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杏佛:一生追求民主自由,40岁遭到蒋介石和戴笠暗杀

杨杏佛:一生追求民主自由,40岁遭到蒋介石和戴笠暗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65 更新时间:2024/1/16 4:56:31

杨杏佛生平简介

杨杏佛,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与茅以升一道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武昌起义爆发,赴武昌参加保卫战。1912年1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到南京任总统秘书处收发组组长。孙中山辞职后,他赴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学习。毕业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学习。留学期间发起创办《科学》杂志。

1918年回国,1920年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经常与共产党人恽代英接触,还利用业余时间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讲课。因而遭校方记恨,被迫离校,奔赴广州,投向革命。到广州后,任孙中山秘书。1924年11月随孙中山北上。

1926年1月,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秘密成立,杨杏佛被选为执行委员,主持策应北伐军工作。1927年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动工人起义,杨杏佛出席国共席会议。

起义胜利后,当选为临时政府常务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认清蒋介石面目,以中国济难会名义极力接济和营救革命者,被国民党当局撤职。

九一八事变后,为反对国民党政府非法逮捕和监禁爱国人士,与宋庆龄蔡元培等著名人士于1932年12月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总干事,并组织营救了不少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

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与其子杨小佛驾车外出,被设伏特务枪杀于上海亚尔培路。

杨杏佛死后,鲁迅以悲愤心情吟下一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杀害杨杏佛的凶手是谁

一、生性耿直

杨杏佛生性耿直、刚正不阿,从两件事即可看出其鲜明的性格特点。1912年南北议和后,如果他见风使舵,完全可以在袁世凯政府中谋求较好的职位,但他却远赴美利坚留学,可谓有骨气。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国民党斥资白银80余万两兴建中山陵,杨杏佛被推为治丧筹备处总干事,掌握极大的决定权。当工程招标时,许多建筑公司纷纷送礼贿赂,杨杏佛照单全收,却将礼品存放在陈列室中,供人参观。

1932年底,蔡元培和宋庆龄有感于外籍人士牛兰夫妇绝食抗议、陈独秀被捕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专门营救被政治迫害的文化名流,争取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

同盟办公地设在上海法租界亚尔培路331号中央研究院国际出版物交换处,杨杏佛任同盟的总干事,成为自由与人权的坚决维护和实践者。

傅国涌先生曾言:“如果说宋庆龄、蔡元培是民权保障同盟的精神领袖或者说灵魂人物,那么杨杏佛就是同盟的实干领袖,是实干家。”如果缺了杨杏佛这样执著精干的人物,民权保障同盟就不会有如此大的作为。

1933年初,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之后的动荡中,杨杏佛曾赴华北呼吁全国统一抗日,蒋介石对此非常气恼。杨杏佛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筹备工作之日起,就一再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威胁恐吓。

1933年5月间,特务又给杨杏佛寄去一封装有子弹的恐吓信,要他立即退出同盟,否则将采取强硬手段。杨杏佛早已将生命置之度外,对此不予理睬,蒋介石决意除掉杨杏佛。


二、奉命杀杨

戴笠奉命杀杨是在1933年四五月间,当时杨从北平回上海不久,戴立即开始布置。特务们先侦察了杨的每日行踪,了解到杨本人住在中央研究院楼上,爱好骑马,在大西路养了两匹骏马,早上有空便去大西路、中山路一带骑马驰骋一两小时。

特务们认为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段对杨进行狙击机会最多也最有把握。特务们正进行狙击杨的准备时,蒋介石表示坚持一定要在法租界宋的寓所附近执行。戴笠只好改变计划,在中央研究院附近进行布置,准备趁杨外出散步或去宋寓所途中执行。

戴笠于6月初亲往上海指挥布置,他的寓所就在法租界枫林桥附近。负责执行暗杀的是华东区行动组组长赵理君。参加这次行动的凶手六人,事前宣誓,要做到“不成功即成仁’,如不幸被捕,应即自杀,否则将遭到严厉惩罚。


三、特务暗杀

特务们原打算在17日早晨行动,当他们到达中研院附近即遇上法巡捕房的巡逻警车,又有一队巡捕经过,所以没敢动手。

18日早上6点多,赵理君亲自带着李阿大、过得诚、施芸之等前往,汽车停在亚尔培路、马斯南路转角处。赵自己坐在汽车上,李阿大、过得诚等四人分散等候在中研院附近。

约8时左右,当杨杏佛带着长子杨小佛走到院中准备登车时,特务们便走近门前准备动手。但杨上车后又走了下来,特务们以为杨已发觉,正想冲入时,杨领着儿子上了另一辆汽车。当汽车驶出大门时,四支手枪同时朝着车内射击。

杨杏佛听到枪声,便知是冲他而来。生死关头,他立即用身体保护儿子。特务们连开十几枪只将杨和司机打死,小佛仅腿部中了一弹而幸免于难。

凶犯们见已成功,便奔向停在附近已发动的汽车。过得诚慌乱中跑错了方向,等折回来再追时,车已离得很远。赵理君一看他还差好几丈,而这时法租界警笛狂鸣,便顾不得再停车等候,又怕他被捕后泄漏机密,立刻向他开了一枪,便开车逃遁。凶手过得诚受伤后被闻声追来的巡捕抓获。巡捕立刻将其与杨氏父子一同送往广慈医院抢救,杨杏佛不久便因无法救治而逝世。


四、小佛回忆

亲睹了父亲遇难的杨小佛先生当时只有15岁,多年以后,那悲惨的一幕仍历历在目:“那是个星期天,父亲和往常一样,带着我乘坐纳喜牌篷车外出。

刚驶出中央研究院大门,拟向北转入亚尔培路时,只见路边冲出4个持枪大汉,立在汽车四角射击。司机胸部连中两弹,打开车门夺路逃命。父亲听到枪声,立即伏在我的身上……终于,父亲倒在了血泊之中,气绝身亡,而我仅右腿部受了点轻伤。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杨杏佛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名人传记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及历史人物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后妃:孝静成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孝静成皇后简介孝静成皇后(1812年6月19日-1855年8月21日),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追封三等承恩公花良阿之女,清文宗咸丰帝养母,议政王、和硕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生母。先祖在清朝开国之初入满洲正蓝旗,去世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咸丰帝即位之后,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寿康宫,遵照皇

  • 夏鼐:旷世的考古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鼐简介夏鼐(nài)(1910年2月7号—1985年6月19号),原名作铭,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夏鼐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夏鼐也是中国科

  • 明初诗文三大家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我国明朝建国初期的三位文人:宋濂、刘基、高启,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被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著有《宋学士文集》。刘基的作品被后人合编为《诚意伯文集》 。高启为所著诗歌自编《缶鸣集》,后人据其遗篇编为《高太史大全集》。一、宋濂1、生平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

  • 历史上真正最长寿的人:李庆远活了256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庆远简介李庆远(又名李清云)是中国近代最长寿的人。生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卒于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终年256岁。他在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200岁时,仍常去各地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

  • 孙耀庭:中国最后一名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耀庭简介孙耀庭(1902年11月30日—1996年),天津市静海区西双塘村人,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小名留金,公元1916年净身为封建王朝太监。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于1988年被改编为电影。家庭出身孙耀庭出身于天津市静海区一个贫农的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个弟兄,孙耀庭是老二。他出生时,合家只

  • 晚清太监安德海之死:恃宠而骄终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德海简介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直隶南皮(河北省南皮县)人。他在八九岁时净身,进宫后在咸丰帝身边为御前太监。由于安德海聪明伶俐,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好感。咸丰死后安德海立下大功成为慈禧心腹。同治八年,他奉慈禧之命,到江南采办服饰,走到山东地方,被巡抚丁宝桢擒获处决

  • 清末两大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稍微看过清朝历史的人都会有疑惑,为何安德海和李莲英这两个宦官能够在清朝呼风唤雨呢?他们两人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吗?据悉,他们一个过分张狂一个小心谨慎!李莲英,原名李进喜【1848年-1911年】,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祖籍山东齐河。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

  • 中国铁路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世纪的大清,铁路被清人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而如今,“国民经济命脉”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构建完毕,从“龙号”机车到商业运行时速达到350公里/小时的CR400A/B高速动车组列车,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百年巨变。一、第一条

  • 中国出租车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出租车,供人临时雇佣的汽车,多按里程或时间收费,也叫出租车。台湾称作“计程车”,广东及港澳地区称为“的士”,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一带则称为“德士”。出租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香港和广东地区较早出现。一、服务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租车并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乘坐的。当年,出租车专门负责接待来穗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与

  • 中国古代的“胡人”都包括哪些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胡人?华夏以外的民族,全部称“胡人”。胡人原指戈壁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胡”是北亚民族语言中“人”的意思。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匈奴则自称为胡。后来胡人一词则被用来作为戈壁以北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的泛称。都有哪些民族被称为胡人?先秦时期中国将北方游牧部族称为北狄,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