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明故宫旅游景点推荐:千步廊、明太庙、奉天门

南京明故宫旅游景点推荐:千步廊、明太庙、奉天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66 更新时间:2024/3/12 21:19:55

比起北京故宫,这座曾经辉煌的皇城被人遗忘。现在被称为御道街的地方是南京明故宫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叫千步廊,是明代进入皇宫上朝的正路,统称外朝。千步廊的南端就是皇城的总大门——洪武门,当年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三孔门卷单檐歇山顶的建筑,现在南京东郊遗存的明孝陵大金门与洪武门的形制接近,尚可以想象出当年洪武门的样子。

再往前走有五座并列的石桥,名叫“外五龙桥”。在洪武门至外五龙桥之间的御道两侧,是明朝中央官署区。御道西侧是高级军事指挥机构,包括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以及太寺、通政司、锦衣卫、旗手卫、钦天监等;御道东侧是中央高级官署,包括宗人府、史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以及翰书院、詹事府、太医院等。

当年这里定是有条不紊的公务繁忙景象。如今千步廊遗迹全无,只有这外五龙桥依然存在,桥的基石仍是明代的基石,桥面还保留着明代的青石路面,只是现存的桥栏是“伪”时期修葺的,比较粗糙。这座“外五龙桥”也称外金水桥,它和北京故宫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的位置和作用是一样的。

过了外金水桥,原有一座高大雄伟的城门——承天门,承天门不同于洪武门,它是一座三孔门卷的城门,上面有漂亮威严的重檐歇山顶的仪凤楼,金黄的琉璃顶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斑,极为壮观。

进入承天门后,又有一座和承天门一模一样的、起着礼仪作用的城门——端门,这两座城门可以说是御道上最突显的建筑,在进入皇宫之前极早地体现了皇城无可比拟的气度。承天门与端门的位置和作用与北京故宫的天安门与端门是一样的,都是进入皇宫之前显示皇宫威严的重要建筑。

在明代,北京故宫承天门一直没有改名,直到清代才被改名天安门。在承天门与端门之间的御道两侧是庙社区,东边设置了祭祀皇帝祖宗的太庙,西边则是祭祀神灵的社稷坛。

明太庙遗址现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这里仍保留了大量的柱础与基石,与校园的环境相映,非常协调。太庙遗址曾出土了大量的明代黄色琉璃构件,显示出这一“深藏不露”的皇家建筑当年的规格是多么的高。明社稷坛遗址在上世纪初还能看到一些牌坊和坛基的遗迹,但现在除了一些少量的柱础和石构件外,已经看不出任遗迹了。

端门过后就是午门,与中都宫殿一样,午门是宫城的正大门,进入午门就进入了皇宫内部。现在的午门遗址是明故宫留下的最大的明故宫实物,非常珍贵,可惜的是楼顶仪凤楼早毁,双阙在20世纪50年代又被拆除,只剩下中间的城墙。如今的午门遗址已被植物包围,在秋日的斜阳下,午门门券上垂下的爬山虎随轻风摆荡。午门须弥座上雕刻的缠枝如意纹样,比起中都午门那豪华的雕饰的确简朴了许多,但这种简约唯美的装饰,代表了明初最高规格的建筑装饰风格,永久地影响了后世的风格。

午门顶上残留的百座宽大的柱础,还能管窥原来仪凤楼曾经的辉煌。穿过午门,又见五座石桥,称“内五龙桥”,桥栏早已消失,桥下为内御河。过了桥不远是奉天门遗址,奉天门是皇帝接见大臣议事的地方,即“御门听政”之所。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曾在此举行国宴接见过渤泥国一行

奉天门遗址遗存的若干个巨大石柱础可以想象原有建筑的高大,这种素面无装饰的石础与中都宫殿的蟠龙柱础相比显得朴实无华,石础底座正方型,高出部分为圆形,中间是自然的过渡的形状,俗称“镜鼓石”,这种样式的石础被后来明清广大的官式建筑所使用,奉天门遗址还有一座原本用于装饰台基四角的石螭首,是明初石雕的典范。

过了中山东路,就是宫殿的遗址,不过这些地方已经没有什么建筑遗存了,只有留在地面上的大大小小的柱础似乎在默默倾诉着无奈的悲歌,奉天、华盖、谨身、乾清、武英、华、奉先,一座座名宫名殿都早已长眠地下,那殿宇重重、金碧辉煌的景象则需要去遥想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算不算是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几年,几处一直被尘封的南京明故宫重要遗迹,经过整修之后,被辟为遗址公园。被长期误称为“西华门”的西安门是明故宫皇城的最西面的一道城门,由于整个皇城偏在南京城东南,西安门是进出皇城最方便的城门,故其使用频率较高。西安门的规格很高,仅次于午门,门外有一座宽大的玄津桥(至今尚存),可见当年此门的重要。而

  • 朱棣是怎么登上皇位的,朱元璋的继承人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位期间苦心经营,将看似妨碍皇族世代统治的人统统杀光,为的就是留给自己的子孙一个宽松的统治环境。可朱元璋一心栽培的继承人皇太子朱标,性格与朱元璋迥然不同。朱标不赞成杀戮,而是主张以“仁”治天下。朱元璋对太子仁柔的性格很不放心,曾让朱标去握一根荆棘,朱标怕扎手没敢握。朱元璋一把握住荆棘,拿刀把荆

  • 建文帝朱允炆之谜:建文帝朱允炆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杀完人后,朱棣松了一口气。他重建了被烧毁的奉天殿,而在这座宫殿里,朱棣并不自在,朱元璋和朱允炆魂魄以及众多怨魄似乎一直在大殿内环绕,让朱棣寝食不安。朱棣不停地吃斋拜佛,在寺庙里,朱棣装着甚至连一只蚂蚁都不敢误伤。朱棣总觉得死后无脸葬在父亲的孝陵旁,不过让他欣慰的是朱元璋晚年就有迁都的想法,所以迁都北

  • 明皇宫的历史背景介绍,明皇宫使用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降为留都,由皇族和大臣驻守,以保证南京也有个形式上的朝廷。但南京宫殿渐趋冷落,数百年间,南京明故宫屡遭损坏。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夏六月天降雷雨,谨身殿、华盖殿等被雷电击中起火后烧毁。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五月,南京刮飓风,太庙的树被连根拔起,太庙大祀殿和皇城各

  • 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要修建豹房?历史对他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明朝16个帝王中,武宗算不上是个显赫的皇帝,但他却是个另类的皇帝。他特别喜欢狩猎及尚武的生活方式,对喇嘛僧、奇异的音乐、食物、妇女有着特殊的爱好。他不住在宫禁大内中,却建了一个与虎豹相邻的豹房,一住就是十几年。有人说他是个淫荡的大魔头,有人说他是崇尚大明初期的传统。做皇帝要讲究文治武功,而明武宗正

  •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豹房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明朝的历史上,昏君屡见不鲜,几乎成了有明一代的特色,在明朝的众多昏君中,明武宗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将自己任命为将军的皇帝,还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的命也玩掉了。明武宗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明武宗是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荒唐皇帝,其贪玩的程度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无出其右

  • 明朝时期宦官王振是怎么掌握朝政大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大举进犯中原。明英宗亲自率领50万大军迎敌。蒙汉两军于土木堡附近展开一场大战。结果明军大败于土木堡,不但50万大军损失过半,就连一国之君明英宗也被掠去,一时天下震惊。事实上,造成这一事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明军的指挥竟然是一个根本不懂军事的太监,此人就是权倾一时的宦官王振。由于王振

  • “丁丑会试科场案”历史缘由,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创制科举选士制度以来,为体现其“公平”,科举考试中一直坚持“人不分贫富,地不分南北,唯以文章学问是赖”的原则。但耐人寻味的是,到了朱明王朝,却在科举考试中明确规定,人分南北,卷以率取。为什么明朝科举考试时一反常例,试卷要作南北之分?这还得要从明初的一个小故事说起。明洪武三十年

  • 明朝厂卫是什么样的组织?厂卫的职责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厂卫,人们立即想起明朝的“鲜衣怒马”锦衣卫。厂卫到底是什么组织,为什么人们谈起厂卫就会谈“虎”色变?事实上,厂卫并非一个组织,而是数个组织的合称,除了锦衣卫外,还包括东厂、西厂、内行厂等。这些组织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西厂、内行厂,都是手段毒辣、无孔不入的特务组织,这也是人

  • 明朝“空印案”之谜是怎么回事?“空印案”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初年,朱元璋先后兴起过四次大案,除了胡惟庸、蓝玉两案,还有郭桓案及“空印案”,后两案是因官员贪污而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惩治贪污案。对于郭桓贪污案,因为查有实据,没有什么可争议的,而“空印案”从事情缘由上来说,更接近于作弊行为。“空印案”的牵连之广,对明初的政治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时间,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