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春宫图直接描绘男女性事 它们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古代春宫图直接描绘男女性事 它们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88 更新时间:2024/4/11 13:16:59

春宫图是指以男女交合为主题的绘画,又名秘戏图、春宫画,日本称为“春画”,由于年代久远,现存世的大多为明、清时的作品。中国古代春宫画描绘男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那么春宫图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春宫画的起源,一般都认为始于西汉景帝子惠王刘越的后裔刘海阳(公元前64至公元前50年在位),在他世袭的封邑广川郡(今河北省枣强县东)的宫室中绘男女性爱画于屋上。

可是,实际上春宫画的起源比这还要早得多。汉朝刘向在《列女传》一书中说,殷商末期(公元前1040年左右),奢侈暴虐的纣王曾在宫中举行肉林酒池的餐宴,他抱着妲己恣意寻欢,在他们的床榻四周则围以绘满春宫画的屏风,两人一面欣赏这些画,一面纵情作乐。

在沈德符的《敝帚斋余谈》对春宫画起源的记述中,提到了广川王刘海阳、齐后废帝萧宝卷隋炀帝、唐高宗、武则天等,其实,中国古代的春宫画不仅起源于宫中的淫乐,也起源于民间一些性书的插图,甚至作为一种性教育工具示新婚夫妻。如前述“嫁妆画”就是一种春宫画。

有资料表明,在公元1世纪,似乎《素女经》之类的性学书籍已有带插图的版本了。如《素女经》内的“九势篇”和《洞玄子》内的“三十法”,都可能有一些图画的附录说明。从《同声歌》可以看到,在汉时有可能以春宫画给新娘做嫁妆,以指导夫妻性生活,这被称为“女儿图”、“枕边书”或“嫁妆画”,这在后世的民间也有流传。

从唐代到宋代,出现了少数画过春宫画的着名画家,他们的有些春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历史事实。无名氏所画的《熙陵幸小周后图》即为一例。多才多艺的南唐后主李煜曾和妻妹幽欢,他写下的着名的《菩萨蛮》词就记述了幽欢时的情景。在他的妻子大周后死后四年,李后主册封妻妹为小周后,又过了10年(公元974年),南唐亡于宋,李后主和小周后被掳至京师。小周后貌美,被好色的宋太宗赵匡胤看中了,把她宣至后宫,多次强行奸污。这件事被人画了下来,就是《熙陵幸小周后图》,“熙陵”是指宋太宗,因为他死后葬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

在《熙陵幸小周后图》上,元人冯海粟就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意思是:宋太宗你强奸了别人的妻子,而你的后代(宋徽宗、钦宗和宗室嫔妃公主3000人)也被金人大肆强奸,这真是报应了。

可是,历史往往会走向反面,金人灭了北宋,肆意强奸北宋的后妃宗室和民间妇女,后来南宋联合蒙古人灭金时,南宋的军人也施加了性报复,有人还把南宋军人强奸金后的情景描绘下来,题为《尝后图》,意即“尝尝金朝皇后滋味之图”。在佚名作家的《樵书》中,曾提到这幅南宋末年的《尝后图》说:

……又有宋人《尝后图》:一妇人裸跣,为数人抬舁,人皆甲胄带刀,有啮唇与乳及臂股者,至有以口其足者。惟一大将露形近之,更一人掣之不就。又有持足帛履袜相追逐者,计有十九人。上有题云:“南叱惊风,汴城吹动。吹出鲜花红薰薰,泼蝶攒蜂不珍重。弃雪拼香,无处着这面孔,一综儿是清风镇的样子,好将军是极粘罕的孟珙”。

画中露出阳具准备强奸金后的将军是不是孟珙,有人提出质疑,但金被灭后,此情此景想必有之,即使孟珙没有这么做,别的将军也会这么做。无论是金人奸宋室后妃,还是宋人奸金室后妃,都是性暴行,女子都是悲惨的性牺牲品。

自明代下半时期以后,春宫画特别流行,那时这方面的名画家首推唐寅。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年时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历史上记载他是个风流才子,诗、文、画俱佳。他性格不羁,有时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由于仕途多舛,就游历名山大川,专门致力绘画,以卖画为生。他长于人物,特别以仕女画见长。他画春宫画,与他的生活情趣有很大关系,也是他风流性格不羁的表现,可能也是对当时官场和社会的虚伪以及封建礼教的讽刺和反抗。有人说,他作春宫画以所眷恋的妓女、情妇为裸体模特儿,所以才画得那么传神,那么惟妙惟肖。

唐寅所作的一般仕女画,至今传世的有《孟宫蜀妓图》《班姬团扇图》《嫦娥奔月图》等,但其大幅绢本的秘戏图至今已不复见,只是在古籍中留下几首清人题唐寅春宫画的诗作,如“鸡头(乳房)嫩如何莲船(三寸金莲)仅盈握;鸳鸯不足羡,深闺乐正多。”“清风明月无从觅,且探桃源洞底春”等,让后人去想像、描摹。 唐寅还画了一套《风流绝畅图》,共有24幅,十分有名,但这套册页早已失传。

和唐寅可相媲美的还有仇英。仇英字实甫,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居苏州。他是工匠出身,后来也从周臣学画,为文徵明所称誉,从而知名于世。他主要以卖画为生,画春宫画也十分有名。他画全身着衣的恋人,也画裸体相交的男女。他从临摹古人名作下手,发愤苦学,兼取各家之长融一炉,从而创出自己精丽秀雅的绘画风格,终于能和唐寅、文徵明、沈周并列,成为明朝的四大画家之一。

人们认为明代后期是中国古代春宫画发展的顶峰,主要是指它的质,在量方面,清代的春宫画似乎较明代为多,也许是因为年代较近而存世的作品较多的缘故。从文献记载来看,清朝的春宫画能手主要有古濂和尚、王式、马相舜、马振、改琦等。

中国古代的春宫画虽然被许多人所喜爱,但总是有私密性,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只能在私下把玩欣赏,所以极少有大幅者。

这些春宫画不仅在内宫、在官僚豪绅之家流行,而且在民间坊肆中也十分流行,这是明代的春宫画和前朝不一样的地方。由于流行广,需求量大,有些出版商又在印刷上下功夫,其技巧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明末尤甚。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认为最好的套色春宫画印于1606年至1624年,使用了五种颜色,这些画代表了套色春宫画的全盛期,它只流行了约20年。1644年清王朝建立后,这种艺术已完全绝迹。总的看来,清代春宫画似乎比明代流行得更广一些,但其画艺都在唐寅、仇英之下,印刷技术也远远地逊色了。

一门艺术或一门科学之所以在某个时期广泛流行和发展,总是因为它有许多功能而符合了某个时代的某种特殊需要。春宫画之所以从宫廷到民间不断地发展和流行,正是因为它有许多它物所难以替代的功能:

一是激发性欲的功能。人们感受性刺激,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实现的,其中触觉、视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是娱乐功能。在男女性生活中作为助兴工具,这是和春宫画的性刺激作用密切联系的。

三是教育的功能。即作为性学书籍的插图来昭示人们;或以“嫁妆画”的形式给女儿带到新郎家去,过夫妻性生活时照此去做。

四是辟邪的功能。例如“避火图”,认为春宫画能辟鬼神。

标签: 春宫图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宫有什么娱乐方式 有趣程度超过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宫

    古代人的娱乐方式相较于现在的话自然是单调了许多,但是处于不同时空条件下,古代的娱乐方式也别有特色,皇宫的娱乐跟民间的娱乐又有所区别,那么古代皇宫里都有什么娱乐游戏?1、投壶据《礼记·投壶》记载,以盛酒的壶口作标的,在一定的距离间投矢,以投入多少计筹决胜负,负者罚酒。常在宴会上玩,以助

  • 魏征和李世民的真实关系_魏征直谏李世民不杀他吗_李世民把魏征当做明镜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征,李世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总是保有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误。现在魏徵死了,朕失掉一面明镜了啊!”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一代名臣魏徵病逝。与他相知甚深的唐太宗李世民颇为痛惜,流着泪说出了以上名言。魏徵,字玄成,生于北周静帝

  • 明朝后妃一年化妆品的费用 竟达如今30亿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妃

    古代皇宫后宫佳丽三千,但是要供养这些后妃也是一笔庞大的开销,据《国朝宫史》反映,明代后宫开支巨大,“有明之季,脂粉钱岁至四十万两,内用薪炭,巧立名色,靡费更甚”。有鉴于此,清朝皇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后宫经费使用制度,“我圣祖仁皇帝鉴往规来,禁浮返朴,垂为诫谕,家法昭

  • 郭嵩焘左宗棠为何反目成仇? 左宗棠死后写挽联骂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嵩焘,左宗棠

    郭嵩焘郭嵩焘作为晚清名臣、中国近代重要人物、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他能发迹与曾国藩是离不开关系的。此外,他的一生与左宗棠纠缠颇多,两人原本是同乡、同僚、好友,甚至是姻亲关系,但最终却反目成仇,就算左宗棠死后,郭嵩焘也没有真正原谅他。郭嵩焘与左宗棠都出生于湖南湘阴,两人是同乡,又是同朝为官的好友;而且左宗

  • 房事禁忌有什么 对于性的研究不再讳莫如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房事禁忌

    性自古以来都是充满神圣而令人向往的,对于性的研究不再讳莫如深,而是更加深入,那么在性生活中,有什么禁忌呢?房事禁忌是一种远古的禁忌,从图腾时代直到现今,这一禁忌始终存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类、族群的繁衍、生息,所以历来被人们所重视。1、婚恋房事禁忌房事是指性行为、性生活。婚姻是性行为、性生活的合法

  • 古代厕所长什么样 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

    厕所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地方,今人无法想象没有厕所的话怎么生活,但自古至今,厕所在国人眼中似乎是个污秽不堪的地方,多不愿提及。然而,透过中国古代厕所诸名称及其意义,可以窥见这一事物所折射出的历史文化状况,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有重要的意义供人大小便的地方即厕所。据考古发现,厕所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

  • 慈禧临终的遗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

    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是同治帝的生母。咸丰帝驾崩后,叶赫那拉氏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清朝末期,她垂帘听政,干预朝事,她的一生过大于功,为后世所记,她的临终遗言为人惊叹,下面为什么网为您详析慈禧太后的临终遗言。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太后病势沉重,进入弥留状态。御医们手忙脚乱,开

  • 雍正帝胤禛是怎么死的?揭开其死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帝

    雍正帝胤禛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他死于公元1735年10月08日,享年58岁。对于他的死,说法很多,其中有种说法说他是因痴迷炼丹最终丧命。下面为什么网为您详析。 雍正在与道士们打得火热的同时,皇家园林圆明园开始升火炼丹了! 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事件,在官书正史上不可能有记载。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

  • 东汉末的将才为什么都称王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

    大家多少都知道些关于三国的事,三国里,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都觊觎着皇帝的这个称号,但不敢公然犯规,只敢称王,不敢称帝。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为您解惑。袁术,染指了一下,当了几天皇帝,谁知犯下致命的错误,结果失败得最惨。这也是所有那些一叶障目,利令智昏,而且自以为是的人物,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

  • 清朝乾隆年间浙江巡抚王亶望为何非死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亶望

    说到王亶望其实大家应该知道这个人其实就是清朝乾隆年间浙江巡抚了,能做到这个位置你会发现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了,而且权利也非常的大,大家也知道最后他也还是死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呢?乾隆为什么一定非常要杀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因为王亶望的捐监冒赈大案是清国入关百年里最大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