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鉴真东渡日本用了多长时间成功失败了几次

鉴真东渡日本用了多长时间成功失败了几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3/12/20 1:11:41

唐朝时候,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如果想要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风险极大,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有一位法号叫鉴真的得道高僧,为了传播佛法,历尽艰难险阻,去到日本开创了佛教的律宗。

鉴真生于武则天时期,是扬州人。他少年时代进入寺庙当和尚,学习佛教南山律宗的知识。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宗派,鉴真踏踏实实地学到了很多修持戒律方面的知识。除了研究佛法,他还努力学习建筑、绘画和医学,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僧人。

那时,日本有很多人仰慕唐朝的先进化,纷纷来到唐朝学习和通商。有一次,来了两个日本和尚,想邀请一位有名望的中国僧人到日本去传播佛法。他们打听到扬州的鉴真大师精通佛理、德高望重,便去拜访他。

这时,鉴真已经年过半百,他被两位僧人的恳切言辞打动了。但是,当他征询弟子们的意见时,这些年轻的和尚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有一位弟子说:“去日本路途遥远,风急浪大,很多人都在半路送了性命。您年事已高,对这件事还是请多加考虑啊!”鉴真沉吟了一会儿,坚定地说:“僧人应当以弘扬佛法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如果你们不随我一起去的话,我就自己前往。”众人听了,十分感动,当场有一二十人表示愿意一同前往日本。

可是,当时的朝廷严禁私自出海,鉴真只能在扬州偷偷制造海船。后来,由于一名僧人的诬告,鉴真的海船被官府没收。第一次东渡失败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出海,不是遇到大风,就是被官府阻挠,东渡始终没有成功。

鉴真没有气馁,继续筹划第五次航行。这一次他们刚入海,就遇到狂风巨浪。海船被颠簸得上下起伏,左摇右晃,最后失去了控制,只能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泊。船上一行人缺少可以喝的淡水,奄奄一息。过了半个月,海船漂到了海南岛。鉴真等人被当地人救上岸去。他们在海南岛修建寺庙,讲授佛法,受到人们的欢迎。

不过,鉴真一直没有忘记东渡日本的初衷。一年以后,他决定返回扬州,再次计划前往日本。这时,他的身体渐渐衰弱下去,视力变得模糊起来。他最得力的弟子也因为积劳成疾离开人世。那两位盛情邀请他去日本的和尚,一个也已去世,另一个离开了他。这些变故丝毫没有动摇鉴真的决心,他依然寻找机会航。

终于,机会来了。753年,日本政府派“遣唐使”到中国。他们听说了鉴真的事迹,专门到扬州邀请鉴真跟随他们一起回国。朝廷依然不同意鉴真赴日本。鉴真只能悄悄上船,在日本大使的帮助下躲过了唐朝官员的搜查。这一次,他们在海上航行了四十多天,终于抵达了日本。

日本天皇听说唐朝的高僧历经九死一生来到日本,大为感动,举办了隆重的仪式来欢迎他,并让他负责统领日本的佛教事务。鉴真在天皇的支持下,开创了日本律宗,建立了正式的戒律制度。公元763年,鉴真在日本圆寂。他的弟子为他雕刻塑像,流传至今。

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用了十二年,经历五次失败,第六次才获得成功。这体现了他为了理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鉴真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流传,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杰出人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颜真卿书法怎么样颜真卿字如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郭子仪为什么功高不自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独任朔方无限功”“郭相谋深古来少”。这是杜甫题为《洗兵马》中的两句诗。“郭相”指郭子仪。杜甫是在赞扬当时担任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的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绩。郭子仪是唐朝名将。他一生经历了七朝皇帝执政,在四朝为

  • 遣唐使是什么遣唐使晁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法律完备,实行对外开放的友好政策,对许多国家都有巨大吸引力。日本曾经多次派遣优秀人才组成遣唐使团,来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晁(cháo)衡就是一名杰出的遣唐使。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出身日本大和国(今日本奈良县)中等贵族家庭。他从小聪明勤奋好学,仰慕中国唐朝文化,

  •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京城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特大谋杀案力主对藩镇用兵的大唐宰相武元衡被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的刺客暗杀了。此时,白居易在长安任左赞善大夫。向来心忧国事的他义愤填膺,当即向宪宗上疏,请求急捕凶犯,以肃法纪。但朝廷权贵们却恼恨白居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强加给他“越职

  • 唐朝怎么出现潘镇割据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中期,为了防御边疆少数民族的进犯,唐玄宗在地方上设置了大量的军镇,并任命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这些军镇的正式名称是“藩镇”。“藩”,就是保卫之意。藩镇的节度使拥有非常大的权力。渐渐地,他们不但不听唐朝廷的号令,而且反过来对抗朝廷。安禄山的叛变

  • 牛李党争的历史背景危害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末期,宦官专权把持朝政,朝臣们只能靠攀附宦官来求得官运亨通。这些依附宦官的朝臣分为两派,争斗不息,史书称为“牛李党争”。所谓“牛李党争”,就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

  • 甘露之变的历史经过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以后,宦官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从唐德宗开始,皇宫的禁军卫队由宦官统领。唐宪宗、唐敬宗两代皇帝均为宦官所杀。唐文宗即位,他虽然也是由宦官王守澄拥立的,但他非常痛恨宦官专政,因此决心要铲除宦官势力。要对付宦官,就必须依赖朝臣的力量。当时,宰相李训和御史郑注迎合文宗的心意,与他密谋诛灭宦官。李训和郑

  • 万寿公主是谁万寿公主的情感婚姻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拥有无比尊贵的地位,从小过着富裕的生活。不过,也正因为她们的身份过于高贵,所以一般的男子也不敢迎娶她们,生怕在生活中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唐宣宗的大女儿万寿公主的婚姻,表面看起来风光,实际却不尽如人意。848年,万寿公主到了出嫁年龄,唐宣宗寻思为她招一位如意郎君。宰相白敏中知道

  • 唐朝灭亡到导火线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影响唐朝半壁江山的黄巢起义发生之前,整个社会都几近分崩离析,各藩镇相继起兵自立,无法谋生的民众也揭竿而起。在岭南地区,有一群镇守边疆的士兵,因渴望返回长久离开的故土发动了一场兵变,竟然酿成了长达17个月的波及中国东南的大灾难。这就是“桂林之乱”。“桂林之乱&rd

  • 唐昭宗为什么是傀儡皇帝 唐昭宗最后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这是唐昭宗李晔(yè)《咏雷》中的诗句。他在愤愤不平地责怪天上的雷公,为什么只知道劈牛、劈树,不诛杀凶恶之徒。唐昭宗还写过一首《菩萨蛮》,最后两句是:“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大内,是皇帝居住的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