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阳故宫景点推荐之凤凰楼:凤凰楼历史背景、用途介绍!

沈阳故宫景点推荐之凤凰楼:凤凰楼历史背景、用途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16 更新时间:2024/2/7 4:52:30

沈阳故宫的内廷部分——即清太宗时期皇帝后妃居住之处。位于中路崇政殿北的高台之上。按照满族人过去在山区居住的风俗,部落里酋长的住宅,都是建在寨子里最高的地方,既便于守卫,又利于观察了望。

迁居平原城市之初,他们仍然受这种习俗的影响,所以沈阳故宫帝后寝宫建在特意筑起的近四米的高台之上,但大政、崇政两座殿却建在平地。这种“宫高殿低”的情形,与北京故宫的“殿高宫低”正好相反,人们也将其视为沈阳故宫因满族风格而形成的特色之一。

修建寝宫的这处高台,很像是一座城堡。下面是从平地起建的近四米的高墙,在台上面又有两米多高的围墙,两墙之间有宽二尺左右的间隔,成为环围墙而设的夜间巡逻“更道”,站在更道内时外墙正好到齐胸的高度,与城上防守的掩体“女墙”十分相似。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只要退至台上防御,敌人短时间内是攻不破的。

进出这座皇宫城堡的通道,就是其南侧正中的凤凰楼。这是一座进深、面宽均为三间的三层歇山琉璃瓦顶的楼阁,屹立在高台之上,其下层明间是进出寝宫区的通道,前有二十几级台阶通往台下地面,只要关上大门,帝后寝宫区就成为一座居高临下的森严城堡,因此,凤凰楼的功能也很像是一座居高而建的城门楼。

皇太极时期,凤凰楼是皇帝后妃们夏日观景纳凉之处,史书中还记载当时清太宗也曾在这里召集诸贝勒读书讲史。由于凤凰楼是清代盛京城内最高而且最漂亮的建筑物,从城里的各方位都能望得见,所以成为沈阳城着名的景观,“陪都十景”、“盛京八景”中,把“凤楼晓日”、“凤楼观塔”也列入其中。又因为站在凤凰楼上可以看到全城,所以清入关后历代皇帝东巡来沈阳时,都要登楼观景,赋诗咏怀,至今楼内仍然保留着按乾隆题御笔手迹制作的黑漆金字诗匾。

从乾隆年间起,凤凰楼还被用做存放一些重要的宫廷文物,主要有以下三项:一是《实录》。乾隆八年(1743年),皇帝为尊崇盛京开国宫殿的地位,命将太祖至世宗(雍正)五朝满汉文国史《实录》,各缮写一部送往盛京收藏,即放于凤凰楼上、中层的三十顶大柜之中,直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移至崇谟阁。二是“圣容”和“行乐图”,即皇帝画像。

其中身着朝服于宝座上端坐的“标准像”称为“圣容”,而读书听琴、骑马射猎等带有生活场景的称“行乐图”,也是乾隆皇帝特旨命送至盛京“供奉”。至光绪年间楼内共有太祖努尔哈赤至穆宗(同治)历朝皇帝圣容各一份,乾隆、嘉庆道光行乐图共十三份,都精心收贮在特制的大画箱中。三是清初皇帝玉玺。

原藏于北京交泰殿,乾隆十一年(1746年)奉旨移往盛京凤凰楼,共有“大清受命之宝”等十颗,乾隆曾亲撰《御制宝谱记》述其事原委。这些皇帝画像和玉玺,都属于清宫中最重要的文物,其政治意义远胜于飞龙、翔凤阁中的古董珍玩,由此也可见凤凰楼在清代沈阳故宫中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宫廷中,一般称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国家典礼的建筑为“殿”,而称帝后居住的建筑为“宫”。满族人建立政权之初,其语言中还没有与汉字“宫”相对应的词汇,只是用与汉字相同的词“boo”来代替,反而显得更加形象,因此,沈阳故宫崇政殿后高台上的内廷,实际上也就是清太宗时期皇帝的“家”。在这个区域里,共有七座宫,两侧是六座配宫,正面居中而建、坐北向南的是中宫清宁宫,即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居住之处,这里是整个宫殿的核心。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宁宫“万字炕”历史背景介绍,“万字炕”有哪些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满族住宅的典范清宁宫是五间硬山顶前后廊式建筑,除了殿顶的琉璃瓦和檐下的彩画,没有过多的外部装饰,作为“内廷正寝”可以说相当朴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满族传统建筑的典型风格,人们通常将其概括为“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所谓“口袋房”,也称“筒子房”,即清宁宫五间房的屋门,不是开在正中一间,

  • 清朝时期是怎么祭祀的,祭祀的规矩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除召见官员和筵客之外,清宁宫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就是其西侧四间也作为宫内举行萨满祭祀的场所,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神堂”。萨满教是一种以信奉“万物有灵”为特点的原始宗教现象,也是满族自氏族社会就有的信仰习俗。萨满教的祭祀分为在山林田野中进行的“野祭”和在住宅内进行“家祭”两类。过去的满族人家住房中,

  • 南京明故宫是怎么被毁灭的,为什么只剩下少量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京明故宫这么一座富丽堂皇、壮丽崇宏的皇宫建筑,又怎样走向衰败、破落以至毁灭的呢?有不少人认为是毁于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中,这种说法不尽全面。实际上早在明代与清初,南京明故宫就已屡遭破坏,它的衰毁是有一个过程的。首次灾难降临于明初建文年间。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建文皇帝朱允炆继承皇位,引起朱元璋第四

  • 明中都建筑设计介绍,朱元璋为什么要建明中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都宫殿,是明朝政府尝试的第一座宫殿的设计规划。有学者评价:李善长、汤和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吸收了以前历代宫殿的精华,建成的中都的规模和艺术造诣都是前所未有的。与历史上着名的宫殿相比,例如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宋东京宫殿、元大都宫殿,中都宫殿可谓是集大成者,为后来的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提供了最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弃中都?中都的历史由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375年4月,一如既往的春意浓浓,47岁的朱元璋衣锦还乡,带着开国者无限的自豪,朱元璋脸上春风得意。此次回乡,阵容庞大,仪仗齐全,俨然是真龙天子的威仪。这是他征战多年,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次返乡,此行的目的是祭扫父母的陵墓,还要亲自视察中都皇宫的修建状况。车驾进入洪武门,踏上洪武街,横穿云霁街,进

  • 南京明故宫遗址面积有多大?有哪些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中都城因劳民费财而无法进行下去,朱元璋终于决定罢建中都宫殿。尽管中都计划可以说以失败告终,但朱元璋的修城热情并没有丝毫减弱,而是将热情转移到了京师——南京来了。朱元璋登吴王位时就已经开始了南京的城市建设,营建中都严重影响了南京城的建设进度。而此时,朱元璋住的吴王新宫,仅有三殿两门,城墙两重,与中都

  • 南京明故宫旅游景点推荐:千步廊、明太庙、奉天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比起北京故宫,这座曾经辉煌的皇城被人遗忘。现在被称为御道街的地方是南京明故宫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叫千步廊,是明代进入皇宫上朝的正路,统称外朝。千步廊的南端就是皇城的总大门——洪武门,当年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三孔门卷单檐歇山顶的建筑,现在南京东郊遗存的明孝陵大金门与洪武门的形制接近,尚可以想象出当年

  • 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算不算是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几年,几处一直被尘封的南京明故宫重要遗迹,经过整修之后,被辟为遗址公园。被长期误称为“西华门”的西安门是明故宫皇城的最西面的一道城门,由于整个皇城偏在南京城东南,西安门是进出皇城最方便的城门,故其使用频率较高。西安门的规格很高,仅次于午门,门外有一座宽大的玄津桥(至今尚存),可见当年此门的重要。而

  • 朱棣是怎么登上皇位的,朱元璋的继承人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位期间苦心经营,将看似妨碍皇族世代统治的人统统杀光,为的就是留给自己的子孙一个宽松的统治环境。可朱元璋一心栽培的继承人皇太子朱标,性格与朱元璋迥然不同。朱标不赞成杀戮,而是主张以“仁”治天下。朱元璋对太子仁柔的性格很不放心,曾让朱标去握一根荆棘,朱标怕扎手没敢握。朱元璋一把握住荆棘,拿刀把荆

  • 建文帝朱允炆之谜:建文帝朱允炆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杀完人后,朱棣松了一口气。他重建了被烧毁的奉天殿,而在这座宫殿里,朱棣并不自在,朱元璋和朱允炆魂魄以及众多怨魄似乎一直在大殿内环绕,让朱棣寝食不安。朱棣不停地吃斋拜佛,在寺庙里,朱棣装着甚至连一只蚂蚁都不敢误伤。朱棣总觉得死后无脸葬在父亲的孝陵旁,不过让他欣慰的是朱元璋晚年就有迁都的想法,所以迁都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