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金匮之盟存在吗

历史上金匮之盟存在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82 更新时间:2024/1/24 1:26:20

宋太宗赵炅,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赵匡胤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预盟”。但是“金匮预盟”在初版的《太祖实录》却未见记载,在第二次编修的新录中才被提及,因而是否确有其事,仍疑点重重。

“金匮预盟”为赵光义当皇帝进行了辩护,也证明他是正当登上皇帝位置的。但是,这种说法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有许多人认为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预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关于“金匮之盟”的叙述也有多种说法

其一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称赵光义不在现场;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重修的《太祖实录》说赵光义也参与顾命;王禹偁所著的《建隆遗事》则说赵光义和赵光美都一起聆听杜太后临终遗言;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认为,当事人只有杜太后、赵匡胤和赵普。

其二,杜太后的遗言不尽相同。《宋史·后妃传》中记载“将皇位传给你弟弟”。《涑水记闻》中记载“应当把帝位按次序传给你的两个弟弟及儿子”。《宋史·记事本末》则说“应传位给光义,再由光义传给光美,光美传给德昭”。《续资治通鉴长编》则称“你与光义皆是我亲生,应传给你弟弟”。

其三,“金匮之盟”本身又存在种种破绽。

“金匮之盟”的时间是公元961年。杜太后临终时,赵匡胤年仅35岁,德昭11岁。杜太后何以有“不用幼儿而立长君”之语?若用常理推断,赵匡胤死时,儿子必已长大成人,岂能与柴氏幼子相提并论。杜氏的言语显然说不通。

出示“金匮之盟”的时间大有问题。为什么赵普不在赵光义初即位时出示,而是在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在赵匡胤已死去5年,赵光义想要清除反对派时,赵普才出示秘密?

“金匮之盟”出示前后,赵光义对赵普的态度也值得仔细推敲。赵光义曾对人说:“如果赵普还做宰相,朕不能坐皇位。”还说:“赵普向来与朕有不足,众人所知。”但是,当赵普献上“金匮之盟”的厚礼,使赵光义之得位变得名正言顺后,赵光义马上改变态度,对赵普说:“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从今以后,才识卿忠。”

赵光义即位之后,不过两个月,便迫不及待地改元为太平兴国元年。自古以来,新皇帝若非篡位,均以明年改元。赵光义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他曾回顾道:“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政,以其习俗既久,乃革故鼎新,别作朝廷法度。于是远近腾口,咸以为非。至于二三大臣,皆旧德耆年,亦不能无异。朕执手坚固,靡以动摇,昼夜孜孜,勤行不怠。”

据《辽史·景宗本纪》记载:“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自立。遣使来告。”何以称“自立”?这又是对“金匮之盟”的一大否定。

“金匮之盟”是否就是赵光义为巩固统治而与赵普商议的一个计谋?我们唯有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仁宗赵祯身世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宋仁宗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开封府尹包拯外出巡视,一天在路上,突然被一阵怪风吹落了帽子。包公感到这风来得蹊跷,就向飞滚的帽子追去,来到一座破窑前。窑中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衣衫破旧,面容憔悴。包公上前问候,并报出姓名。老妇人得知

  • 丁谓趋炎附势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丁谓是北宋真宗时一位有名的权臣,善于附炎趋势。真宗初年,权臣王钦若得势时,丁谓专投王钦若所好,唯王是从。王钦若失势免宰相职后,丁谓又采取欺骗手段,获取了寇准的信任。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冬,丁谓与曹利用同时出任枢密使,掌军机大权。曹利用与寇准有宿怨,早仇恨在心,丁谓本来由寇准所荐,得以

  • 宋仁宗郭皇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赵祯的皇后郭氏是临朝主政的刘太后(刘娥)册立为后的。被立为皇后之后,郭氏严密监视宋仁宗的行踪,使他不得亲近其他宫女妃嫔,宋仁宗心中十分愤怒,却不敢明言。后宫中,仁宗比较宠爱尚美人和杨美人,而郭皇后却不时与她们争风吃醋。一次,郭后与尚氏同在仁宗前侍谈,没说几句,又起口角。尚氏恃宠不肯相让,并当着

  •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中期,辽国、西夏屡屡入侵,内外矛盾加剧。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主张变法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新党”。“新党”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力图改变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但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的猛烈攻击,由此揭开了北宋

  • 庆元党禁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庆元党禁指的是南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宋宁宗是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的,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则是外戚,二人不合。赵汝愚为相后,收揽名士,朱熹就被召入经筵为皇帝讲书。韩侂胄图谋排斥赵汝愚,将赵汝愚和所有支持赵汝愚的人都罢官放逐,凡是和他意见不合的都被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

  • 宋真宗赵恒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宋真宗赵恒的儿子有:温王赵禔,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禔,追封温王;悼献太子赵祐,十岁时夭折,母皇后郭氏;昌王赵祇,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祇,追封昌王;信王赵祉,早亡,

  • 燕云十六州的得与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并入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不只是辽朝的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且也是辽朝“汉人”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燕云汉人在辽、金王朝统治中国北方的历史上,都

  • 宋真宗赵恒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真宗赵恒,乃是北宋时期的第三任皇帝,也是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终其一生活到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他的性格十分温和,甚至可以说有些怯弱,但从他的政绩来说,为宋朝的发展还是贡献出了自己一定力量的。首先,从政治角度看待赵恒,他是一个仁德的好皇帝,他一直坚持着用仁政治疗国家,十分体恤民情,让百姓们得以休养

  •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事先进行周密的筹划,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忙而不乱,一举底定形势,发动一场尽量不流血的政变,是赵匡胤陈桥驿兵变成功的主要原因。“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这首《咏史》诗中千秋疑案的发生地陈桥驿,在开封城东北20里。后周显德七年(960),后周禁军统帅、殿

  • 历史上的金匮之盟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炮制出来的金匮之盟赵普作为赵宋皇朝的开国奠基人之一,既辅佐太祖开国立业、创建制度,也帮助太宗迅速稳定了权力移交之后的政治局面。特别是其针对太宗嗣位非正而炮制金匮之盟,一方面为太宗争取了政治资本,一方面也改善了自己与当今天子的关系。烛影斧声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凌晨,正值盛年的宋太祖忽然驾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