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谦简介于谦生平故事介绍于谦是怎么死的

于谦简介于谦生平故事介绍于谦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09 更新时间:2024/2/11 10:25:25

于谦被杀之谜至今未解,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于谦的生平故事,探寻于谦究竟是怎么死的,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于谦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于谦生平故事介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于谦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今浙江杭州祠堂巷)。祖居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太祖于伯汉先居山西后迁至苏州,高祖于夔仕元为官。于谦的曾祖父于九思任杭州路大总管,遂迁居杭州钱塘县太平里,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祖父于文明洪武年间任工部主事,父亲于彦昭隐居家乡钱塘不仕。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七岁时,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八岁时,他穿着红色衣服,骑马玩耍。邻家老者觉得很有趣,戏弄他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应声而答:"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下联不仅工整,而且还显露出他非同寻常的气势。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考取辛丑科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到有不痛快的事,总是拍着胸脯感叹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哪里!"他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又始终不赞成讲和,虽然上皇因此能够回来,但上皇并不满意。徐珵因为提出迁都南京,受到于谦斥责。这时把名字改为有贞,比较容易得到提升进用,经常咬牙切齿地恨于谦。

石亨本来因为违犯了军法被削职,是于谦请求明代宗宽恕了他,让他总理十营兵,但因为害怕于谦不敢放肆,也不喜欢于谦。德胜门一仗的胜利,石亨的功劳并不比于谦大,而得到世袭侯爵,内心有愧,于是上书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明代宗下诏让他到京师,于谦推辞,明代宗不准。于谦说:"国家多事的时候,臣子在道义上不应该顾及个人的恩德。

而且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他举荐一位隐士,提拔一个兵卒,以补益军队国家,而只是推荐了我的儿子,这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我对于军功,极力杜绝侥幸,绝对不敢用儿子来滥领功劳。"石亨更是又愧又恨。都督张辄因为征苗时不守律令,被于谦弹劾,和内侍曹吉祥等都一向恨于谦。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大举南犯,于谦运筹帷幄,捍卫了明朝,立下了盖世功勋。而后于谦大力改革军制,受到景帝重用。但同时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嫉妒,最后被诬陷入狱,于景泰八年(1457年)被处死。一代名臣于谦突遭横祸,成为千古奇案。

于谦是怎么死的?

此事还得从明英宗时说起。史载,英宗正统十四年,年仅23岁的英宗不听劝阻,受自己佞臣王振的唆使,下令自己御弟郕王朱祁钰驻扎京师,自己亲自点精兵50万挥师北上,迎战蒙古瓦剌部,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擒。古语说得好: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可是此时此刻,英宗已成异邦阶下囚,皇太子尚年幼无知,也先部落随时都可能兵临北京城,这怎能让大臣们不忧心如焚呢?

当年九月,在大臣们的拥戴下,郕王登基,是为景泰帝。可虽然这样,依然无法平定民心,英宗带领的50万精兵已全军覆没,京城仅余不足10万的兵力,且都是羸弱之卒。一些贪图享受、贪生怕死的大臣这时候煽动王公贵族向南逃,侍讲徐珵甚至公开地散布谣言,声称天降灾祸,唯有南逃才可以消灾免祸。

大臣们不停争吵,景泰帝无所适从。就在这时候,新任兵部尚书于谦再次站出来,厉声喝道:“凡倡议南迁者,立斩不饶!”翌年,也先惨败,向明朝请和。因此,在瓦剌过了一年游牧生活的英宗被迎回北京,被迫接受“太上皇”的尊号,住到了南宫。

景泰八年一月,皇帝突然身染重病,卧床不起,这便为新年的宫廷罩上了一层阴云。景泰帝废了英宗皇储,立自己儿子为太子,不料未满一年,他唯一的儿子却死了。从这时起,皇储之位始终未定,这理所当然地成为宫廷阴谋活动的极好温床。

就在正月十六夜里,武清侯石亨、太监曹吉祥、都御史徐有贞等趁皇帝卧病休养、朝廷内外人心浮动之机,把做梦都想复辟的“太上皇”朱祁镇迎回了金銮大殿,而朱祁钰在其兄复位的欢庆声中撒手人寰。

英宗复位后,徐有贞、石亨等少不了加官晋爵。他们大权在握,就着手下一步的行动:陷害忠良,排除异己,首当其冲的就是于谦和王文。石亨始终嫉恨景泰帝让于谦做兵部尚书,再加上北京保卫战中于谦明智地否决了自己拥城固守的方案,石亨对此耿耿于怀。而那徐有贞正是那时候散布谣言、鼓吹南逃的徐珵。

石亨、徐有贞等捏造王文、于谦“逢迎景泰篡位”,并且声称于、王二人看到景泰帝一病不起,就阴谋迎立襄王。英宗对那两个奸臣毫不怀疑,所以命石亨和他的党羽都御史萧维桢主持会审。

萧维桢、石亨对王文、于谦进行严刑拷问,逼迫其承认一切罪行。王文对其无耻行径非常气愤,厉声质问道:“召迎亲王必须有金牌,派人也要有马牌才行,现在这两样东西在哪里?”问得那两个奸臣无言以对。于谦冷笑着对王文说道:“你无需费口舌了,这是他们的诡计,目的就是置你我于死地,辩解也是徒劳。”

一连审了几天,于、王二人依然不招供。石亨等人又缺乏证据,只好以于谦和王文阴谋迎立外藩为名,请求凌迟处死这二人。明英宗念及于谦的功劳,不太情愿地签发了处死王文、于谦的旨令,但是,他把凌迟改为斩首。几天后,王文、于谦慷慨就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基简介刘基生平故事介绍刘基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基是怎么死的,谁才是真正的凶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刘基的生平故事历史资料探查历史的真相。刘基简介: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封诚

  • 沈万三简介沈万三生平故事介绍沈万三为什么富可敌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万三富可敌国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沈万三为什么富可敌国却是个难以解开的谜团。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沈万三的个人资料,生平故事,以及分析沈万三为什么会富可敌国!沈万三简介:沈万三(有说生于1286年,另有两说1330年和1328年;卒于1394年),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第)三

  • 朱元璋简介朱元璋生平故事介绍朱元璋为什么大肆诛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让他大肆诛杀有功之臣呢?让我们了解一下朱元璋的生平故事看看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的目的何在!朱元璋简介: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

  • 建文帝朱允炆简介建文帝生平故事介绍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历史中记载是扑朔迷离的,并没有确切交代。本文将为你介绍建文帝朱允炆的生平故事,带你了解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的结局究竟是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简介: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

  •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简介顺治帝生平故事顺治帝出家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为什么出家一直为世人所不解。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顺治帝的生平故事,探寻顺治帝的出家之谜!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简介: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

  •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简介生平经历介绍雍正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正帝是清朝统治时期很有名的一代君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清朝帝王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的生平经历个人资料介绍,一起探索雍正帝离奇死亡的秘密!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简介: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

  •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身世之谜乾隆帝简介乾隆帝生平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是清朝在位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任皇帝。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乾隆帝的生平经历和个人简介,探寻乾隆帝的身世之谜有哪些隐藏的秘密!乾隆帝身世之谜:看过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的人对书中的一个说法一定很好奇:乾隆帝是陈家洛之兄。其实,小说中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一定来历的。清末,上自官僚缙绅,下迄妇孺百姓,几

  • 威海海战历史简介威海海战爆发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威海海战是怎么回事?威海海战是什么时候爆发的?爆发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威海海战最终怎么样?本文来介绍下威海海战。威海海战简介威海卫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战役。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11月下旬,日军侵占旅顺(今属辽宁大连)后,其大本营鉴于渤海

  • 黄海海战历史简介黄海海战历史过程起因结果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黄海海战是怎么回事?黄海海战怎么爆发的?黄海海战的历史过程和结果是怎么样的?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来说说黄海海战。黄海海战简介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

  • 辛丑条约简介辛丑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是什么?辛丑条约的签订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辛丑条约简介《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美(美利坚合众国)、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德意志帝国)俄(俄罗斯帝国)日(日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