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太后的故事慈禧太后的陪葬品有哪些

慈禧太后的故事慈禧太后的陪葬品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3/12/22 23:09:47

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是最为有影响力的后妃之一,关于慈禧太后的历史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慈禧太后的陵墓里都有哪些陪葬品?

1835年11月29日,也就是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镶蓝旗里出生一个女婴,她就是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叶赫那拉——后来的慈禧太后。1851年咸丰皇帝诏选秀女,第二年那拉氏被选入宫,封为兰贵人。1854年又被封为懿嫔,两年后她为咸丰帝生下了皇长子载淳,从而晋封为懿妃。1857年,她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被封为懿贵妃,从此她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咸丰帝的皇后钮钴禄氏。

由于得到咸丰帝的宠幸,慈禧太后开始干预朝廷政事。咸丰皇帝死后,她夺得太后的权位,与钮钴禄氏平起平坐。这也标志着继唐代武则天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之后,又有一位女性开始操纵中国的命运。

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慈禧太后一面在外国势力和国内的统治阶级之间周旋,一面充分享受着“皇太后”的优裕生活,奢侈腐朽、唯利是图。不仅如此,她还两次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陵墓——菩陀峪定东陵。

她死后,陪葬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据大太监李莲英等所著《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太后入棺前,棺底先铺上1层珍珠和3层金丝串珠绣花锦褥,棺头放满翠碧透、筋络自然天成的翠玉荷叶,棺尾则是一朵粉红色碧金大莲花。

慈禧太后头戴珍珠串成的凤冠,身着通贯金线串珠彩绣袍褂。衾被上有用珍珠制成的一朵硕大的牡丹花,手上戴的手镯则由钻石镶嵌的一大朵菊花和六朵小梅花连贯而成。尸身旁放置有白玉、翡翠、红宝石、金雕佛像各27尊。脚下左右两边各放翡翠西瓜一个、翡翠白菜2棵、翡翠丝瓜2个,还有宝石制成的枣、杏、桃、李200多枚。她的尸身右侧放置一株玉雕红珊瑚树,上绕一颗青根绿叶红果的玉蟠桃,树顶处则是一只翠鸟。

尸身左侧放着1枝玉石莲花和3节白玉石藕,藕上有天然生成的灰色“泥污”,藕节上长着绿色的荷叶,上面开着粉红色莲花。棺内还有玉石十八罗汉、玉石骏马等700多种珍宝。为填补空隙,棺内还倒入了红、蓝宝石2200多块和4升珍珠。慈禧太后口中含有一颗巨大的夜明珠,当它被分成两块时,透明无光,合拢成为一个圆珠后,则能射出一道绿色寒光,在晚上的亮度可使人在百步之内看清慈禧太后的头发。

由此可见,慈禧太后不仅生前穷奢极欲,死后也要躺在成堆的金银珠宝之中。从1879年慈禧太后墓完工到地宫最后封闭,共用时30余年,其间还陆续向地宫内放置了各种金玉祭品、珍奇瑰宝1000余种。据估计,慈禧太后的随葬品约值白银上亿两。然而稀世珍宝给她带来的并不是永恒的安宁,而是横尸荒冢之祸。

1928年7月,大军阀孙殿英盗掘了慈禧太后的陵墓,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盗陵窃宝案。1928年夏,孙殿英率军驻扎在蓟县马仲桥,此地与清东陵仅一山之隔。这个军阀头子早就听说这两座清朝鼎盛时期的陵墓中藏有许多无价之宝。7月,东北军一名土匪出身的团长马福田开枪打死奉军军官,趁队伍调防之机拉出一支人马,直奔东陵旁的马兰峪,准备挖坟盗宝。

孙殿英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以“剿匪”的名义,派第8师师长谭温江带兵连夜出击,赶走马福田,并以检查武器、搜索敌人为名直奔陵区。他们四处张贴告示,说部队要在东陵搞军事演习,然后在陵区内安营扎寨,设置了许多岗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一场震惊中外的所谓的“军事演习”就开始了。

谭温江率领两个旅的士兵开进了菩陀峪定东陵的宫门。隆恩殿、东西配殿的64根金龙盘玉柱,不幸成为最先遭劫的艺术珍品。匪兵们从一个建陵老人口中得知地宫入口的位置后进入了古洞门,然后在15米长的青砖券尽头的“金刚墙”地面处,炸开一个洞口进入地宫。闯过地宫最后一道堂券——“金券”,券顶及四壁均为汉白玉石,室内正中摆放着“宝床”,它是一个汉白玉座,慈禧太后的棺椁就摆放在宝床上面。

匪兵们小心翼翼地把五面斗形的棺盖撬开,棺内放射出一片奇光异彩,慈禧太后如熟睡一般,只是脸一见空气就变黑了。棺内除慈禧太后的尸体外,全部都是奇珍异宝。匪徒们为了取宝方便,把慈禧太后的尸体扔到棺外。掀翻棺椁后,匪兵们发现底下有一眼井。

传说这是一口神秘的“不竭不溢”的“金眼古井”,建陵时即取中了这口井的风水“穴位”,慈禧太后亲手将她手腕上戴的珍珠手串投入井中点“穴”。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机建造的藏满奇珍异宝的地下宫殿,却变成了大军阀孙殿英的宝库。

盗宝事件发生后,中外震惊。孙殿英为了不惹出祸患,将其中的精品分别孝敬给国民党的要员。他将慈禧太后墓中的翡翠西瓜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太后口含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朝鞋上的宝石送给了孔祥熙,连蒋介石也得到了许多好处。尽管清廷的遗老遗少们要求严惩首犯孙殿英,但因他手握重兵,南京当局并不想得罪他。这场轰动一时的盗陵窃宝案只能不了了之,而落入孙殿英手中的那部分财宝也自此下落不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广州大屠杀事件介绍 广州大屠杀历史原因过程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清朝发生的屠杀事件并不少,而且载入史册的屠杀事件,有多起屠杀人数超过十万!其中广州大屠杀事件在历史记载中是惨不忍睹,本文将为你介绍广州大屠杀事件起因,事件经过和结果,历史上对广州大屠杀的评价又是怎样的?广州大屠杀事件介绍:广州大屠杀,又称庚寅之劫、杀人十八甫、填尸体六脉渠, 指1650年(清顺治七

  • 乾隆与纪晓岚是什么关系 乾隆与纪晓岚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三难纪晓岚第一难纪晓岚是乾隆的近臣,性坦率,好滑稽,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他博闻强识,很受时人的推重。一次,他陪乾隆皇帝到了杭州城,路过一家杂货店。乾隆见门前高挂着一块黑漆嵌金字的招牌,佯作不知地问:“这是什么?”他想作难一下纪晓岚——因为纪晓岚如果直接回答说是招牌,那等于认为堂堂天子连招牌都不

  • 谁埋葬了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政府为组建北洋水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军事武器设备方面也尽量做到最好。但是为什么在当时那种极受重视的情况下,北洋水师会全军覆没呢?到底是谁埋葬了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基本信息介绍: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

  • 施琅背叛了明朝吗施琅是叛徒还是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施琅背叛了明朝难道不是叛徒吗?他收复了台湾,推进了统一中国的步伐,怎么不是爱国的功臣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真的历史情况吧!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郑成功

  • 袁崇焕简介袁崇焕生平故事介绍袁崇焕被杀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让我们一起走近历史,了解袁崇焕的生平故事,探寻袁崇焕被杀之谜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袁崇焕简介: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

  • 李莲英死亡之谜:慈禧宠臣李莲英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为中意的一名宦官,慈禧太后的这位宠臣李莲英是怎么死的呢?李莲英,汉族,1848年出生,原名李进喜,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

  • 郑成功简介郑成功生平故事介绍郑成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让我们一起了解郑成功的生平故事,探寻郑成功真正死因是什么?郑成功简介: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名森,表字明俨、大木,幼名福松,为东宁王朝的开国君王。郑成功原为中国南明政权的大将军,因蒙南明绍宗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郑赐姓”、“郑国姓”、“朱成功”,又

  • 陈圆圆简介陈圆圆生平故事介绍陈圆圆最终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才艺双绝的陈圆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让我们了解一下陈圆圆的生平故事,探寻陈圆圆的最终结局到底是什么?陈圆圆简介: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 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

  • 年羹尧简介年羹尧生平故事介绍年羹尧为什么被雍正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雍正年间年羹尧权势滔天,跟雍正私下关系也很好,为什么到了最后年羹尧会被雍正赐死,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年羹尧的生平故事探寻年羹尧被雍正赐死的原因。年羹尧简介: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

  • 和坤简介和坤生平故事和坤为什么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和坤的生平故事,探寻和坤为什么会那么受宠?和坤简介: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