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杀过哪些功臣 真的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李世民杀过哪些功臣 真的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32 更新时间:2024/2/4 14:55:41

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建凌烟阁,命阎立本做二十四功臣像,以纪念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又开创贞观之治的文臣武将。

李世民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对这些开国功臣向来是善待有加的,但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六的张亮和第十七的侯君集却被李世民处死了,原因并不是所谓的“飞鸟尽良弓藏”。

大家都知道,侯君集是真的参与了谋反,无需过多解释。然而张亮就有点冤了。张亮原本是个农民,隋末投了瓦岗军,后又跟随徐世勣投了唐。

但张亮这个人有个两个特长很有意思,一就是喜欢告密,他曾经向李密告发谋反者从而受到了重用,上文说过他还告发侯君集造反过;二就是他喜欢逃跑,去不了的地方就逃跑,打不过的仗就逃跑。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张亮因为有从龙之功,迅速地踏上仕途升迁的“快车道”,在此后的20年间,先后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大都督长史、工部尚书、洛州都督、刑部尚书等职,封郧国公。

张亮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16位,位次比侯君集、程知节(程咬金)、李勣(徐茂公)、秦琼(秦叔宝)都要高,由此可见其在唐太宗心目中的地位。

在张亮的军事生涯中,能称得上战果辉煌的,唯有对高句丽的建安之战(645年)。此战中,张亮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竟然反败为胜、大破敌军,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军事奇迹。

然而就在建安之战后次年,这位备受太宗信赖的大功臣,便遭人诬陷,稀里糊涂地便成了刀下冤魂。

原来,在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陕州人常玄德向朝廷上书告变,声称张亮豢养勇武善战的义儿500名,有谋反的嫌疑。唐太宗此时正是卧病在床、疑神疑鬼之际,见到密信后怒不可遏,张亮当然不肯承认,连称自己是被人诬陷。

但不知道李世民是对张亮早有猜忌,还是被烧坏了脑子,竟然不经审讯,便要处死张亮。

朝臣慑于皇帝的威严,要么缄口不言,要么随声附和,唯有将作少监李道裕认为张亮谋反证据不足,不应该草草地判处死刑。

可盛怒中的李世民怎么肯听从一个小官的意见,所以张亮还是很快被杀,家产随即也被抄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炎是如何逼迫曹奂让出帝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咸熙二年(265)四月,司马昭中风而亡,他的儿子,三十一岁的司马炎继承了父亲的丞相职位和晋王的封号,同时还获得了司马家族对曹魏朝廷的控制权。这时曹氏家族创建的魏国,已经完全被司马家族掌握,就像当年曹操掌控汉室江山一样。据说司马炎的头发长得垂到地上,而普通人能留到腰际也就很不错了;而且他站立的时候,不

  •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为什么被活活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很多权臣,但权臣无非两种:第一种韬光养晦羽翼渐丰谋反篡权;第二种顾忌君臣礼法难以逾越心中障碍。王敦就属于第二种,他一生都摇摆于权臣和皇帝两者之间。这位敢囚开国君王并将皇帝气死的权臣,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呢?他那欲壑难填的一生又都有哪些事迹?王敦字处仲,琅邪临沂人。为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出身琅

  • 秦琼为什么排凌烟阁最后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很多帝王都会给予自己的功臣的排行榜,似乎也就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传扬功臣们的功绩,同时也能够让功臣们的功绩让后代子孙能够铭记。其实在刘邦大封群臣的时候,也就有了谁的功劳高低的区别,毕竟如果不能够明确这样的事情,也就不能给予这些人一个准确的依据了,这个时候的刘邦就说过这样的话,那就是萧何的功劳最

  • 《一代名相陈廷敬》:仕途平淡的陈壮履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让我们看到波橘云诡的朝廷变动,也让我们领略封建王朝里清官爱民,明君爱国的大格局。科举是封建王朝里最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方式,科举舞弊却是官官相护的衍化物。剧中陈廷敬的儿子陈壮履就被诬陷科举舞弊,虽然最后获得清白,但对仕途到底产生了影响。历史上的他,比电视剧多了一点淡然,致力于自

  • 《一代名相陈廷敬》:皇贵妃佟佳氏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虽然说的是康熙年间的朝堂格局,但也涉及到后宫嫔妃。剧中最先出场的是孝庄皇太后和皇贵妃佟佳氏,前者是清朝奠定国本的太后,后者也是康熙生命里宠爱的女人。剧中的皇贵妃佟佳氏显然是中年康熙最得力的后宫嫔妃,她的历史原型更不简单。历史上的佟佳氏,不仅是康熙生前首位贵妃和皇贵妃,她也是康

  • 《一代名相陈廷敬》:权臣明珠到底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一代名相陈廷敬》这部剧中,明珠可以说是头号反派了,他在朝中广结党羽,呼风唤雨,就连索额图都在他手里吃过几次暗亏。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语形容纳兰明珠,那一定是“笑面虎”。明珠此人看起来非常好说话,是个大好人,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的权臣,在他眼中,儿子的婚姻都是可以当作政治筹码的。本剧

  • 收复台湾的姚启圣最后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收复台湾是康熙执政时期的一大政绩,这位“真的想要再活五百年”的千古一帝,任用施琅为大将,在台湾冲锋陷阵,一举收复脱离大陆几十年的台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建立了不世之功,后世谈起收复台湾的功绩,一般都先归功于康熙决策的正确,然后就是施琅武功的强大,甚至国产的第一艘航母就有网友建议取名叫施琅号

  • 康熙年间重用了那几位汉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统一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也就是现在的满族,所以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而清朝因为特殊的民族原因,也对于当时的汉臣十分排斥,朝中的一些重要的官职,都是由女真族本族人担任,对于汉族人还是有一定的防备之心,但是康熙年间,却

  • 清朝著名汉臣们的处境、结局各自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满清夺取政权后,广大汉臣的处境非常尴尬。不管是前朝的汉臣,还是新晋的汉臣,都面对着民间舆论的强烈指责。相信他们的内心也饱受煎熬。为异族政权效力,统治本族人民,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道统上,都让人难以接受。很多明朝大臣宁死不降,壮烈殉国。一些最终投降的汉臣,如洪承畴、吴三桂等人虽然为清朝的开国做了不小的

  • 周培公是谁 周培公为何成为康熙十大重臣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十岁那年,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周培公母亲孙氏为丈夫殉节而死。孤苦无依的周培公四处漂泊,幸得一权贵帮助成为一名小吏。后来,权贵到京城发展,周培公也跟着到了京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春天。周培公才华出众,清高而又落魄。康熙觉得他有才华,又不愿依附权贵,将其重用。周培公也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