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后妃:孝静成皇后

清朝后妃:孝静成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91 更新时间:2024/1/29 13:24:30

孝静成皇后简介

孝静成皇后(1812年6月19日-1855年8月21日),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追封三等承恩公花良阿之女,清文宗咸丰帝养母,议政王、和硕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生母。

先祖在清朝开国之初入满洲正蓝旗,去世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咸丰帝即位之后,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寿康宫,遵照皇太后礼遇奉养,咸丰五年,晋尊为康慈皇太后。

咸丰五年七月初一,康慈皇贵太妃病笃时,咸丰帝感其养育之恩,下诏晋尊康慈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七月初九日康慈皇太后薨逝,葬于慕东陵,谥号: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累加谥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神位升祔太庙。


孝静成皇后生平经历

一、初入宫闱

道光初年,博尔济吉特氏以贵人的身份选秀入宫,之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连续为道光帝生育三子一女,并且位分由静贵人一路升为静妃,可见在此期间博尔济吉特氏很受道光帝的宠爱。之后在道光十三年道光帝将静妃晋封为静贵妃,超越了资历更老的和妃和恬嫔。


二、六宫之首

道光二十年,道光帝的第三位嫡妻——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突然去世。道光帝非常哀恸,同年,道光帝下诏加封静贵妃为皇贵妃,总摄后宫。

在清朝后宫,皇贵妃位比副后,地位极尽尊贵,皇后健在时一般不立皇贵妃,此时的博尔济吉特氏又执掌六宫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六宫之首。


三、储位之争

全皇后留下十岁的独子——皇四子奕詝,即后来的咸丰帝,交付静皇贵妃抚养。皇贵妃的小儿子奕䜣与奕詝年龄相仿,同在上书房,十分友爱,犹如同胞兄弟。

但是后来,两人渐渐长大,为了未来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开始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静皇贵妃也因为对“正妻”名分的渴求在道光朝始终得不到满足而耿耿于怀,这一切都为日后静皇贵妃的命运和身后事埋下了阴影。

史载,奕䜣文武双全,而且聪明过人,后来更支持洋务运动,和西方人(中国人蔑称为“洋鬼子”)接近,有“鬼子六”之称;而奕詝为嫡长子,忠厚老实,秉承中庸之道。道光帝原先认为奕䜣之“才”堪此大任,但深为痛惜孝全皇后钮钴禄氏,更爱奕詝,于是为了储位问题犹豫再三。

奕詝的老师杜受田深知圣心,教奕詝“藏拙”,也就是不在不如奕䜣的方面和他比试,而在父皇道光帝面前表现“孝子”、“仁君”。果然,道光帝认为奕詝比奕䜣更有“德”,再加上孝全皇后往日的恩情,终于于道光二十六年下定决心立奕詝为储君。

但道光帝毕竟可惜奕䜣,就在遗诏中写明,立奕詝为皇太子而即帝位,封奕䜣为亲王。当然由于雍正朝以来的清朝实行秘密建储制度,这份遗诏在道光帝生前未曾公布,是在死后公布的,但遗诏中破天荒地封亲王,反映了道光帝的复杂心理,也为日后两兄弟反目的埋下伏笔。


四、尊为太后

据记载,“圆明三园”之一的万春园,原名绮春园。道光年间,尊养继母恭慈皇太后于此。咸丰帝即位,破格奉养仅为先帝侧室又非生母的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这是咸丰帝以道光帝侍奉孝和太后的方式来侍奉康慈皇贵太妃,并且将养母康慈皇贵太妃生辰定名为"慈寿节",每年俱隆礼称祝。

而探病问安,又无异于亲子,这些都是逾制报答皇贵太妃的抚育之恩的加倍孝顺之举。咸丰帝曾在上谕中提过“朕在冲龄,仰蒙康慈皇贵太妃抚育深恩。”“抚育朕躬十五载。恩恤优加。”,由此可见咸丰帝与康慈皇贵太妃养母子之间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

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底,皇贵太妃的病情加重,七月初一日,咸丰帝尊康慈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咸丰五年七月初九日巳刻,皇太后卒于寿康宫之“爱日春长”,梓宫停放慈宁宫正中。七月二十一日移大行皇太后梓宫到绮春园迎晖殿暂安。

咸丰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正式恭上大行皇太后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咸丰五年十月初一日,咸丰帝钦命孝静皇后丹阐抬旗,于是在孝静皇后身后,其家族改为正黄旗满洲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鼐:旷世的考古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鼐简介夏鼐(nài)(1910年2月7号—1985年6月19号),原名作铭,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夏鼐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夏鼐也是中国科

  • 明初诗文三大家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我国明朝建国初期的三位文人:宋濂、刘基、高启,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被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著有《宋学士文集》。刘基的作品被后人合编为《诚意伯文集》 。高启为所著诗歌自编《缶鸣集》,后人据其遗篇编为《高太史大全集》。一、宋濂1、生平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

  • 历史上真正最长寿的人:李庆远活了256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庆远简介李庆远(又名李清云)是中国近代最长寿的人。生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卒于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终年256岁。他在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200岁时,仍常去各地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

  • 孙耀庭:中国最后一名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耀庭简介孙耀庭(1902年11月30日—1996年),天津市静海区西双塘村人,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小名留金,公元1916年净身为封建王朝太监。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于1988年被改编为电影。家庭出身孙耀庭出身于天津市静海区一个贫农的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个弟兄,孙耀庭是老二。他出生时,合家只

  • 晚清太监安德海之死:恃宠而骄终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德海简介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直隶南皮(河北省南皮县)人。他在八九岁时净身,进宫后在咸丰帝身边为御前太监。由于安德海聪明伶俐,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好感。咸丰死后安德海立下大功成为慈禧心腹。同治八年,他奉慈禧之命,到江南采办服饰,走到山东地方,被巡抚丁宝桢擒获处决

  • 清末两大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稍微看过清朝历史的人都会有疑惑,为何安德海和李莲英这两个宦官能够在清朝呼风唤雨呢?他们两人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吗?据悉,他们一个过分张狂一个小心谨慎!李莲英,原名李进喜【1848年-1911年】,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祖籍山东齐河。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

  • 中国铁路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世纪的大清,铁路被清人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而如今,“国民经济命脉”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构建完毕,从“龙号”机车到商业运行时速达到350公里/小时的CR400A/B高速动车组列车,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百年巨变。一、第一条

  • 中国出租车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出租车,供人临时雇佣的汽车,多按里程或时间收费,也叫出租车。台湾称作“计程车”,广东及港澳地区称为“的士”,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一带则称为“德士”。出租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香港和广东地区较早出现。一、服务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租车并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乘坐的。当年,出租车专门负责接待来穗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与

  • 中国古代的“胡人”都包括哪些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胡人?华夏以外的民族,全部称“胡人”。胡人原指戈壁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胡”是北亚民族语言中“人”的意思。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匈奴则自称为胡。后来胡人一词则被用来作为戈壁以北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的泛称。都有哪些民族被称为胡人?先秦时期中国将北方游牧部族称为北狄,后来

  • 蒙古第一次西征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古第一次西征又称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爆发在1219年,它标示著蒙古与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贸易失败的结果,也是“蒙古西征”的开始。蒙古第一次西征的原因一、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队1218年蒙古大商队被害事件。成吉思汗根据蒙古和花剌子模两国达成的通商协议,派出由450人组成的大商队,用500峰骆驼驮着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