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与蒙古四大汗国是什么关系

元朝与蒙古四大汗国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94 更新时间:2024/1/3 19:19:44

元朝时期,除了住在大都也就是现在北京的皇帝,还有“四大汗国”,分别是: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伊利汗国。这四大汗国,都是成吉思可汗铁木真子孙们的封地,在血统上均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彼此血脉相连,有一定的自治权。他们与元朝是什么关系呢?

蒙语中,“可汗”是“皇帝”的意思,“汗”相当于“王”的意思,也就是说住在北京的元朝皇帝为蒙古的共主,四大汗国不过是分封的“王”而已,他们应该听从元朝中央皇帝的调遣。当然,由于四大汗国地域广大,距离遥远,交通不便,所以后来就出现了独立的倾向,最后都脱离了元朝的控制,成了独立的王国。即使在元朝灭亡之后,四大汗国有的仍存在了很多年。

钦察汗国,亦称金帐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西征统帅拔都所建,疆域最为辽阔,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今匈牙利、波兰一带,都城萨莱在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以北。由于拔都的大帐使用金顶,因此在欧洲史书中钦察汗国也被称作“金帐汗国”。钦察汗国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商业贸易中心。在汗国内,拔都的13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

月即伯在位时,汗国达到极盛时期,与伊利汗国、埃及等国通好,对外贸易兴隆。由于伊斯兰教广泛传播,此后钦察汗都信奉伊斯兰教,部分蒙古牧民也伊斯兰化。14世纪后期,蒙古贵族对外不断进行掠夺战争,内部又互相争斗,使汗国走向衰落和瓦解,分裂成大帐汗国等十几个小汗国。隶属于金帐汗国的罗斯公国,出现了一位“王”,即伊凡四世,以莫斯科大公国为核心,逐渐发展成一个新的强大的国家俄罗斯,并灭亡了大帐汗国。15世纪末,钦察汗国彻底灭亡。

元朝时期,除了住在大都也就是现在北京的皇帝,还有“四大汗国”,分别是: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伊利汗国。这四大汗国,都是成吉思可汗铁木真子孙们的封地,在血统上均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彼此血脉相连,有一定的自治权。他们与元朝是什么关系呢?

蒙语中,“可汗”是“皇帝”的意思,“汗”相当于“王”的意思,也就是说住在北京的元朝皇帝为蒙古的共主,四大汗国不过是分封的“王”而已,他们应该听从元朝中央皇帝的调遣。当然,由于四大汗国地域广大,距离遥远,交通不便,所以后来就出现了独立的倾向,最后都脱离了元朝的控制,成了独立的王国。即使在元朝灭亡之后,四大汗国有的仍存在了很多年。

钦察汗国,亦称金帐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西征统帅拔都所建,疆域最为辽阔,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今匈牙利、波兰一带,都城萨莱在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以北。由于拔都的大帐使用金顶,因此在欧洲史书中钦察汗国也被称作“金帐汗国”。钦察汗国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商业贸易中心。在汗国内,拔都的13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

月即伯在位时,汗国达到极盛时期,与伊利汗国、埃及等国通好,对外贸易兴隆。由于伊斯兰教广泛传播,此后钦察汗都信奉伊斯兰教,部分蒙古牧民也伊斯兰化。14世纪后期,蒙古贵族对外不断进行掠夺战争,内部又互相争斗,使汗国走向衰落和瓦解,分裂成大帐汗国等十几个小汗国。隶属于金帐汗国的罗斯公国,出现了一位“王”,即伊凡四世,以莫斯科大公国为核心,逐渐发展成一个新的强大的国家俄罗斯,并灭亡了大帐汗国。15世纪末,钦察汗国彻底灭亡。

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初领有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路及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初建都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察合台与窝阔台联合,屡因可汗问题与元朝皇帝军队争战,一直到公元1303年才归服。1314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东部以阿力麻里为中心,包括喀什、吐鲁番一带;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统治河中地区。1370年,西察合台汗国为帖木儿帝国所灭。东察合台汗国的统治维持到16世纪结束。

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窝阔台继帝位后,将封地赐给其子贵由。1251年蒙哥即可汗位后,不断将其封地分割,分授诸王。1264年忽必烈称帝后,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其他蒙古贵族争夺帝位。1301年(大德五年)兵败走死,汗国势衰。1310年(至大三年),海都子察八儿为察合台汗怯伯所败,部分归附钦察汗国,部分被并入元朝。

伊利汗国,为成吉思可的孙子旭烈兀西征所创立,它包括今日的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约旦以及一部分的叙利亚,还有土耳其的小阿美尼亚等。当年旭烈兀曾一度入侵非洲埃及,但听到蒙哥可汗死亡的消息,便回军东向,欲回蒙古争夺汗位。留下大将怯的不花带领两万人,继续攻打埃及。可惜被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打败。伊利汗国的君主,很难数清,因为自从第九位君主阿布·赛义德在1335年去世后,全国陷入军阀割据局面。并且旭烈兀的子孙开始信奉伊斯兰教,同信奉基督教的钦察汗国多次进行战争,先胜后败。最终于 公元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徽宗后宫美女如云为什么还恋上李师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徽宗的好色是出了名的,这大概是从他老祖赵光义那儿遗传过来的。不过太宗虽然好色,毕竟有个限度,当时后宫里并没有几位嫔妃。徽宗究竟有多少女人呢?宋徽宗是宋朝顶级的享乐型皇帝,兴趣爱好颇为广泛,可以这么说:除了该他干的治国安邦发政施仁之外,不着调儿的风流事儿没有他不痴迷的,不但痴迷,还样样儿都能做到极致。

  • 宋慈和包拯是同一时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和宋慈是同朝不同时期的。他们都是宋朝的,包拯北宋,宋慈南宋。两人没有任何交集的。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中国北宋宋仁宗时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其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

  • 熙宁变法 为什么选择王安石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神宗为什么选择王安石来变法?原因如下:王安石简介王安石是一个志向非凡的人。王安石天资聪慧,博学多才,读书过目不忘,作文动笔如飞。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满腹经纶,他在二十二岁那年,即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从此踏上仕途。与众不同的是,少年得志的他,既没有得意忘形,也没有飞黄腾达,更没

  • 熙宁变法 宋神宗赵顼的远见卓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年份。这一年正月,三十六岁的宋英宗病逝,法定的接班人皇太子赵顼(音须)承嗣大统当了皇帝,是为宋神宗。神宗是北宋王朝的第六任皇帝,前面五任是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和英宗赵曙。此后,则还有三任皇帝,即哲宗赵煦、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这时,北宋

  • 王安石变法-保守派与改革派的分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很多人反对?这是一场新旧党、保守与变革之间的争执。其中反对变法的头号人物则是司马光。司马光也不是等闲人物。他的文章道德,都足以和王安石相抗衡。王安石生活简朴,司马光不喜奢靡(闻喜宴独不戴花);王安石才高八斗,司马光学富五车(著有《资治通鉴》);王安石忠心耿耿,司马光忧国忧民;王安石勇

  • 熙宁变法失败的原因-假改革之名行腐败之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熙宁变法的失败,宋神宗和王安石无疑都有责任。宋神宗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王安石则太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但就事论事,就法论法,这些新法本身却并无大错。它们无一不是出自良好的愿望,甚至是很替农民作想的。这次变法,不该是这个结果。平心而论,青苗法应该是新法中最能兼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一种了。我们知道,一年当

  • 铁木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讲的两位皇帝,这辈子在各自的征战中都未尝一败。不论他们生前做过什么,最终,都未能闯过“美人关”,一生所向披靡,死因却都跟漂亮女人有关。他们就是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和大蒙古国可汗铁木真。谈起这两位帝王的军事才华,无疑是十分出众的,生平都没打过什么败仗,都死在宁夏银川这个

  • 宋朝文化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的成就并不逊于汉、唐两朝,它不仅是汉、唐社会的继续发展,甚至在程度上还要高于汉、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与汉、唐相比,宋朝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这样大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首先,宋朝继承的政治遗产不利,当权者容易失去自我。秦、隋速灭,其重要因素是开国皇帝在完成

  • 秦桧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桧对金朝奴颜婢膝,一味求和;对抗金将领横加陷害,杀了岳飞,干尽了自毁长城的坏事。他的所作所为,一直为人所不耻。公元1155年的时候秦桧病重,生前秦桧想策划让自己的儿子接替自己的位置继续做宋朝的丞相。可是宋高宗赵构不想让秦桧的后人继续把持朝政,对于秦桧提出让儿子秦熺继丞相位一事宋高宗只是一味的推诿不

  • 陆游休妻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陆游和表妹唐婉是一个悲剧。这一切实在是“错!错!错!”那么,到底是谁的错呢?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唐婉又是什么样的女人呢?他们两个人既然如此相爱,为什么又被拆散呢?这还得从陆游的身世说起。陆游简介 名字由来陆游出身于世宦之家,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