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右任所属陕西靖国军编制

于右任所属陕西靖国军编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78 更新时间:2023/12/21 2:18:05

1918年1月25日,驻三原的陕军营长张义安发动起义,对陕西督军陈树藩派来旨在对付护国军的驻军发起突然攻击。驻耀县的陕军营长曹世英和驻富平的陕军团长胡景翼闻讯率队驰援,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至27日战斗结束,陕军歼灭了陈树藩的1个旅和1个整团。三原起义胜利后,成立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推选曹世英任左翼总司令,胡景翼任右翼总司令,乘胜进攻西安。

陈树藩在靖国军东西两路大军的夹攻下惊慌失措,一方面向北洋政府告急求援;另一方面以省长相许,向河南镇嵩军统领刘镇华求救。刘镇华本来就对自己盘踞于豫西一隅早就不满,此时陈树藩的求援正合刘镇华的野心。于是,刘镇华亲率5_人马,开进潼关。刘镇华的入关,对靖国军十分不利。

胡景翼审时度势,下令靖国军从西安撤军。西路军退回三原、泾阳、富平,以泾河为防线。东路军回到渭北原驻地休整。此时的靖国军缺乏统一的指挥,于是胡景翼、曹世矣、刘允丞等商议,决定请在南京临时政府任职的于右任回陕主军。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右任,陕西三原县人,187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东关河道巷。7岁时人村中马王庙私塾读书。1895年考入三原县学,成为秀才。1899年任三原粥厂(舍饭场)厂长,负责赈济灾民工作。1903年,陕西乡试中以优异成绩中举。后受聘于商州中学,任学堂监督(校长)。

1904年,因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行动遭通缉,逃往上海结识了汪允中、张化臣、雷祝三等革命党人,易名为刘学裕,入震旦学院学习。1906年,与邵力子赴日本东京。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1907年回国,在上海创办报刊,宣传革命,痛陈时弊。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交通部次长。袁世凯窃国后,于右任积极支持孙中山进行“二次革命”,支持陕西民党人士驱逐袁氏爪牙陕西督军陆建章。1918年8月,奉孙中山之命应邀回陕,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张钫任副总司令。于右任上任后,对陕西靖国军进行了整编,将原各军编成6个路。

陕西靖国军编制序列(1918年8月)

陕西靖国军 总司令 于右任

副总司令 张钫

第一路 司令 郭坚

第二路 司令 樊钟秀

第三路 司令 曹世英

第四路 司令 胡景翼

第五路 司令 高骏

第六路 司令 卢占魁

1922年1月17日,胡景翼为表示与国民党决裂,派兵抄了三原于 右任的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夺走印信,尽逐其部下人员。于右任闻讯, 冒雪走淳化于风干营,3月23日,又辗转至武功仍撑着靖国军旗帜的第 3路第1支队杨虎城部。于即委杨为陕西靖国军第3路司令;委李夺为第1路司令。恰在此时,甘督陆洪涛从关外买到一批军火,途经陕西,杨虎城指挥所部将其截获,使靖国军军威复振。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率部东进河南,胡景翼也率部进军中原。于右任即令杨、李两路进击直军。杨部在马嵬坡全歼阎治堂的第20师两个营,后因阎军大举反攻,李夺部又未能配合作战, 杨遂率军退守武功。5月,因甘军陆洪涛部逼近麟游,宝鸡直军管金聚部亦向东移。

杨鉴于形势不利,乃下令退出武功,11月转移至凤翔。此时,于右任、杨虎城认为孤军与直军作战难以取胜。于是,于右任决定取道四川赴沪,杨则率部暂退陕北。后在安塞、靖边与内蒙古毗邻的定边、安 边、宁条梁一带休整,由井岳秀改编为陕北步兵团。1924年10月,第二 次直奉战争爆发后,胡景翼随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倒直系政权,胡景翼所部改编为国民军第2军。至此,陕西靖国军遂告结束。

于右任离陕到上海后,与叶楚伧等创办上海大学。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孙中山委于右任任北京政治委员会委员。翌 年,任国民军驻陕总司令,随军进驻西安。1927年率部与北伐军在郑州 会师。

1927年以后,历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和军事 委员会委员等职。1928年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1931年任监察院院 长。1938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1947年再次当选监察委员,被推任院长,任内对现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和监察权的行使,颇有贡献。 1949年11月,被胁迫去台湾。1964年11月10日,仙逝于台北市,终年 86岁。

其他陕军军阀部队编制

李云龙所属陕军编制

于右任所属陕西靖国军编制

邓宝珊所属陕军部队编制

井岳秀所属陕军编制

相关推荐

民国八大总统介绍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著名战役

民国二十大军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云龙所属陕军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云龙,字虎臣,陕西临潼人,1890年出生。辛亥革命爆发后,李云龙结交了张凤鸣、南成祥、张明轩、丁增华等一批绿林义士,组成“渭北刀客”,独树旗帜,喊出“杀官兵替天行道,打财主杀富济贫”的口号。1912年9月,“渭北刀客”在官道刘

  • 邓宝珊所属陕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邓宝珊,原名邓瑜,甘肃天水人,1894年出生。1910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在新疆参加伊犁起义。1916年在陕西参加讨袁斗争。1918年在陕西三原与胡景翼等创立靖国军。1921年任陕军暂编第1师岳维峻旅团长。1922年4月底,直奉战争爆发。胡景翼奉命率部出渣关,与冯玉祥部协同,于5月在郑州附近大战

  • 井岳秀所属陕军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井岳秀,字嵩生,陕西蒲城人,1878年出生。幼年喜好武术,曾考中武庠生,后毕业于陕西武备学堂。1906年受其胞弟井勿幕影响参加同盟会。1911年10月参与反清起义,被陕西军政府委任北路军统领,不久改任全省游击统带,后任陈树藩部下工兵营长。1913年9月,首次北上榆林,妥善处理了“神团&r

  • 浙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浙军简介浙军前身是清末新军第21镇,统制萧星垣,下辖第41协(协统杨 善德)和第42协(协统刘询)。1911年辛亥革命后,响应革命,协同淞军、 沪军、江苏军围攻南京清政府守军。1912年4月,袁世凯篡夺孙中山组 织的南京临时政府的大权后,黄兴任南京留守,先后将驻苏、皖、浙、闽 的军队加以整顿。4月2

  • 五省联军军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省联军简介“五省联军”前身是直系一部。1922年10月,驻闽北的皖系军阀王永泉率部驱逐投靠直系的福建督军李厚基。曹锟命孙传芳为援闽军总司令,于1923年春率第2师及周荫人的第12师入闽。同年3月,孙被任命为福建军务督理。在1924年的江浙战争中,孙率部由福建入浙,未遇重大抵

  • 闽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闽军前身是清末福建新建陆军第10镇,统制孙道仁。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道仁任福建都督,第10镇改为第1师,许崇智任师长。1912年9月,第1师改为第14师。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后,福建宣布独立,孙道仁、许崇智相继离开,第14师缩编为第27混成旅,王麒任旅长。不久,北洋军派第4师步兵第7旅驻防福

  • 苏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苏军前身是清末江苏新军第9镇及第7镇第13协、第12镇第23协。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南洋新军群起响应,光复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迎孙中山为大总统。为筹备北伐,黄兴、陈其美等曾将苏、皖、浙、闽四省起义军扩编5个军20多个师。即:第1军,柏文蔚任军长;第2军,徐宝山任军长;第3军,王芝祥任军长;第

  • 皖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末安徽仅成立新军第31混成协,下辖第61、第62标。1911年,辛 亥革命爆发后,新军内部革命党人曾两次发动起义,均被镇压。后来咨 询局及群众团体内外联合迫使安徽巡抚朱家宝宣布独立。不久,朱化装 逃走,由革命军第1军军长柏文蔚率部护送孙毓筠到安庆任都督。后孙又让位于柏文蔚。1912年8月,南京留守

  • 赣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赣军前身是清末暂编陆军第27混成协。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南昌新军起义 响应,并成立江西军政府,推举吴介璋为都督, 旋辞去,由彭程万任都督。1912年1月,李烈钧 又被推为江西都督,3月就任。9月,李烈钧把 辛亥革命后扩编的16个标新军裁减一半,编 成4个旅,第1旅,刘世钧任旅长;第2

  • 直鲁联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直鲁联军简介直鲁联军前身是奉军李景林、张宗昌两部。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张宗昌任奉军第2军副军长兼第3混成旅旅长。直系战敗后,张宗昌率部进入关内,大肆收编直系溃军,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奉军不可小覷的一支重要力量。直奉战争后,又协助苏皖宣抚使卢永祥南下,赶走刘燮元,夺得江苏地盘。1925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