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事变成功后李世民为什么杀光太子后人?

玄武门事变成功后李世民为什么杀光太子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80 更新时间:2024/2/4 19:03:39

当年,李建成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建成决定入皇宫,和李世民对质。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

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

之后,尉迟敬德身披铠甲“保护”唐高祖李渊,将事情经过上奏。3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太子和齐王虽然已经被除掉了,但是他们的十个儿子还在。这对于李世民而言,就意味着残存的政治异己势力还在、一种潜在的复仇力量还在!

问题倒不是担心这十个年少和年幼的侄子长大后会揭竿而起替他们父亲报仇,而是谁也不敢保证,将来不会有心怀叵测之人利用他们的仇恨、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兴风作浪。

所以,既然这场弑兄、杀弟、逼父的流血政变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么李世民只能按照它本身的惯性,把它进一步推向那个无可避免的逻辑终点——屠侄!

所以,一旦历史选择了玄武门之变,一旦命运之神钟情于李世民,那么太子和齐王的十个儿子就注定在劫难逃!

六月四日这一天午后,秦王府的两队飞骑奉命冲进东宫和齐王府,这时,李唐皇族的这些金枝玉叶立刻发出了恐惧而绝望的哭嚎。那十个年轻和年幼的亲王还未及从丧父的巨大哀痛中摆脱出来,死神便已伸出冰冷的白爪轻而易举地攫住了他们。

杀完太子和齐王的儿子们,秦王的部将还想杀光他们左右亲信百余人、籍没他们的财产。尉迟敬德竭力反对,他说:“一切罪恶,只在两个元凶!既然已经诛杀,就不能再扩大打击面,这样无法使人心安定。”李世民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屠杀行动才宣告中止。

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是: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是: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

这就是他们留在历史上的全部信息。虽然他们的年龄不详,可我们知道,李建成死时三十八岁,李元吉死时二十四岁,所以,他们的儿子能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最大的估计也不过弱冠之年,最小的很可能仅仅在蹒跚学步。

他以无与伦比的胆识魄力,扭转了乾坤,取得了政变的成功,而且以高明的政治手腕和安抚人心的宽大政策,消除了暴力夺权后可能产生的政局动荡,从而顺利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储君之位!

虽然李世民弑兄、杀弟、逼父、屠侄的手段极其残暴,但他还是为世人缔造了一个朗朗乾坤。玄武门之变为他带来的罪恶感有多深,他开创贞观的动力就有多强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杀过哪些功臣 真的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建凌烟阁,命阎立本做二十四功臣像,以纪念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又开创贞观之治的文臣武将。李世民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对这些开国功臣向来是善待有加的,但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六的张亮和第十七的侯君集却被李世民处死了,原因并不是所谓的“飞鸟尽良弓藏”。大家都知道,侯君集是真的参

  • 司马炎是如何逼迫曹奂让出帝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咸熙二年(265)四月,司马昭中风而亡,他的儿子,三十一岁的司马炎继承了父亲的丞相职位和晋王的封号,同时还获得了司马家族对曹魏朝廷的控制权。这时曹氏家族创建的魏国,已经完全被司马家族掌握,就像当年曹操掌控汉室江山一样。据说司马炎的头发长得垂到地上,而普通人能留到腰际也就很不错了;而且他站立的时候,不

  •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为什么被活活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很多权臣,但权臣无非两种:第一种韬光养晦羽翼渐丰谋反篡权;第二种顾忌君臣礼法难以逾越心中障碍。王敦就属于第二种,他一生都摇摆于权臣和皇帝两者之间。这位敢囚开国君王并将皇帝气死的权臣,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呢?他那欲壑难填的一生又都有哪些事迹?王敦字处仲,琅邪临沂人。为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出身琅

  • 秦琼为什么排凌烟阁最后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很多帝王都会给予自己的功臣的排行榜,似乎也就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传扬功臣们的功绩,同时也能够让功臣们的功绩让后代子孙能够铭记。其实在刘邦大封群臣的时候,也就有了谁的功劳高低的区别,毕竟如果不能够明确这样的事情,也就不能给予这些人一个准确的依据了,这个时候的刘邦就说过这样的话,那就是萧何的功劳最

  • 《一代名相陈廷敬》:仕途平淡的陈壮履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让我们看到波橘云诡的朝廷变动,也让我们领略封建王朝里清官爱民,明君爱国的大格局。科举是封建王朝里最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方式,科举舞弊却是官官相护的衍化物。剧中陈廷敬的儿子陈壮履就被诬陷科举舞弊,虽然最后获得清白,但对仕途到底产生了影响。历史上的他,比电视剧多了一点淡然,致力于自

  • 《一代名相陈廷敬》:皇贵妃佟佳氏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虽然说的是康熙年间的朝堂格局,但也涉及到后宫嫔妃。剧中最先出场的是孝庄皇太后和皇贵妃佟佳氏,前者是清朝奠定国本的太后,后者也是康熙生命里宠爱的女人。剧中的皇贵妃佟佳氏显然是中年康熙最得力的后宫嫔妃,她的历史原型更不简单。历史上的佟佳氏,不仅是康熙生前首位贵妃和皇贵妃,她也是康

  • 《一代名相陈廷敬》:权臣明珠到底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一代名相陈廷敬》这部剧中,明珠可以说是头号反派了,他在朝中广结党羽,呼风唤雨,就连索额图都在他手里吃过几次暗亏。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语形容纳兰明珠,那一定是“笑面虎”。明珠此人看起来非常好说话,是个大好人,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的权臣,在他眼中,儿子的婚姻都是可以当作政治筹码的。本剧

  • 收复台湾的姚启圣最后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收复台湾是康熙执政时期的一大政绩,这位“真的想要再活五百年”的千古一帝,任用施琅为大将,在台湾冲锋陷阵,一举收复脱离大陆几十年的台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建立了不世之功,后世谈起收复台湾的功绩,一般都先归功于康熙决策的正确,然后就是施琅武功的强大,甚至国产的第一艘航母就有网友建议取名叫施琅号

  • 康熙年间重用了那几位汉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统一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也就是现在的满族,所以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而清朝因为特殊的民族原因,也对于当时的汉臣十分排斥,朝中的一些重要的官职,都是由女真族本族人担任,对于汉族人还是有一定的防备之心,但是康熙年间,却

  • 清朝著名汉臣们的处境、结局各自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满清夺取政权后,广大汉臣的处境非常尴尬。不管是前朝的汉臣,还是新晋的汉臣,都面对着民间舆论的强烈指责。相信他们的内心也饱受煎熬。为异族政权效力,统治本族人民,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道统上,都让人难以接受。很多明朝大臣宁死不降,壮烈殉国。一些最终投降的汉臣,如洪承畴、吴三桂等人虽然为清朝的开国做了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