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531 更新时间:2024/1/18 3:06:44

宋代中期,辽国、西夏屡屡入侵,内外矛盾加剧。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主张变法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新党”。“新党”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力图改变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但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的猛烈攻击,由此揭开了北宋新旧党争的序幕。

反对变法的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还有欧阳修、富弼等元老重臣。众人不断向皇帝上书,攻击新政和王安石。这就严重打击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的情绪,王安石一度称病在家,神宗温词慰勉,王安石才勉强继续执政。

神宗的摇摆态度,使本来就摇摆不定的中间分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慑于元老重臣的威严,纷纷倒向旧党。旧党的气焰越涨越高。旧党领袖之一文彦博是三朝元老,他在同神宗的谈话中,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敌视变法的态度,反对祖宗法制、农田水利法。

面对旧党的猛烈抨击,新党决定加速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抵制,改革并不顺利。此时,外部的敌对力量也故意挑衅。面对内外夹击的不利形势,新党虽继续坚持变法,但改革也出现了停滞,并导致了内部的分裂。

公元1074年,河北大旱灾,一些官员趁机进言,说旱灾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要求神宗把王安石撤职。神宗只好妥协,让王安石暂时离开东京,到江宁府去休养。王安石离京后,变法由韩绛吕惠卿等人负责。此时,变法派的中坚力量为了各自的利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吕惠卿是个极有野心的人,他提拔亲族吕升卿、吕和卿等人,扶植自己的势力,打击变法派内部的其他成员,妄图取代王安石的地位,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吕惠卿不久即被旧党攻击去职,新党遭到重创,士气十分低落。宋神宗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

宋哲宗即位后,实际权力落在宋神宗的母亲高氏手中。高氏本来就不满于新党变法,便立即停止了变法,新旧两党的党争局势发生了急速变化,旧党的核心人物司马光出任了宰相。

司马光上任后,马上同文彦博、吕公著一起建立了旧党的统治体系。不满变法或是因反对变法而遭到打击的官僚士大夫们都被重新召回,那些中间派人士也被他们拉拢过来,开始大肆攻击新党。

旧党执政后,首先着手废除新法。退休在家的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后悲愤至极。

旧党当权之后,不仅尽量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且全力打击新党。新党的重要成员如吕惠卿、蔡确吕嘉问等都遭到排挤和打击。

旧党要彻底铲除新党,当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以李定不为生母服丧为名,将李定逐出。旧党还将蔡确以前作的《游车盖亭诗》加以引申,指斥为对高太后的诬蔑,将蔡确发配至新州而亡。后来在吕大防、梁焘、刘安世的主持之下,旧党还把较为出名的新党成员大约八九十人的名字分别归附于王安石、吕惠卿、蔡确名下,称为“亲党”,张榜于朝堂之上,使他们永世不得做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庆元党禁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庆元党禁指的是南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宋宁宗是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的,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则是外戚,二人不合。赵汝愚为相后,收揽名士,朱熹就被召入经筵为皇帝讲书。韩侂胄图谋排斥赵汝愚,将赵汝愚和所有支持赵汝愚的人都罢官放逐,凡是和他意见不合的都被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

  • 宋真宗赵恒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宋真宗赵恒的儿子有:温王赵禔,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禔,追封温王;悼献太子赵祐,十岁时夭折,母皇后郭氏;昌王赵祇,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祇,追封昌王;信王赵祉,早亡,

  • 燕云十六州的得与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并入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不只是辽朝的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且也是辽朝“汉人”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燕云汉人在辽、金王朝统治中国北方的历史上,都

  • 宋真宗赵恒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真宗赵恒,乃是北宋时期的第三任皇帝,也是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终其一生活到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他的性格十分温和,甚至可以说有些怯弱,但从他的政绩来说,为宋朝的发展还是贡献出了自己一定力量的。首先,从政治角度看待赵恒,他是一个仁德的好皇帝,他一直坚持着用仁政治疗国家,十分体恤民情,让百姓们得以休养

  •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事先进行周密的筹划,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忙而不乱,一举底定形势,发动一场尽量不流血的政变,是赵匡胤陈桥驿兵变成功的主要原因。“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这首《咏史》诗中千秋疑案的发生地陈桥驿,在开封城东北20里。后周显德七年(960),后周禁军统帅、殿

  • 历史上的金匮之盟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炮制出来的金匮之盟赵普作为赵宋皇朝的开国奠基人之一,既辅佐太祖开国立业、创建制度,也帮助太宗迅速稳定了权力移交之后的政治局面。特别是其针对太宗嗣位非正而炮制金匮之盟,一方面为太宗争取了政治资本,一方面也改善了自己与当今天子的关系。烛影斧声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凌晨,正值盛年的宋太祖忽然驾崩,时

  • 赵普为什么用半部论语治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宋太祖以后,北宋王朝的君主大臣们都极其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在皇帝、宰相亲自带头的榜样影响下,崇尚儒学重视文化的风气很快流传开来。宰相须读书北宋初年的一个冬天,夜里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在一片银妆素裹之中,两位客人先后来到汴京城内的某处深宅大院,在温暖的火炉旁宾主三人饮酒夜谈,就是在到这里,北宋王朝结

  • 杨家将的传奇故事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北宋时期一个将领辈出的著名家族,杨家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无人能及的特殊地位。他们的形象活跃在评书、小说、戏曲等诸多方面,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当然没有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中那么传奇,然而杨家一门三代精忠报国的事迹,却着实值得世人敬佩。在山西代县的旧城里,耸立着一座历史悠久的钟鼓楼,

  • 宋代丧葬制度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丧葬中的礼制和等级区别已渐渐减弱,日益世俗化的风气使人们更强调当下的生活,而对明显属于“身后事”的厚葬渐渐失去兴致,厚葬之风逐渐消失,政府也三令五申禁止厚葬。宋代“丧葬令”规定棺内不得放置金玉珠宝,也不能用石板来构建墓室和棺槨。各级官吏的墓田面积、

  • 吕端大事不糊涂是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端是宋初的一代名相,老成持重识大体。在朝廷奏议中,吕端往往在紧要关头深谋远虑,颇得太宗的赞许。被称为“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对太宗死后平稳顺利地进行政权交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吕端时运不济吕端(935~1000),字易直,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时以父荫补官;入宋后,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