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阳故宫十王亭历史背景介绍,十王亭的作用是什么?

沈阳故宫十王亭历史背景介绍,十王亭的作用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69 更新时间:2024/3/12 21:20:26

在大政殿前左右两侧,各排列着五座方亭。东侧由北南依次是左翼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则相应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俗称“十王亭”或“八旗亭”。

这些亭子的来历,应从满族独特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说起。

满族人原有一种狩猎组织“牛录”(汉语意为“大箭”),由十人组成,其中一人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外出狩猎时,同牛录的人都要听从其指挥统一行动。努尔哈赤在征服各部的过程中部众不断增加,便于1625年对牛录组织加以改造创立了“八旗制度”,规定每三百男丁编成一牛录,五牛录编成一甲喇,五甲喇编成一“旗”(固山)。

当时编成的八个旗以所用旗帜的不同区分。用黄、白、红、蓝整色旗的分别称为整黄旗、整白旗、整红旗、整蓝旗;另四旗用加镶边的旗帜。即黄、白、蓝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分别称为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后来汉字中多把“整”写作“正”,所以就有了八旗“四正四镶”的说法。皇太极时期又在原有的满洲八旗之外新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但旗帜并未改变,所以习惯上仍称为八旗。

“八旗”并非只是简单的部队编制,而是军事、生产、行政合一的组织。编入八旗的成年男子“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既出征作战又从事生产,他们的家属、奴仆也都同在所属的牛录之内。全国的人口、土地和其他财产都置于八旗管辖之下。可以说,入关前的清(后金)国家就是由八旗构成的,国家的重要决策,都是经过八旗贝勒(旗主)大臣参与讨论制定的,皇帝对全国的统治是通过八旗实现的。

沈阳故宫大政殿和十王亭所构成的建筑组合,正是八旗组织在当时国家中重要地位的生动体现。这里举行大型典礼时,呈帝升坐大殿,八旗各级官员都各自排列在所属旗分亭子前,直到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官员在此“坐班”、“朝贺”时仍是如此。在平时,十王亭则是八旗官员处理本旗行政、民事、诉讼等事务的办公场所,通俗地说,如果大政殿是国家的“大衙门”,那么十王亭就是八旗的“旗衙门”。

大政殿和十王亭不仅体现了当时满族国家的政治特色,在建筑布局和风格上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史书中记载,努尔哈赤、皇太极率领八旗军队外出驻扎时搭设的蒙古包式帷幄,有时就是皇帝用大一些的“黄幄”,而八旗贝勒大臣们则分别用排列在其前两侧的八座“青幄”,大政殿和十王亭的排布、瓦色、造型都与之十分接近。因此,人们也把这“一殿十亭”叫做“帐殿式”布局,视为带有游牧狩猎民族特点的宫殿建筑的典范。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沈阳故宫景点推荐之金銮殿:金銮殿历史背景、用途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进入大清门沿御路北行,正面就是清太宗时期的“金銮殿”——崇政殿。中国古代宫殿一般都是由“外朝”和“内廷”(或称“前朝后寝”)两部分组成。其中外朝区域是皇帝临朝理政和举行国家典礼的地方,崇政殿即是沈阳故宫外朝的中心。其正门前至大清门北侧石阶间的殿庭御路两侧,即是典礼时王公官员排班站位之处。殿左右连接翊

  • 沈阳故宫景点推荐之凤凰楼:凤凰楼历史背景、用途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阳故宫的内廷部分——即清太宗时期皇帝后妃居住之处。位于中路崇政殿北的高台之上。按照满族人过去在山区居住的风俗,部落里酋长的住宅,都是建在寨子里最高的地方,既便于守卫,又利于观察了望。迁居平原城市之初,他们仍然受这种习俗的影响,所以沈阳故宫帝后寝宫建在特意筑起的近四米的高台之上,但大政、崇政两座殿却

  • 清宁宫“万字炕”历史背景介绍,“万字炕”有哪些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满族住宅的典范清宁宫是五间硬山顶前后廊式建筑,除了殿顶的琉璃瓦和檐下的彩画,没有过多的外部装饰,作为“内廷正寝”可以说相当朴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满族传统建筑的典型风格,人们通常将其概括为“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所谓“口袋房”,也称“筒子房”,即清宁宫五间房的屋门,不是开在正中一间,

  • 清朝时期是怎么祭祀的,祭祀的规矩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除召见官员和筵客之外,清宁宫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就是其西侧四间也作为宫内举行萨满祭祀的场所,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神堂”。萨满教是一种以信奉“万物有灵”为特点的原始宗教现象,也是满族自氏族社会就有的信仰习俗。萨满教的祭祀分为在山林田野中进行的“野祭”和在住宅内进行“家祭”两类。过去的满族人家住房中,

  • 南京明故宫是怎么被毁灭的,为什么只剩下少量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京明故宫这么一座富丽堂皇、壮丽崇宏的皇宫建筑,又怎样走向衰败、破落以至毁灭的呢?有不少人认为是毁于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中,这种说法不尽全面。实际上早在明代与清初,南京明故宫就已屡遭破坏,它的衰毁是有一个过程的。首次灾难降临于明初建文年间。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建文皇帝朱允炆继承皇位,引起朱元璋第四

  • 明中都建筑设计介绍,朱元璋为什么要建明中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都宫殿,是明朝政府尝试的第一座宫殿的设计规划。有学者评价:李善长、汤和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吸收了以前历代宫殿的精华,建成的中都的规模和艺术造诣都是前所未有的。与历史上着名的宫殿相比,例如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宋东京宫殿、元大都宫殿,中都宫殿可谓是集大成者,为后来的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提供了最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弃中都?中都的历史由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375年4月,一如既往的春意浓浓,47岁的朱元璋衣锦还乡,带着开国者无限的自豪,朱元璋脸上春风得意。此次回乡,阵容庞大,仪仗齐全,俨然是真龙天子的威仪。这是他征战多年,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次返乡,此行的目的是祭扫父母的陵墓,还要亲自视察中都皇宫的修建状况。车驾进入洪武门,踏上洪武街,横穿云霁街,进

  • 南京明故宫遗址面积有多大?有哪些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中都城因劳民费财而无法进行下去,朱元璋终于决定罢建中都宫殿。尽管中都计划可以说以失败告终,但朱元璋的修城热情并没有丝毫减弱,而是将热情转移到了京师——南京来了。朱元璋登吴王位时就已经开始了南京的城市建设,营建中都严重影响了南京城的建设进度。而此时,朱元璋住的吴王新宫,仅有三殿两门,城墙两重,与中都

  • 南京明故宫旅游景点推荐:千步廊、明太庙、奉天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比起北京故宫,这座曾经辉煌的皇城被人遗忘。现在被称为御道街的地方是南京明故宫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叫千步廊,是明代进入皇宫上朝的正路,统称外朝。千步廊的南端就是皇城的总大门——洪武门,当年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三孔门卷单檐歇山顶的建筑,现在南京东郊遗存的明孝陵大金门与洪武门的形制接近,尚可以想象出当年

  • 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算不算是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几年,几处一直被尘封的南京明故宫重要遗迹,经过整修之后,被辟为遗址公园。被长期误称为“西华门”的西安门是明故宫皇城的最西面的一道城门,由于整个皇城偏在南京城东南,西安门是进出皇城最方便的城门,故其使用频率较高。西安门的规格很高,仅次于午门,门外有一座宽大的玄津桥(至今尚存),可见当年此门的重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