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后宫美女如云为什么还恋上李师师

宋徽宗后宫美女如云为什么还恋上李师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24 更新时间:2024/1/27 6:37:35

徽宗的好色是出了名的,这大概是从他老祖赵光义那儿遗传过来的。不过太宗虽然好色,毕竟有个限度,当时后宫里并没有几位嫔妃。徽宗究竟有多少女人呢?

宋徽宗是宋朝顶级的享乐型皇帝,兴趣爱好颇为广泛,可以这么说:除了该他干的治国安邦发政施仁之外,不着调儿的风流事儿没有他不痴迷的,不但痴迷,还样样儿都能做到极致。如果他只是个王爷,甚至是个大学士什么的,一定会千古流芳,可惜他错当了皇帝,不但葬送了自己,还葬送了半个大宋朝,最终落得遗臭万年,真是阴差阳错。类似的皇帝此前还有过一位,便是五代十国时期那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李煜

他的词作至今仍被视为“神品”,这是尽人皆知的事,还有些本事,现代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其项背。据说他曾亲手为心爱的小周后编织过一顶鎏金凤冠,金丝比头发丝还细。小周后见到凤冠,怎么也不敢相信,如此精美绝伦的艺术极品,竟然出自君王之手。张端义《贵耳集》载:有一次神宗到秘书省见到李煜的画像,对他的丰神秀韵大为叹赏。回到后宫,又梦见李煜前来拜谒,一觉醒来,儿子赵佶(即后来的徽宗)呱呱坠地。这也许是巧合,也许是附会,但徽宗“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咱就不得不信了。

爱好之一:石艺园艺

徽宗酷爱石艺园艺,“代表作品”就是那座比颐和园还要宏壮精巧的皇家园林艮岳。岳珂《桯史》说,徽宗打算修建艮岳,宦官们争相出主意。他这一喜欢不要紧,全国人都遭了殃,尤其是东南地区,不管谁家,只要有奇石异木,统统搬走没商量。这段历史即《水浒传》里所说的“花石纲”。为了徽宗这个雅好,不知多少人倾家荡产,甚至丢了性命,连方腊起义都是以此为导火索的。

《宋史·朱勔传》载,朱勔得到一块巨大的太湖石,以巨舰运载,役夫多达数千人,所经州县,遇水门拆水门、遇桥梁拆桥梁,甚至把城墙都敢凿开。此石运抵汴京后,徽宗大笔一挥,赐名为“神运昭功石”。宋人袁褧的《枫窗小牍》说徽宗在这块巨石旁种了两株桧树,还用金字题诗说:“撑拏天半分,连蜷虹两负。为栋复为梁,夹辅我皇构。”后人都说这简直就是为秦桧卖国、天下两分定的调子。

爱好之二:金石书画

徽宗精于工笔花鸟画,宋人邓椿《画继》称他“艺极于神”,政和初年所作的《筠庄纵鹤图》,画仙禽二十,“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凤跃龙之形,警露舞风之态。并立而不争,独行而不倚,各极其妙,而莫有同者焉。”概括成八个字,就是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还有一幅《奇峰散绮图》,能给人“咫尺千里”的感觉,使观览者“飘飘焉,峣峣焉”,分不清自己是人还是仙了。《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载赵孟頫得到一幅徽宗所画“竹禽”,曾题曰:“何其幸耶!”又见到徽宗画的“六石图”,不用皴法,以水墨生晕,堪称传神而创新。

他的书法造诣极为精深,宋人董更《书录》、元人陶宗仪《书史会要》都说他的字学唐朝书法家薛稷,其评未必公允。据说徽宗极喜欢米芾的字,不由自主地想模仿。蔡京婉言提醒:一代帝王学臣下的字似有不妥,徽宗才自出机杼,创立了“瘦金体”,至今无人能够模仿。这位帝王对古董的鉴赏力也极为精湛,甚至别出心裁,命当时定窑、汝窑等工匠模仿鼎、彝、盘、樽等青铜器烧制瓷器,巧妙地将青铜器和瓷器结合起来,单这个大胆的“创意”,就能显示出其艺术气质是多么不凡。

爱好之三:玩弄美女

徽宗的好色是出了名的,这大概是从他老祖赵光义那儿遗传过来的。不过太宗虽然好色,毕竟有个限度,当时后宫里并没有几位嫔妃。徽宗究竟有多少女人呢?有一本小书《开封府状》给我们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资料。这本书实际上是靖康二年开封府官员呈交给金国元帅的“人肉清单”金人索要的金银太多,宋朝拿不出来,于是将徽宗、钦宗、诸王妃、帝姬(即公主)、王女、王孙等折价抵扣:帝姬、王妃一人抵扣金一千锭,宗姬一人抵扣金五百锭,族姬一人抵扣金二百锭,徽、钦二帝的妃子当然更值钱些。

该文书记载徽宗的贵妃、德妃、贵仪、淑容、婉容、婕妤、才人、贵人、美人、夫人等有名号的女子共一百四十三人;嫔御九十八人;御女七十八人;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零四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那些有名号的女子都标明了岁数,基本上都在十六七到二十一二之间。这么多美女徽宗还嫌不够用,不厌其烦地跑到醉杏楼,和名妓李师师搞上几腿。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慈和包拯是同一时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和宋慈是同朝不同时期的。他们都是宋朝的,包拯北宋,宋慈南宋。两人没有任何交集的。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中国北宋宋仁宗时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其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

  • 熙宁变法 为什么选择王安石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神宗为什么选择王安石来变法?原因如下:王安石简介王安石是一个志向非凡的人。王安石天资聪慧,博学多才,读书过目不忘,作文动笔如飞。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满腹经纶,他在二十二岁那年,即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从此踏上仕途。与众不同的是,少年得志的他,既没有得意忘形,也没有飞黄腾达,更没

  • 熙宁变法 宋神宗赵顼的远见卓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年份。这一年正月,三十六岁的宋英宗病逝,法定的接班人皇太子赵顼(音须)承嗣大统当了皇帝,是为宋神宗。神宗是北宋王朝的第六任皇帝,前面五任是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和英宗赵曙。此后,则还有三任皇帝,即哲宗赵煦、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这时,北宋

  • 王安石变法-保守派与改革派的分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很多人反对?这是一场新旧党、保守与变革之间的争执。其中反对变法的头号人物则是司马光。司马光也不是等闲人物。他的文章道德,都足以和王安石相抗衡。王安石生活简朴,司马光不喜奢靡(闻喜宴独不戴花);王安石才高八斗,司马光学富五车(著有《资治通鉴》);王安石忠心耿耿,司马光忧国忧民;王安石勇

  • 熙宁变法失败的原因-假改革之名行腐败之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熙宁变法的失败,宋神宗和王安石无疑都有责任。宋神宗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王安石则太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但就事论事,就法论法,这些新法本身却并无大错。它们无一不是出自良好的愿望,甚至是很替农民作想的。这次变法,不该是这个结果。平心而论,青苗法应该是新法中最能兼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一种了。我们知道,一年当

  • 铁木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讲的两位皇帝,这辈子在各自的征战中都未尝一败。不论他们生前做过什么,最终,都未能闯过“美人关”,一生所向披靡,死因却都跟漂亮女人有关。他们就是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和大蒙古国可汗铁木真。谈起这两位帝王的军事才华,无疑是十分出众的,生平都没打过什么败仗,都死在宁夏银川这个

  • 宋朝文化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的成就并不逊于汉、唐两朝,它不仅是汉、唐社会的继续发展,甚至在程度上还要高于汉、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与汉、唐相比,宋朝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这样大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首先,宋朝继承的政治遗产不利,当权者容易失去自我。秦、隋速灭,其重要因素是开国皇帝在完成

  • 秦桧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桧对金朝奴颜婢膝,一味求和;对抗金将领横加陷害,杀了岳飞,干尽了自毁长城的坏事。他的所作所为,一直为人所不耻。公元1155年的时候秦桧病重,生前秦桧想策划让自己的儿子接替自己的位置继续做宋朝的丞相。可是宋高宗赵构不想让秦桧的后人继续把持朝政,对于秦桧提出让儿子秦熺继丞相位一事宋高宗只是一味的推诿不

  • 陆游休妻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陆游和表妹唐婉是一个悲剧。这一切实在是“错!错!错!”那么,到底是谁的错呢?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唐婉又是什么样的女人呢?他们两个人既然如此相爱,为什么又被拆散呢?这还得从陆游的身世说起。陆游简介 名字由来陆游出身于世宦之家,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陆游

  • 清官张浚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清官很多,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位不仅是清官,还是一位爱国,身在高官仍坚守清贫的人物。她就是张浚。《儒林外史》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过其中的“清知府”并不是说清朝的知府,而是指清廉的知府。也就是说古代的知府就算是还算蛮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