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权力纠纷有多严重?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权力纠纷有多严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84 更新时间:2024/2/8 13:36:53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麟德二年)前后,是唐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因太平公主的母亲是女皇武则天,所以,这也注定了她的一生要像母亲一样活在政治的风口浪尖上。

武则天经常说:“我的女儿与我一样。”不过,武则天并没打算将皇位传给太平公主,或许,她已经饱尝女人当皇帝的苦楚,不想让女儿重蹈覆辙,武则天最终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武则天是独断专行的,她根本不会考虑女儿的感受,太平公主不想在这个女权膨胀的年代屈居人下,亦不想认同比自己能力低下的兄弟继承大统。

李显受武则天荫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帝。虽说,李显能力平平,不过,他的老婆和女儿都是不逊于武则天的狠角色。皇后韦氏陪伴李显那么多年,受尽苦楚却始终坚韧不拔。她的野心是天生的,她将吃到的所有苦头,都当作李氏对她的亏欠。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韦皇后与她的女儿安乐公主毒死了皇帝李显。

韦后即将效仿武则天坐上龙椅,为了让自己成为第二任女皇帝,她拉拢了身边一切力量,包括上官婉儿。为了让自己的龙椅坐得长久,韦氏还找到了太平公主,希望小姑子能够给予自己帮助。可惜的是,韦后的算盘打错了,太平公主虽为武则天之女,但是,她身体中亦流淌着李氏之血,所以,她怎会甘心将李家的天下拱手让给韦氏呢?

更何况,太平公主曾距离皇位仅有咫尺之遥,若非武则天让位给李显,她早已“女承母业”继承大统,哪轮得到韦氏母女像跳梁小丑一般在她面前作戏呢?

韦后的僭越,终于使太平公主不再沉默,她及时联系了自己的侄子李隆基,在某天,突然发动宫变,将以韦氏为首的后党诛杀殆尽。韦后倒台后,太平公主完全可以效仿母亲继承大统,况且,此时的太平公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武大臣有半数是太平公主的亲信,七个宰相中有五个是太平的门生。

然而,太平公主却聪明的选择了退居幕后,将江山送给唐睿宗李旦,坐在家中把持朝政。

那么,为什么最后太平公主会于李隆基交恶呢?

因为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其墓志铭上的隐晦记载,后人多推测:她可能与李隆基之间有着一段不清不楚的关系。倘若此事为真,那么,这极有可能成为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决裂的导火索。

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儿子,因为,薛崇简吸取了父母的优秀基因,所以,他的长相自然出众。李隆基幼时,经常去姑妈太平公主家做客,与薛崇简这个年龄相仿的少年相谈甚欢,两人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随着时间推移,两人都成长为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一次偶然的接触中,李隆基突然发现:自己对薛崇简的感情远比友情复杂。

最终,在一番阴差阳错下,李隆基对薛崇简产生了别样的情愫。

韦皇后要对太平公主动手之时,薛崇简急忙跑到好友李隆基面前,请求他帮助自己的母亲。李隆基二话不说,当即派人支援太平公主。出于某种情感,李隆基绝不会让薛崇简失望。于是,在李隆基的帮助下,太平公主终于在大明宫中,将韦皇后和她的女儿砍成肉泥。只是,太平公主不知道,李隆基帮助她的初衷竟是因为她的儿子崇简。

唐睿宗李旦上位后,朝廷终于恢复宁静。李隆基得以与薛崇简享受了一段平安喜乐的时光,在此期间,二人北上长城,南下余杭。他们回到长安后,回到薛崇简的府上,正赶上太平公主入宫与群臣议政,两人便躲在屋子里,亲密地抱在一起。突然之间,房门被人打开,一张怒不可遏的脸映入眼帘,太平公主满脸肌肉纠结。

因为,她根本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与李隆基有断袖之癖。

在此之前,宫里时常流传着李隆基与薛崇简之间不清不楚的关系,太平公主不敢相信。如今,太平公主不过略施小计,便发现了这个惊人的真相。

太平公主最爱的儿子,和最信任的侄子,竟在朝夕之间双双背叛,这个结果是太平无法接受的。太平公主哭着跑出薛府,一个人来到母亲的无字碑前,涕泪横流。她对自己最敬爱的母亲哭诉着,这么多年,她虽高居权力巅峰,连嚣张的武三思、歹毒的韦皇后都惧她三分,但却没想到,最终,亲人与皇位通通离她而去,除了权力外,她已失去了一切。

怒火中烧的太平在无字碑前暗暗发誓:她要用手中仅剩的权力报复这个让她困顿不堪的世界,报复所有背叛她的家伙。当即,太平将自己的亲信禁卫军总领崔缇叫到身边,规划了一幅篡夺大权的蓝图,她要掌控整个朝廷,夺回自己应得的皇位。薛崇简极力劝阻母亲不要废掉李隆基,然而,此时的太平已怒不可遏,她命人鞭打了薛崇简,执意要做第二个女皇。

李隆基目睹丑事败露,料到太平公主会针对自己,他先人一步命王毛仲组织了三百私兵,亲自率军铲除了太平公主的羽翼。太平公主终究只是一介女流,她在人生的最后一场政变中因怒火失去了先机,当她谋划好夺权大计时身边的亲信已被李隆基诛杀殆尽。最终,太平公主被赐死,薛家除薛崇简外满门被杀。正史记载:李崇简至太平公主事败后受到唐玄宗的荣养。

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

自己的母亲太平公主败后,失落的薛崇简远离长安,来到蒲州落户了。其墓志《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并序》中则显示:薛崇简寻坐事谪居于溪州数年,谪居中,其妻方城县主武氏,于开元十二年病逝于溪州。妻亡后不久,朝廷起复他为袁州别驾,但是,因心情郁闷、怀才不遇,最终,在开元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病逝于袁州官舍,并于开元十四年葬于黄山之原。

至此,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恩怨因太平之死画上了休止符,这个女人的权欲与野心化作泡影,终究没能像自己的母亲一样身登大宝。

标签: 李隆基太平公主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后袁绍为什么没有选择卷土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绍

    官渡之战后,得胜的曹操也是元气大伤。他和袁绍都为此战投入大量粮草,需要时间恢复生产,曹操没乘胜进攻河北就有“养伤蓄力”的意图。更重要的是,袁绍虽大败,但领地并没萎缩,占有河北四州,北靠关系良好的游牧部族,而曹操只是解除了袁绍在北部的威胁,自身实力并没增加。在综合实力仍强于曹操

  • 刘禅处死蜀汉刘琰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琰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多枭雄趁势而起,咸多良才应运而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那段历史才变得精彩纷呈。然而就算那个年代,汲尽了中华大地的灵气,也不可能将众生全部滋养成大才,所以三国时期,也出现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庸才,例如蜀汉后主刘禅。他不但昏庸无能,沦为了亡国之君,还为后人留下了“乐不

  • 历史上的花木兰到底是鲜卑人还是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花木兰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在我们学习《木兰辞》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认为花木兰理所应当的是一个汉人女子。事实上,这个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并不是汉人女子,而是一个鲜卑女子。这也许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但是这恰恰也是事实。在《木兰辞》里面有这么一句“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

  • 谷道破裂是什么死法?北宋公主为何因谷道破裂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谷道破裂

    可能有人听说过这样一种死法,叫做谷道破裂而死,而历史上因为谷道破裂而死的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公主,宋徽宗之女茂德帝姬。茂德帝姬的一生可以说也是很悲剧的,毕竟经历过靖康之变的公主,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而茂德帝姬据说是因为谷道破裂而死,那这个谷道破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死法呢?这样死的时候究竟有多痛苦呢?今天

  • 清朝皇室逢年过节时皇帝与嫔妃们都吃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

    过新年年夜饭是重点,在古代,皇家也不例外。过年是对于皇帝也说意义深刻。清代宫廷中,一天固定只吃两顿饭,早膳在早上六七点,晚膳是下午两点左右。平时,皇帝吃饭都是一个人,如果叫上某个妃嫔一起用膳,那就比较得宠了。一般只有在除夕,皇帝才会聚集妃嫔们,一起进餐,以示合家和睦,团团圆圆。我以乾隆四十八年(1

  • 关羽的壮缪侯谥号到底是什么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关羽(161-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兵困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为此,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结

  • 司马昭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嵇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昭

    嘉平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皇帝曹芳和大将军曹爽外出扫墓之际,突然发动政变,控制了整个京城。占据了主动之后,司马懿一边整顿军队,一边派人稳住曹爽。当时,虽然曹爽的家人被司马懿扣押,但他毕竟有天子曹芳在手。如果曹爽和天子逃到许昌,然后号令许昌一带的军队,那么,司马懿的处境将极为危险。为了避免曹

  • 陶渊明的家世如何?陶渊明为何选择归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渊明

    《晋书·陶潜传》中,开篇这样介绍陶渊明:“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也就是说,他的曾祖父陶侃曾做到大司马,可谓东晋顶尖权臣,所以陶渊明是个不折不扣的官宦世家子弟,出身绝算不上差。但是,他却仕途不顺,半生困苦,一点没有陶侃手握荆江二州,同“江

  • 长安为何改成西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安

    说起西安,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了,一座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都,是中国古代13个王朝的古都,也是中国历史上建朝最多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的人或许会疑惑,既然西安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底蕴,那么为何在古代的诗歌作品、历史记载中,西安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呢?这就必须要说到西安的

  • 弓箭真的能射死人吗?一箭射死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弓箭

    相信古装片我们也看过不少了,我们经常能在古装剧中看到弓箭手嗖的一箭就能把士兵直接射到死亡。对于这个问题一直很多人都存在疑问,感觉非常的夸张,怀疑弓箭真的有那么大威力吗?能够一箭就把人给射死了。经过分析后这种情况都要根据实际来看,但都不乐观!古代弓箭射程平均大概在150米左右,千万别觉得射程太近,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