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十全武功是哪十全

乾隆十全武功是哪十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08 更新时间:2023/12/22 23:09:50

十全武功是什么意思

十全武功是清乾隆时期的十次军事行动,为乾隆皇帝自我夸耀之词。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实际只有九次,事实上,廓尔喀战役也有两次。细分的话,应该是:1747至1749年的大小金川之战、1755年的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1755至1757年的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1762至1769年的清缅战争、1771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1786至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叛乱、1788至1789年的安南之役、1790至1792年两次征战廓尔喀。

乾隆后期,八十二岁的乾隆皇帝在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初三亲自撰写了《十全记》,记述他一生的“十全武功”,史称《御制十全记》。乾隆帝并因此自称“十全老人”。 并创造了十全县。


十全武功是哪十全

一、两平金川

乾隆十二年( 1747年 ),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公开叛乱,乾隆3次派兵进攻大金川,损兵折将,用了两年时间仍未将其打败,后来莎罗奔主动请降,乾隆找到了台阶下,从金川之役抽身。乾隆中期,大金川土司再次叛乱,不断侵扰进犯邻近土司。

乾隆三十一年起,乾隆又是3次派兵才最终平定大小金川。

经过大小金川之役,此后清朝在这一地区废除土司制,改置州县。巩固和发展了西南地区自雍正以来“改土归流”的成果,加强了边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两平准部

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病逝,准部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政权而内讧,大贵族阿睦尔撒纳争权失败,归附清朝。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乾隆帝利用这一机会,在阿睦尔撒纳领军下出兵伊犁(准噶尔汗国首都),五月占领伊犁,平定达瓦齐势力。随后清廷晋封阿睦尔撒纳为双亲,释放被准部扣押作为人质的南疆回教领袖大小和卓。

清政府将准噶尔分治,封阿睦尔撒纳为双亲王。但阿睦尔撒纳并不满足,他归附清朝是想借清廷之手消灭对手达瓦齐,自己当可汗。在与清政府交涉无果后,1755年八月,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并击溃清军留守部队。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派蒙古人成兖札布、满族人兆惠领兵进攻,恰逢准噶尔遭受天花瘟疫,死者无数。阿睦尔撒纳战败,逃往沙俄后亦染天花病死,沙俄将其尸体交给清朝。至此,清军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两路。然而剩的准噶尔人仍坚持抵抗,于是乾隆帝下令杀尽抵抗者。准噶尔人遂大半被屠,不久后灭绝。

三、平回部

被清军解救的小和卓也参加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兵败后投奔统治新疆西部回族人的兄长大和卓。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小和卓的怂恿下,二人又发动叛乱,试图脱离清朝的控制。但二人的统治却很凶暴,不得人心。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兆惠率清军打败了叛军。大小和卓逃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部)。清军派人与当地部族交涉,巴达克山部族首领执杀大小和卓,把尸首送交清朝。此役后清王朝统一了西域,命名为“新疆”。从此,新疆完全归入清朝版图。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设伊犁将军,作为管理新疆的最高军事长官,加强和完善了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四、平缅甸

乾隆三十年(1765年),缅甸军队开始不断侵入中国云南普洱地区进行骚扰,云贵总督刘藻兵败却谎报大捷,后自杀。新任云贵总督杨应琚收复了边境失地后贪功冒进遭到挫败,却谎报大捷,乾隆调查后令杨应琚自尽。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明瑞接替云贵总督,兼兵部尚书,经略军务。他率清军分两路出境攻缅。清军粮食不足。缅军先主动后撤,在清军粮尽时大举反攻。

次年二月初,明瑞在后撤途中,被数万缅军包围在象孔,除少数清军突出重围,明瑞与诸将士大部阵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洋务教育:近代中国教育的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洋务教育简介洋务教育是较教会学校起步稍晚的西学性质的近代教育形式,也是19世纪60年代至1895年之间、由少数开明的上层官僚主办的中国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近代教育形式。在改良主义教育尚未实施之前,洋务教育始终在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运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且一度成为“同治中兴”的象征性政绩。洋务教育的

  • 书院的起源与宋代书院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书院简介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 新乐府运动的主张及代表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新乐府运动简介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

  • 唐朝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非唐朝莫属,唐朝从619年建立,到907年,总共经历了289年;在200多年的时间里面,唐朝在外交、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并且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盛世:开元盛世。唐朝(619年-907年)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了顶

  • 马谡为什么没有守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何才能守住街亭,马谡为什么会失守街亭?假如把马谡换成其他的人,街亭能守得住吗?当时的情况是,蜀军方面,诸葛亮集中主力出祁山,马谡率领侧翼防守后方供应和补给,魏军方面,张郃率领五万兵进攻街亭,曹真和郭淮在祁山方向与蜀军对峙。从兵力对比上来说,马谡的力量有点单薄,从冷兵器时期的战争规律来看,这样的力量

  • 三国蜀汉名将马谡生平小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谡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建兴六年(228年),

  • 宋江的历史故事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江简介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为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因为他面黑身矮,人又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又且舞刀弄枪。上有父亲宋太公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自幼与同在郓城县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三大原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我们来讲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呢?先要说说马谡的哥哥马良,马良跟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是称兄道弟的,后来马良战死了,就将自己的弟弟马谡托付给了诸葛亮。马谡这个人非常有才华,也有很强的军事能力,诸葛亮非常欣赏马谡,所以一直将马谡当自己的亲弟弟看待。既然诸葛亮这么喜欢马谡,那为什么又

  • 历史上薄姬怎么死的 薄姬的生平故事经历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薄姬简介薄姬(公元前215年之前―公元前155年),河东安邑(今山西省运城盐湖区)人。秦末汉初女性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母为魏王宗家之女魏媪。早年嫁给魏王魏豹。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少有侍寝机会。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尊为代王太后。

  • 汉匈战争史 汉匈百年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拐点汉匈之战简介汉匈百年战争又称汉匈战争,是指西汉初年,对匈奴的一系列战役,双方各有胜负,前后历经130余年。此一期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是以和亲政策和战争政策互相存在。虽然这场战争使双方国力同时衰落,但对人口不多,经济基础薄弱的匈奴来说,影响更大。汉匈之战背景一、匈奴扩张秦汉之际,北方匈奴头曼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