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之命:一代枭雄项羽的命运何去何从?

项羽之命:一代枭雄项羽的命运何去何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83 更新时间:2024/2/4 19:02:26

龙且的死对项羽的打击是巨大的。这条右臂断了后,项羽的元气大伤。

韩信杀死龙且,对项羽来说,他与韩信的深仇大恨已是不共戴天。但项羽虽然粗鲁,虽然也很想报仇,但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仇不好报啊,甚至可以说报不好还会搭进自己的命。于是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不对韩信动武,而是动文。

劝降韩信。

但韩信肯吃回头草吗?答案是否定的。韩信自从被刘邦为拜大将军后,已誓死报答刘邦,更何况这个时候他已经被刘邦加封为新齐天大圣——齐王。

当然,话又说回来,这一次不是刘邦料到项羽会派人去说服韩信投降,主动给他加官升职以安定他的心,而是韩信主动争取来的。个中缘由还得先从刘邦微服私访夺走他的兵权说起。

虽说在修武县城刘邦并没有把他连降三级,但印兵符和手下所有的兵马都平白无故地被刘邦夺去,他表面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有疙瘩的。因此平了齐地立下了赫赫战功后,他心里就更加不平衡了:如果没有我,这齐地谁能这么快就秋风扫落叶般荡平?于是,韩信就给刘邦写了一封信,信当时写得很委婉,大概意思是说齐地是一个很复杂的国家,而且齐人又个个都很善变,如不立一个齐王很难镇住他们,为了齐地的稳定,我愿先代为假齐王来管理齐地。

话言虽然很委婉,但实际上谁都看得出来,他这已经是在“逼”刘邦封他为“齐王”了。当时韩信的想法是自己辛苦打下了齐地,弄个王当当也是理所当然的啊。可刘邦就不这么想了。

他接到韩信第一封信,这是一封战报,上面只有八个字:“龙且被歼,齐地被平。”这八个字使得原本被箭伤得不轻的刘邦马上忘却了痛苦,龙且死了,意味着项羽的末日已不远了。如果不是军医再三叮嘱他不能乱动,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然而,他还没高兴多久,第二天就接到韩信第二封信。这封不是战报,而是“威胁信”。

刘邦当时只看了一眼,脸上顿时又恢复了乌云密布。“我现在困守在人不见人鬼不见鬼的地方,他(韩信)不但不派兵来救我,还想自封为齐天大圣,真是狗嘴巴上贴对联——没门。”

刘邦的反应吓得信使脸色发白、心头发颤、腿脚发抖,心里道:怎么这回我送信就成了倒霉鬼呢?只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关键时候,又是张良陈平起作用了。前面已经说了,刘邦手下的谋士已形成了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大好局面了,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有人出来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不过,碍于信使在场,张良和陈平没有说话,而且是用肢体语言给刘邦暗示。刘邦就是刘邦,他是何等机敏之人,马上就改口说道:“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顶天立地,岂能做贪生怕死之辈,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本来就该做真正的齐王,怎么能做个假齐王呢?”

原来如此,虚惊一场啊。这下信使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他可以放心回去交差了。

为了稳定和拉拢韩信这个至关重要的势力,分封仪式举行得很隆重,刘邦派出了心腹人物张良亲自带着将印去了齐地主持授王仪式。张良把韩信扶上齐王宝座后,乘他欢喜之时就劝他尽快发兵攻楚,这个时候的韩信自然满口答应了。然而,张良前脚刚一走,项羽的说客武涉后脚就到了。

武涉这时充分发挥其夸夸其谈的口才,见了面后,他就不客气了,居然从秦朝是如何如何黑暗,陈胜吴广是如何如何被逼无奈扯起革命的大旗说起。他口沫横飞地说了一大通,直到韩信深有“感触”时,他才说到正事上来。他说现在项羽和刘邦已是一个平衡的天平,而韩信不管支持哪边,胜利的天平就会倾向哪边。他还说现在刘邦只是利用韩信,项羽一旦败了,刘邦下一个对付的目标就是韩信你了。

但当时韩信心里只有当齐天大圣的风光,哪里听得进这些“金玉良言”,便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然后就直接把他拉到饭桌上大快朵颐,酒足饭饱之后,再客客气气把他直接送走了事。

可怜的武涉就这样匆匆结束了项羽交付他的神圣使命。

武涉虽然没有能完成使命,但他走后,大谋士蒯彻马上和韩信进行了一次密谈,可以说此时的蒯彻成了项羽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成王败寇,不可一世的项羽的命运,现在居然掌握在一个本来毫不起眼的小谋士身上,这对项羽来说是讽刺还是悲哀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学良简介:张学良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一、基本介绍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

  • 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的奉系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0年直皖战争之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奉系张作霖极力推荐亲日的交通系首领梁士诒出任内阁总理,导致了直奉翻脸。梁士诒与直系的关系不好,奉系借梁士诒而支配中央的财政交通,借日款来赎回胶州济南铁路,用日款来支持奉系的扩张计划,直系就不能容忍了,吴佩孚一再通电,揭露梁媚日卖国的丑行,梁士诒

  • 第二次直奉战争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为什么能战胜吴佩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4年(民国十三年)9月至10月,直系吴佩孚部与奉系张作霖部在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地区为争夺北京政权而进行的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积极推行其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并通过贿选使曹锟当上大总统。奉系军阀也积极扩军备战,准备再次与直系争夺中央政权。在政治上为了

  • 张学良选择东北易帜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一、东北易帜的背景1928年6月4日5点30分皇姑屯的一声爆炸,将东北王张作霖张大帅炸成重伤,不久就

  • 张学良为什么至死都没有再回大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学良的人生,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随后的西安事变被永久改变。1949年,张学良被蒋介石带往台湾,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踏上大陆的土地了。其实并非少帅不想,真实情况是,有一次他无限接近回归大陆,但关键时刻出了一件事化为泡影。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内幕呢?1991年春节,此时的张学良,已经恢复了自由身。他从夏

  • 中东路事件始末 中东路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8年11月东北“易帜”,张学良放弃东三省自治,打青天白日旗,归服国民政府,全国统一。张学良的义举,受到了全国上下一致赞扬,被举为民族英雄。他年少气盛,在对外方面也想大显身手,决定强行收回中东路。蒋介石对张学良大力支持,东北遂成为推行革命外交的试验场。一、中东路事件背景中东路是沙皇俄国与清政府订

  • 张学良活了多少岁 张学良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时间2001年10月15日8时50分张学良离开了人世,这位戎马半生,失去自由半生的将军再也不能看到他心爱的祖国了。张学良享年101岁,也是个高寿的人了。回顾一下张学良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是伟大的,他的这一生办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联合杨虎城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形

  • 西安事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又到底成全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

  • 张学良和于凤至一起生活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1936年算起,到1990年恢复自由,张学良被软禁了54年,几乎是一个人的一生,在张学良软禁的时间里,有一个女人足足等了张学良50年,长达半个世纪。她就是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张学良被软禁时有赵四小姐陪伴,吃穿不愁,于凤至在外面却是历尽艰辛,甚至是险些死去,却始终不改嫁,一心只等张学良。于凤至是

  • 真实的张学良:如何评价张学良的功与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01年10月15日,101岁高龄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因病去世,一个影响了中国在20世纪发展进程的国民党将领,一个毁誉交加的东北少帅,离开了我们的世界。而他生前的风流情史,他对国家的贡献,他承担的罪名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人称赞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诋毁他是民族罪人,各类说法纷杂不一。那么张学良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