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十大奇女子

民国十大奇女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40 更新时间:2024/1/29 13:30:50

民国,是一个才子佳人辈出,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我们至今回头看那个时代,都是影影绰绰的。在那个时代里,男子可以妙手著文章,女子也可以描绘世态炎凉,优雅从容。

无论是携手同游,还是把盏到雾重月斜,都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存在。她们极具才气,在那个时代,和那些徒有皮囊的花瓶相比,她们才是人们心中的女神!


吕碧城: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5岁吟诗,12岁作词,21岁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编辑,25岁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校长,民国建立,她29岁,被聘为总统府秘书。

她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可以说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坛,她用自己的才华惊艳了一个时代。

延伸阅读:

民国才女吕碧城为什么终身不嫁?

吕碧城为什么不接受袁世凯之子袁克文?


陆小曼:纯粹天真,凛冽而清澈。

胡适说过她是“不得不看的一道风景”,刘海粟称她为“一代才女,旷世佳人”。陆小曼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她聪慧十足,写得一手蝇头小楷,诗画双全。

她是徐志摩第二任妻子,也是最后一任,徐志摩死后,她幡然醒悟,从此简居素衣,绝足欢场,开始整理志摩的遗文,编纂《志摩全集》。

推荐阅读:

陆小曼生平大全介绍


林徽因:最美人间四月天。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说起她,我们似乎总能想到她的才情,想到她和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种种故事,想到她惊艳一生的故事。

有人说林徽因最美的时候,是嫁给梁思成以后,夫妻二人跋山涉水,为保护古迹建筑而付出的努力。她的一生是如此的唯美而清。

推荐阅读:

林徽因事迹大全


张爱玲:滚滚红尘中,临水照花人。

她才华横溢,被称为天才作家,3岁背诗,7岁开始写第一部小说,19岁成名,她的多部小说被奉为经典,流传至今。有人说,没有她的民国,是寂寞的。

她出身豪门,却一生凄苦,她的孤傲,她的卑微,她的才情,让人惋惜。

延伸阅读:

张爱玲事迹详解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


唐瑛:美丽是我一生都在做的事。

南唐北陆,作为与陆小曼比肩的唐瑛不仅多才多艺,更是有着很强的个人魅力。

她懂好几国语言,非常有才气,那时候上海来了外国总统,有什么重要的宴会,唐瑛总是要出席的,去表演钢琴和昆曲,是许多女生崇拜的对象。她的嘴角总是挂着微笑,这点到老都没有变。


孟小冬:夜空中凛冽清寒的星。

孟小冬出生于梨园世家,她5岁学艺、7岁登台、14岁时在上海演出,已颇具大家风范,18岁时凭借过人的才艺、优雅的举止和高贵的气质,风靡全国,一炮而红,更是获得了“冬皇”的美号。

她爱恋梅兰芳,甚至不惜为妾,却最终没能走到最后。中年后,她嫁给了大她几十岁却百般呵护她的上海滩帮派大佬杜月笙。


郭婉莹:优雅是一生的修养。

她是上海永安百货的四小姐,她是上海最后的金枝玉叶,她在上海的风雨中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一生凄苦而优雅。她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半生虽孤苦却也不曾低下高傲的头颅。

无论是套粪池还是洗马桶,照片上的她永远是一丝不乱的装束和满脸从容安然的神态,无论生活怎样,只要她见人永远要化装换衣服,只是为了守住那一份对客人的尊敬,为了坚持自己骨子里的清高和尊严。

当你了解她的生活,才会知道,原来“金枝玉叶”说的就是如她一般金子般的心和玉一样的灵魂。


潘素:相知相守五十年,不离不弃。

她13岁被继母卖入青楼,21岁成为头牌,在十里洋场有着“潘妃”的名号,直到遇见民国四公子的张伯驹。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谈婚论嫁,婚后,便是漫长的陪伴。

张伯驹更是请了好些师傅交她学习山水画作,因为有底子,她学的也很快。就连张大千都曾夸潘素其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随着战乱的到来,两人又积极抢救国宝,到了1956,两人更是将苦心抢救收藏的书画无偿捐给故宫,一时成为一段佳话。


赵一荻:既然执子之手,就敢白头偕老。

她的一生似乎只为了一个人而活,从情人到妻子再到离开,七十二年的时光,恰恰诠释了木心那句“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她出生于富贵之家,因在家里排行第四,所以很多人喜欢叫她赵四小姐。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囚禁72年,而这整整72年的时间里,从灿烂少女,到白发鬓鬓,也是她一生的选择。赌上自己的人生,只为守候相爱的人。


胡蝶:美丽的人生高贵如初。

张恨水曾说:“胡蝶为人落落大方,一洗女儿之态。性格深沉,机警爽利,如与红楼人物相比拟,则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1908年,胡蝶出生于上海,1924年,胡蝶进入中国第一家电影学校上海中华电影学校学习,1933年,力压陈玉梅跟阮玲玉,夺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

它的优雅不止在电影里,她这一生遭遇过太多不幸,可面对生活,她就像一只高贵的蝴蝶,惹人惊艳。甚至在她离世时,她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胡蝶要飞走了。”她们的美丽,她们的优雅,就像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她们在那个时代展现了女人的风华和才情。

她们傲然,她们自立,那是她们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而有的底蕴。都说一个女人最耐品的,永远是她所具有的气质和韵味,就算历经时间和世事,她们依然会若飘香的美酒,让人沉醉!

推荐阅读:

民国传奇女子介绍

民国名人介绍

民国时期历史事件大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国民党抗日名将霍守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学良部下:张学良手下有一个忠心又耿直的将领,名叫霍守义。霍守义1898年生于辽宁本溪,21岁时去了大帅张作霖的奉天兵工厂当个录事,随后又在张作相的15师26旅16团当团副,跟张学良关系很好。大家都知道,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轻易不能见人。但有一回,经蒋介石特许,六名东北军高级将领在溪口见

  • 潘素与张伯驹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江南才女潘素与北国公子张伯驹四目相对之时,已缘定终身,张伯驹填了一首《浣溪沙》:“隔院笙歌隔寺钟,画阑北畔影西东,断肠人语月明中。小别又逢金粟雨,旧欢却忆玉兰风,相思两地总相同。”以词表达心声,以才情打动少女的芳心。张伯驹出生贵胄,早年与袁克文、张学良、溥侗并列为民国四公子,

  • 新中国六大土匪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土匪现象土匪现象是旧中国的国情之一,乡下的土匪多如牛毛。毛泽东长期从事农民运动,在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也许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农村,更了解土匪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剿匪斗争中,我军共剿灭土匪260余万。从毛泽东关注过的6个土匪身上,集中体现了剿匪斗争中党对各类不同土匪的不同政策。新中国土匪有哪些1、藏

  •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爱情 宋庆龄回忆相爱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爱情,已成为民国年间广为流传的佳话,也是20世纪的伟大爱情故事之一。宋庆龄冲破父母、世俗的偏见,不顾年龄的障碍,毅然与孙中山成婚,成就了一对革命伴侣。大家都知道,年龄相差近30岁的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结合,当时是遭到宋庆龄父亲激烈反对的。那么,孙中山到底是有什么巨大的个人魅力,迷倒了花容

  • 鲁迅逝世葬礼 鲁迅遗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鲁迅,一直都是中国人们引以为傲的一个文化标识。尽管历史上的人对鲁迅的评价并不相同,有赞扬的声音当然也有贬低的声音。但无论如何,他确实是20世纪的一位文化巨人,用自己的笔为自己发声。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气肿病逝于上海。鲁迅先生曾留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不在此例。二

  • 袁克文简介:民国四公子的精彩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的四大公子,有“平生无憾事,惟一爱女人”的张学良,有皇亲国戚的溥仪堂兄溥侗,有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大藏家张伯驹。还有一个人,他是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袁克文唱戏喝酒,写诗收藏样样精通。一生吃喝玩乐,但国民党大佬于右任老先生却评价他:“风流同子建,物化拟庄

  •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定情信物—手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年宋庆龄不顾家人反对嫁给孙中山,而孙中山送给新婚妻子宋庆龄的结婚礼物,不是钻戒珠宝,而是一把毛瑟手枪。宋庆龄孙中山结婚礼物为何不是钻戒而是手枪?据了解,宋庆龄不顾父母反对,和孙中山在东京完婚,并亲笔签下婚姻誓约书,誓约书有3份真迹,本来都因战乱遗失,后来1份失而复得。据上海宋庆龄故居管理人员介绍,

  •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袁克定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6年6月6日的北京,酷暑难耐。袁世凯的三女儿袁叔祯上街买菜,看到报纸上写着“袁贼倒行逆施,窃取革命果实!”。三女儿拿报纸给父亲看,袁世凯懊悔不已,他顿觉大势已去,英雄暮年,在极度失落之中,便病倒了。临终前,袁世凯叫来大儿子袁克定,只留下三句遗言:“是你害了我

  • 袁克文在袁世凯死后的生活 钱花在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世凯去世后,袁克定急忙分家产。袁家有32个子女,都担心分多分少。去问二哥袁克文,袁克文一推帽子:“爱咋分咋分,你二哥我呀,看戏去喽!”1916年6月28日,袁世凯出殡,32个孩子都应送父亲一程。唯缺二公子袁克文。家里人满世界找,怎么找也找不到。不曾想,就算是父亲出殡这么大的

  • 民国名妓赛金花与小凤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是三从四德,几千年来从没有改变过,所以女人在封建社会中备受压迫,而有的女孩更加悲惨,被送进青楼,在命运的逼迫下实在无路可走,对她们来说活着就已经是一种最大的奢侈了。青楼女子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身份都是非常低贱的,几乎和街上的乞丐沦为一样的等级,但是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却出现了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