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不同时期发型有什么变化

清朝不同时期发型有什么变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3/12/22 23:09:52

清朝发型是什么样的

清朝初期,统治者颁布剃头令:头顶只留发一钱大,大于一钱要处死。清初的满人皆是此俗:头顶只有金钱大一片头发,蓄做手指粗细的小辫,须得能穿过清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满人称之为金钱鼠尾。

后来经过了200年,才逐渐演成清末时期的剃半头。

清兵攻陷广州时,清颁布剃发易服令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清朝一代男子的发式经历了数次演变:顺治以前为金钱鼠尾,顺治初年进入中期,开始流行猪尾,清末演变为半光头。 其实满族女人童年时期也剃发,要到成年婚嫁后才可蓄发。

那种清末才有的、不合事实地垄断了所有清装戏的阴阳头发式,放在清初就是死罪,因为清初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顺治四年,浒墅关民丁泉“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被地方拿获,以“本犯即无奸宄之心,甘违同风之化,法无可贷”为由奏,奉朱批“就彼处斩”,县官也以失察“从重议处,家、地邻即应拟罪”。


清朝时期的人们都理什么发型

1、后金时期以剃发为汉人归降的标准,男人的大部分头发被剃掉,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一绺,拧成绳索一样下垂,称金钱鼠尾式。配合这样的发式,胡须只留上唇左右十根。

2、清初时期以剃发为治国之策,自辽东地区广大汉族民众的反抗至清入关后的无数次反剃发起义,成千上万的汉人为之付出了巨大牺牲。而此时的蓄发部位已悄然无声地逐步由脑后移到了头顶,但仍可称金钱鼠尾式。

3、清代中叶,经过血腥镇压以后,发式嘉庆初年起有所变化。头顶着发的部位虽没有变,但面积已远不止于一个金钱大,而是足有四或五个金钱大,当于一掌心的面积,蓄发数量明显增加。胡须亦从只留上唇左右几根变成包括下巴在内的全部。

4、清代后期,即嘉庆以后男子的发式逐步演变为将顶发四周边缘只剃去寸许,而中间保留长发、分三绺编成辫子一条垂在脑后,名为辫子或称发辫。

5、清代末期,在觉悟了的知识青年学生掀起的革命暴乱中,把剪辫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从清末开始,到清朝灭亡之时,剪辫子成了全国范围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的革命运动。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清朝发型更加了解了呢,更多清朝历史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十全武功是哪十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十全武功是什么意思十全武功是清乾隆时期的十次军事行动,为乾隆皇帝自我夸耀之词。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实际只有九次,事实上,廓尔喀战役也有两次。细分的话,应该是:1747至1749年

  • 洋务教育:近代中国教育的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洋务教育简介洋务教育是较教会学校起步稍晚的西学性质的近代教育形式,也是19世纪60年代至1895年之间、由少数开明的上层官僚主办的中国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近代教育形式。在改良主义教育尚未实施之前,洋务教育始终在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运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且一度成为“同治中兴”的象征性政绩。洋务教育的

  • 书院的起源与宋代书院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书院简介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 新乐府运动的主张及代表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新乐府运动简介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

  • 唐朝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非唐朝莫属,唐朝从619年建立,到907年,总共经历了289年;在200多年的时间里面,唐朝在外交、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并且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盛世:开元盛世。唐朝(619年-907年)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了顶

  • 马谡为什么没有守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何才能守住街亭,马谡为什么会失守街亭?假如把马谡换成其他的人,街亭能守得住吗?当时的情况是,蜀军方面,诸葛亮集中主力出祁山,马谡率领侧翼防守后方供应和补给,魏军方面,张郃率领五万兵进攻街亭,曹真和郭淮在祁山方向与蜀军对峙。从兵力对比上来说,马谡的力量有点单薄,从冷兵器时期的战争规律来看,这样的力量

  • 三国蜀汉名将马谡生平小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谡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建兴六年(228年),

  • 宋江的历史故事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江简介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为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因为他面黑身矮,人又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又且舞刀弄枪。上有父亲宋太公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自幼与同在郓城县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三大原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我们来讲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呢?先要说说马谡的哥哥马良,马良跟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是称兄道弟的,后来马良战死了,就将自己的弟弟马谡托付给了诸葛亮。马谡这个人非常有才华,也有很强的军事能力,诸葛亮非常欣赏马谡,所以一直将马谡当自己的亲弟弟看待。既然诸葛亮这么喜欢马谡,那为什么又

  • 历史上薄姬怎么死的 薄姬的生平故事经历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薄姬简介薄姬(公元前215年之前―公元前155年),河东安邑(今山西省运城盐湖区)人。秦末汉初女性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母为魏王宗家之女魏媪。早年嫁给魏王魏豹。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少有侍寝机会。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尊为代王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