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行山上一次特殊的国宴

太行山上一次特殊的国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71 更新时间:2023/12/12 21:46:22

一般来说,国家级宴请的举办场地,都是在大会堂或者国宾馆这样的场所,但这次国宴偏偏打破了这个惯例,在我国外交史上绝对称得上是前所未有。因为那一次是在太行山上一个县城里举行的。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在外事接待方面还在摸索阶段。为了展示国力,当时欢迎外宾,经是大规模高规格,来宾的专机一降落,在机场就组织几千名群众迎接,从机场到市中心的路上要夹道欢迎,总统级别的还要换成敞篷车进入天安门广场。办一次国宴,起码要请四五百人,宴会上的菜品更是品种繁多,每次活动都搞得相当隆重。

当时的我国并不富裕,对于这种情况,周恩来总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提出,礼宾要改革,不要铺浪费,从仪式到规格都要简化。

1965年5月,阿尔巴尼亚的副总理科列加来访华,他到这儿给我们提出一个很大的援助的单子。说起阿尔巴尼亚老一辈的人一定不会陌生,这个位于南欧的国家,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幻,在与苏联分手之后,与我国关系迅速升温。按照他们一位领导人的话说,“中国要援助,就像弟弟要求哥哥的帮助一样”。

当时的我国刚刚走出困难时期,对方的要求已经大大超出了中方的能力,会谈陷入僵局。

周总理说:“这样好了,明天我们休息一下,换个环境,等后天我们再继续谈”。周总理的这个建议不仅仅是缓解一下尴尬的局面,同时也是一个小小的外交策略。毕竟直接拒绝有点伤感情,周总理琢磨了一下,新生一计,准备请这些人吃顿饭。

怎么吃呢?坐飞机去吃!

1965年5月21日早晨,大寨铁姑娘突击队队长郭凤莲像往常一样,忙完地里的活儿在家里吃早饭,突然看见直升机在虎头山的山头上徘徊。飞机降下来后,大家才知道是周总理带着客人来到了大寨。

周总理虽然把客人带到了山里,但是在接待工作上也是做足了准备。大寨是太行山里的一个小村子,全靠着村里上上下下常年的苦干,在当时成了全国闻名的农业明星村。

进村后周总理来到郭凤莲的家里她家人拉起家常,然后带着外宾在村里村外转了起来。省里听说周总理带了外宾来,就赶紧安排人带着原料和餐具,用车拉到了大寨准备接待。但是等他们到了之后,却连车也没有下就回去了。原来,周总理提出中午接待吃一顿大寨的家常饭就可以了。

当时周总理带着阿尔巴尼亚的代表团来到这里是有特殊含义的,当时的中国总是以高标准高规格的国宴作为接待形式,搞得很多兄弟国家误以为我们非常富裕不断的来索要援助,而且一再的提高价码。这次带他们来大寨,是想告诉他们中国的发展靠的是自己艰苦奋斗,第二也是为了让他们看看我们自己的老百姓也在过苦日子,能支援的也有限。

那大寨端出来给外宾吃的究竟是什么呢?那时的老百姓家里还是很困难的,吃的是糠面,还不完全是玉米面。据大寨人回忆,摆在外宾眼前的是四菜一,两肉两素,就是过油肉炒肉丝,豆腐,土豆丝,主食就是窝窝头,红薯,倭瓜。

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小秘密,大寨为了表示对外宾的欢迎,特意将周总理指示的三素一荤改成了两素两荤。在今天看来,用这样的农家饭招待外宾似乎有点寒酸,但对那时的大寨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桌丰盛奢侈的宴席了。

这一天的活动中,周总理一字关于谈判的事情都没有提,第二天又回到谈判桌上来谈的时候,周总理说,“昨天为什么陪你们去看,就是为了让你们了解我们农民的生活情况,我们也很困难,我们的庄稼也是艰苦奋斗换来的。”

后来阿尔巴尼亚的朋友,也理解了,也因此减少了不少援助项目。此后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寨又几次接待了来华访问的外国客人,成为当时接待外宾得重要地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瞿秋白如何评价朱德、毛泽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冶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1921年由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当时属俄共党

  • 毛泽东和朱德给小战士题词以勉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朱德总司令在聂荣臻司令员陪同下视察白洋淀。戴草帽、持枪者,从左至右分别为朱德和聂荣臻。后排中间穿军装站立者为管开智。毛主席给管开智题词前进。朱德给管开智的亲笔题词努力工作。追忆伟人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前夕,管严先生投书华西都市报,饱含思念和崇敬之情,回忆起“父辈的荣耀&rd

  • 卢匡衡将军的墨舞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卢匡衡,少将。曾任:浙江省军区副政委、浙江省政协常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卢匡衡将军和书法的生活吧。卢匡衡,1941年出生在浙江黄岩县蓬街(1994年以黄岩市蓬街、螺洋等八乡镇新建台州市路桥区),1957年至1958年在路桥中学高中部学习,1981年至1994年曾在中央党校和军事院校进修。1961

  • 探秘:中国第一次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年是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11月29日,中央为此专门召开了高规格座谈会。12月1日,《人民日报》发文《人民爱戴的总司令关于朱德同志的一些档案文献的回顾》,系统梳理朱德元帅的一生。朱德生于1886年12月1日。阅读朱德的人生故事,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了一些以前不大广为人知

  • 毛泽东究竟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人,他是新中国的为人。毛主席身上有很多令人好奇的地方,尤其是毛主席的真实身高。文革”中父亲(章乃器)开始撰写回忆录,也时常谈起一些往事。我有次无意中问父亲:“毛主席有多高?”“ 1米75,比我高两公分,我是1米73。&

  • 红军后代捧遗像千里迢迢从邳州到长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江苏邳州,湖南长沙。两座城市之间,铁路旅程1319公里。5月30日,57岁的沈祥忠跋涉而来,手捧爷爷的遗像。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到南岳忠烈祠的总神位前给爷爷敬一炷香。1942年1月3日,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在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上,沈祥忠的爷爷沈庆霖浴血杀敌之后,倒在敌机的轰炸之下。终于等来烈士荣誉20

  • 自梳女是是指什么? 中国最后的“自梳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梳女”是指中国珠三角地区一些婚龄女性,自己把头发象已婚妇一样盘起,以示终生不嫁、独身终老。过去女子出嫁后必须将辫子盘在头上,梳成髻子,自梳女虽然不结婚,但也要择个吉日,在亲友面前将自己的辫子改梳为新妇发型,还要在神灵面前喝鸡血酒,立重誓终身不嫁,并终生不得翻悔。&ldqu

  • 南京大屠杀究竟是怎么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发生了令全世界都十分愤慨悲痛的事件南京大屠杀,这次事件从开始就一直不断的杀人,死亡的人数在这短短时间内就达到了三十多万,除此之外他们在城内烧杀淫掠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当时人们受到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南京大屠杀究竟是怎样结束的。然而日军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

  • 宋庆龄竟然在毛主席追悼会上坐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毛主席的追悼会上所有人都站着,唯有一人坐着,此人便是宋庆龄。她的保健医生胡允平回忆她带病去北京的经过: 9月9日那天,当时我正年给宋庆龄看病,广播里忽然播送了一条重要新闻毛主席逝世。宋庆龄决定赴京悼唁。到了北京,83岁的宋庆龄担任毛泽东治丧委员会委员,参加一系

  • 90岁张学良竟有两个70岁女人为他争风吃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学良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他一生风流倜傥,风流韵事更是不断。据说年逾九十多岁的张学良竟还有两个七十多岁的女人为他争风吃醋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少帅张学良一生风流,到老也不改本色。对此,他不但从不隐瞒,心里还颇有自豪之气。他曾作过一首诗,以之自况: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我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