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庆元党禁案是怎么回事

庆元党禁案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56 更新时间:2024/2/2 2:29:12

庆元党禁指的是南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宋宁宗是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的,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则是外戚,二人不合。赵汝愚为相后,收揽名士,朱熹就被召入经筵为皇帝讲书。韩侂胄图谋排斥赵汝愚,将赵汝愚和所有支持赵汝愚的人都罢官放逐,凡是和他意见不合的都被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学。名列伪学党籍者,受到程度不等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也都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

韩侂胄是北宋名臣魏忠献王韩琦的曾孙,父亲韩诚娶的是宋高宗皇后的妹妹,他因父亲的门路走上仕途。

韩侂胄越来越受皇帝的信任,权势越来越大,决定向赵汝愚下手,将他置于死地。韩侂胄命中丞何澹、监察御史胡紘参奏赵汝愚图谋不轨,证据竟然是赵汝愚曾经做过的一个“乘龙授鼎”的梦。宁宗也不辨真伪,贬赵汝愚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永州。当赵汝愚走到衡州时,衡州地方官按照韩侂胄的指示,对其百般羞辱,气得赵汝愚饮食不进,不久就自杀了。

赵汝愚死后,宁宗将京镗升为右丞相,韩侂胄的亲信们掌控了朝政大权。为了把反对自己的人全部除掉,京镗同何澹、刘德秀、胡紘三人定出了一个所谓的“伪学”黑名单,凡是反对过韩侂胄的,对其专权有妨碍的,统统都被列入了这个名单之中。

太皇太后吴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劝宁宗不要兴党禁,以免大臣间相互攻击,导致朝政混乱。但宁宗的诏书不过是一纸空文,丝毫没能阻止韩侂胄等人对“伪者”的打击。

公元1197年冬,太皇太后吴氏死了。一个月后,宁宗下诏排定“伪学”名单,名单中共有59人,这些人都被贬官,多数到了海南等偏远地区。不仅如此,朱熹注释的《六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书也被列为禁书。

韩侂胄此时官至少傅,封豫国公,朝中大小官吏多为党羽,一些不得其门而入之人,对韩侂胄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

韩侂胄专权日久,庆元党禁又很不得人心,韩侂胄怕树敌太多、日久生变,就决定北伐金国。

当时,金国内部很不稳定,朝政也渐趋腐败,西北方的蒙古正在兴起,可谓是内忧外患。韩侂胄起用了辛弃疾叶适等主战派,并追谥岳飞为武穆,加封鄂国公,同时贬低秦桧,改谥缪丑。

此一举措极大鼓舞了士气,南宋军队于是从东、西、中三路北伐,初战得胜。韩侂胄任命京洛招抚使郭倪出奇兵突击,攻陷了金国边境重镇泗州(今江苏盱眙北)。因这次北伐是在南宋的开禧年间,因此也称开禧北伐。

结果南宋大败,金军一连攻陷十余州。韩侂胄北伐的美梦破灭,急向金国求和。金国要求南宋交出发动战争的祸首,也就是韩侂胄的首级,方肯退兵。于是,宁宗的妻子杨皇后布下罗网,乘韩侂胄入朝时将他杀掉,把人头送到金国中都(今北京),悬挂街头。

宁宗在事后才知道韩侂胄被杀,只得下诏历数了韩侂胄的罪行,布告天下,没收了韩侂胄的全部家产,流配其养子至沙门岛,其党羽也各自降官、免官,彻底结束了韩侂胄专权的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真宗赵恒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宋真宗赵恒的儿子有:温王赵禔,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禔,追封温王;悼献太子赵祐,十岁时夭折,母皇后郭氏;昌王赵祇,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祇,追封昌王;信王赵祉,早亡,

  • 燕云十六州的得与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并入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不只是辽朝的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且也是辽朝“汉人”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燕云汉人在辽、金王朝统治中国北方的历史上,都

  • 宋真宗赵恒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真宗赵恒,乃是北宋时期的第三任皇帝,也是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终其一生活到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他的性格十分温和,甚至可以说有些怯弱,但从他的政绩来说,为宋朝的发展还是贡献出了自己一定力量的。首先,从政治角度看待赵恒,他是一个仁德的好皇帝,他一直坚持着用仁政治疗国家,十分体恤民情,让百姓们得以休养

  •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事先进行周密的筹划,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忙而不乱,一举底定形势,发动一场尽量不流血的政变,是赵匡胤陈桥驿兵变成功的主要原因。“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这首《咏史》诗中千秋疑案的发生地陈桥驿,在开封城东北20里。后周显德七年(960),后周禁军统帅、殿

  • 历史上的金匮之盟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炮制出来的金匮之盟赵普作为赵宋皇朝的开国奠基人之一,既辅佐太祖开国立业、创建制度,也帮助太宗迅速稳定了权力移交之后的政治局面。特别是其针对太宗嗣位非正而炮制金匮之盟,一方面为太宗争取了政治资本,一方面也改善了自己与当今天子的关系。烛影斧声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凌晨,正值盛年的宋太祖忽然驾崩,时

  • 赵普为什么用半部论语治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宋太祖以后,北宋王朝的君主大臣们都极其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在皇帝、宰相亲自带头的榜样影响下,崇尚儒学重视文化的风气很快流传开来。宰相须读书北宋初年的一个冬天,夜里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在一片银妆素裹之中,两位客人先后来到汴京城内的某处深宅大院,在温暖的火炉旁宾主三人饮酒夜谈,就是在到这里,北宋王朝结

  • 杨家将的传奇故事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北宋时期一个将领辈出的著名家族,杨家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无人能及的特殊地位。他们的形象活跃在评书、小说、戏曲等诸多方面,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当然没有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中那么传奇,然而杨家一门三代精忠报国的事迹,却着实值得世人敬佩。在山西代县的旧城里,耸立着一座历史悠久的钟鼓楼,

  • 宋代丧葬制度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丧葬中的礼制和等级区别已渐渐减弱,日益世俗化的风气使人们更强调当下的生活,而对明显属于“身后事”的厚葬渐渐失去兴致,厚葬之风逐渐消失,政府也三令五申禁止厚葬。宋代“丧葬令”规定棺内不得放置金玉珠宝,也不能用石板来构建墓室和棺槨。各级官吏的墓田面积、

  • 吕端大事不糊涂是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端是宋初的一代名相,老成持重识大体。在朝廷奏议中,吕端往往在紧要关头深谋远虑,颇得太宗的赞许。被称为“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对太宗死后平稳顺利地进行政权交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吕端时运不济吕端(935~1000),字易直,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时以父荫补官;入宋后,历知

  • 王小波李顺起义的原因竟然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建国之初,根基未稳,即发生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这次起义第一次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在中国的农民战争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王朝更迭,新兴的政权一般都“与民休息”,正是朝政稳定,社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在宋初却发生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川蜀地区,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