变阴谋后,十分恐慌,密令康有为等人“妥速密筹,设法营救”。康有为等束手无策,只得求助于袁世凯。9月18日深夜,谭嗣同只身去见袁世凯,请他拥护光绪,杀掉荣禄。谁知袁世凯是个两面派,当面表示要忠于光绪,并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背地里却向荣禄告了密,荣禄马上专车进京,到颐和园面告西太后,并请西太后再次训政。西太后即令荣禄派亲信卫兵,守住紫禁城。

9月21日凌晨,西太后携带大批随从,从颐和园赶回皇宫,先将光绪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宣布重新“训政”,接着搜捕和屠杀维新派,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很多赞成变法的官员或革职或流放,新政措施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全部取消,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百日维新”被西太后发动的反动政变彻底扼杀。

综观西太后的戊戌政变,其政治权谋是表面上不予干涉,暗地里却杀机四伏。从光绪宣布变法之始,西太后就暗中进行了政变部署,使维新派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严密监视之中。一伺时机成熟,马上露出狰狞面目,举起屠刀向维新派杀来,终使无权无勇的光绪皇帝抱恨瀛台,康梁两人逃亡国外。

光绪在瀛台被软禁十年以后病死,西太后也在光绪死后的第二天一命呜呼,结束了她利欲熏心、阴险狡诈、罪恶昭彰的一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末太子之谜:弘光帝审的崇祯太子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城,崇祯帝杀妻砍女,并且召来了自己的儿子让他们各自逃命。随着崇祯帝在煤山老槐树上吊死去,统治了中国277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崇祯帝自杀的消息传到陪都南京,城中官员一片慌乱。一些臣僚为再树明帜,商议拥立新君。当时思宗的从兄福王朱由崧与从父潞王朱常正避难于淮安。按世

  • 闯王李自成兵败之后去了哪 兵败自杀还是逃之夭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顺治元年(1644),吴三桂迎清兵入关。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受到清军和吴三桂的攻击,力战后败回北京。随后,李自成率军弃京西撤,经定州、真定、固关、平阳撤至西安。次年一月,大顺农民军与清军在潼关展开激战,双方对垒月余,大顺军经顽强抵抗,不敌,遂放弃西安,自陕西商洛山区退往湖北,进驻武昌。清军水陆

  • 努尔哈赤让大妃殉葬的遗嘱是真是假 究竟是何人所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共有后妃14位,最宠爱的有二位。一位是皇后,她是叶赫部酋长杨吉努的女儿,皇太极的母亲。1603年,她年仅29岁就病死了。另一位是大妃纳喇氏,名阿巴亥,乌喇贝勒满泰女,出生于1590年,12岁时就嫁给努尔哈赤。孝慈皇后死后,她被立为大妃。大妃人长得很漂亮,在众妃子中最为努尔哈赤宠幸。尽管二人年

  • 皇太极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众人推举还是抢的多尔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592年,清太宗皇太极出生,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史书上说他仪表奇伟,聪明过人,脸色红润。1615年,努尔哈赤将最初设立的黄、红、蓝、白四旗扩建为八旗,22岁的皇太极为正白旗主旗贝勒。第二年,后金建立,努尔哈赤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皇太极是四大贝勒之一。四大贝勒每月一人轮流值事,共同

  • 皇太极庄妃真的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13年,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贝勒寨桑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她13岁时,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练兵路过寨桑部落,发现她特别漂亮,马上派人送上聘礼,要求寨桑将女儿许配给他。当时的后金联合了蒙古各部落反对明王朝,所以鼓励后金贵族与蒙古贵族通婚。皇太极原已与寨桑的妹妹为婚,但婚后多年不育,渐渐对她开始冷淡

  • 顺治帝结局之谜:顺治帝福临真的出家当和尚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祖出家被列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是说顺治帝因爱妃董鄂妃之死,悲恸万分,痛苦异常,最后竟看破红尘,跑到五台山清凉寺当了和尚。这一说法流传得十分广泛,后代还据此派生出康熙皇帝五台山认父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的清世祖真的出家当和尚了?要讲清这个问题,还得从他的几个皇后谈起。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登基,只

  • 顺治帝福临6岁能登基称帝是因为多尔衮的功劳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3年,皇太极突然“无疾”而崩。由于生前并未指定谁是嗣位者,新皇帝的人选一下子变得十分敏感。如果按汉族人的通常习惯,当然继位者应该是豪格。皇太极有11个皇子,豪格年龄最大,时年34岁。他早年随皇太极四处征战,立有战功。皇太极称帝时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与他的叔叔阿济格、多尔衮、济尔哈朗等并列于朝。

  • 李自成为什么会兵败李自成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自成,陕西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顺政权的建立者。李自成自幼喜好舞枪弄棒,1628年,在驿站任职的李自成因失职而丢掉了差事。又因无法偿还欠债而被告,李自成杀死了债主。接着,妻子红杏出墙,李自成一怒之下又杀死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的李自成深知事关重大,在次年投奔了农民起义军以求避难。刚到军中不久的李自

  • 李自成生平故事李自成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

  • 李自成当了多久的皇帝李自成兵败的全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难不死的李自成,得到了做皇帝的“后福”,但这个后福却是短暂的,自以为打下北京就夺取天下的李自成,在进京后立刻“放了羊”,他的部队四处掠夺民财,农民军纪律日益败坏,将领迅速腐化。此时南明政权尤在,北方满清虎视眈眈,李自成却天真的以为,打下了北京就天下太平。作为一个开国的皇帝,从始至终,他除了破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