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兰泡惨案: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海兰泡惨案: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96 更新时间:2024/1/25 21:26:16

海兰泡惨案简介

海兰泡惨案又称海兰泡事件、海兰泡大屠杀,是1900年7月16日至21日沙皇俄国对居住于海兰泡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的事件,该事件共造成五千多名中国人死亡。

海兰泡惨案与1900年7月17日发生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并称为“庚子俄难”。


海兰泡惨案是怎么回事?

海兰泡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两江汇合处,原是中国的一个村庄。1858年,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将海兰泡强行占领,并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后来成为穆尔省首府。

至1900年海兰泡约有居民4万人,居住在城内的中国人主要从事商业,其中大商号有近240家,此外还有大量的流动的雇工、小商贩手工业者,在郊区也住着很多农民,中国侨民总计近1.5万人。

1900年6月初,沙俄总参谋长借口东北地区义和团运动兴起,沙俄总参谋长就电令滨阿穆尔省总督戈罗科夫“密切监视”边境地区,为制止义和团运动的蔓延采取“相应的措施”。

1900年6月23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阿穆尔军区进入战争状态。1900年6月25日,阿穆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同时实行军事动员。1900年6月27日,这两个军区分别征召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五名和九千五百一十五名预备役兵员入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动员。

1900年7月9日,沙皇命令两路俄军分别在伯力和双城子集结,待命进攻哈尔滨和牡丹江。

1900年7月15日,前往支援待命进攻哈尔滨俄军的两艘俄轮“米哈依尔号”与“色楞格号”驶抵瑷珲江面。瑷珲驻军“飞渡往阻”,“色楞格号”开炮射击,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击伤“色楞格号”,重创“米哈依尔号”,击毙击伤俄官兵五人。

沙俄阿穆尔省军管省长格里布斯基率骑步炮兵赶到瑷珲对岸的俄军哨所,炮击瑷珲城。黑河屯驻军以为俄军发起全面进攻,回击海兰泡。

黑龙江事件”发生后,海兰泡城内外笼罩着恐怖气氛,迫害华人的事件有增无减。中国居民代表格里布斯基请示城里的中国人是否需要撤离,他欺骗代表说,中国人“可以不用担忧地留居原地”。

随后他下令禁止中国人渡江,扣留了全部渡船,并派骑兵冲散了准备渡江的人群。

1900年7月16日,格里布斯基命令一个不留地逮捕所有的中国人,疯狂的大搜捕开始了,全副武装的沙俄士兵闯进中国人的住宅和商店,不分男女老幼,一律逮捕押走,“就连怀抱的婴儿也被强拉了出来”。

1500多中国人逃到城外躲藏,也被俄兵搜出,许多人被刺刀活活捅死,活着的人“像关进兽栏子一样被赶进警察局”。这一天共搜捕了近3500人,警察局容纳不下,当晚又被押送到精奇里江边的一个锯木场里。

海兰泡大屠杀从1900年7月16日一直进行到21日,共夺去了5000多名中国人的生命,只有少数人游到对岸而得以逃生。


海兰泡惨案造成的影响

中国居民的财产损失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据清朝东北地方当局的估计,仅江东六十四屯人民“所遗房产、牲畜、粮食、犁具及资财器物,估计约值五六十万卢布”,另一种估计为三百万两。

此外土地损失为“一百万卢布”,总数不少于一百五六十万卢布。海兰泡市仅中国人开设的大商号就有二百三四十家,小商小贩布满全城。中国地方官员指出,中国“商人之赁屋于海兰泡及投于俄人之家者,积财至数十万之多,累日至十年二十年之久,如是者亦不可以数计”。

据俄国人记载,“中国人居住区有几百间商店和仓库,其中有价值千百万卢布的贵重物品”;一个中国商人为求活命一次就交出四千卢布的赎金。这些材料足可证明中国商人是十分富有的。

海兰泡当局在大搜捕的同时,对中国人的商店和住宅全部封查加岗,被捕者遭到搜身,就连溺尸都被捞起搜查。

被难者除随身衣物外,其余财产和物品全被沙俄强盗洗劫而去。海兰泡当局拍卖中国人财产的借口是偿还俄国债权人,但更多的俄国债务人却因中国债权人的被害而受益,两者足可抵销。

因而拍卖所得款项基本上部被当局据有。沙俄当局没有也不可能公布劫夺的财产数目,但据以上情况估计,中国商人、雇工、农民、工匠各类人所损失的货物、现金、房产、家私、粮食等,绝不下于一百万卢布,一再加上六十四屯中国居民的损失,总共约为二百五六十万卢布。


以上关于海兰泡惨案的的过程及影响介绍到这里,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章下方的标签查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马大猷:中国声学之父的成就及人物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大猷简介马大猷(1915.3.1—2012.7.17),男,汉族,广东汕头潮阳人,生于北京,国际著名声学家、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声学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享誉世界的声学泰斗。被称为中国声学之父。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获哈佛

  • 王府井:名字的由来与发展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府井名字的由来王府井大街定名于1915年。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后来,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清光

  • 刘义庆的生平经历与主要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义庆简介刘义庆,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

  • 陈师道的生平经历与文学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师道简介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

  • 范成大的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品你了解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范成大简介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1]),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

  • 顾宪成的生平经历及其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顾宪成简介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在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天启初年,明熹宗赠顾宪成太常卿。后来东林党争爆发,被魏忠贤阉党削去封号。崇祯初年,顾宪成获得平反,赠吏部右侍郎,

  • 郑国渠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国渠简介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郑国渠什么时候修

  • 熊克武:国民党元老 部下出了两位开国元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川军阀熊克武简介熊克武(1885年-1970年),字锦帆,四川省井研县研经(盐井)湾人,1904年东渡日本,1905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民国初年四川著名的长衫军人。在著名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后,他被公推为蜀军北伐总司令,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中与原云南都督蔡锷等并肩作战,迫使袁世凯取消

  • 九人团:为捍卫民主与共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九人团是什么意思九人团是指四川国民党内以熊克武为首的派别。成员有熊克武、但懋辛、李蔚如、喻培棣、余际唐、张冲、吴秉均、刘光烈、龙光等九人。九人团都有谁一、熊克武熊克武(1885年-1970年),字锦帆,四川省井研县研经(盐井)湾人,1904年东渡日本,1905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民国初年四川著

  • 但懋辛:文武双全 潜行在历史深处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川军阀但懋辛简介但懋辛(1886年—1965年),字怒刚,民国陆军上将。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四川九人团中仅次于熊克武的第二号人物,经常作为熊克武的替身周旋于各路军阀之间,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却也风云一时。任蜀军政府参谋长、四川军政府成都府知事兼四川团务督办、四川靖国军第一军军长,代省长,川军第一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