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史上最温柔的改朝换代:死伤仅一人

中国史上最温柔的改朝换代:死伤仅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2 更新时间:2023/12/27 13:04:49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凡政权更迭通常都要经过长期的战乱才能完成,每一个强盛的朝都要先经历一轮天下大乱才能建立,社会动荡、经济倒退以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孟子云: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仅从人口一项来看,每次改朝换代都要导致一次严重的人口大滑坡。

根据有关的考证和测算,五代十国时期之前的人口变化情况大致如下:战国时期,人口总数最高时应在3000万以上,经过秦灭六国的政权兼并,又经过秦的暴政统治和秦末战争,至汉初,人口减至1300万或更少。西汉中期全国人口曾达5900多万,西汉末年,灾害频繁加上连年战乱,到东汉初人口剧减至2100万。

东汉极盛时期人口恢复到5400万到5700万,经过黄巾兵乱、群雄割据、三国混战,又降至1660万。再其后,西晋后期“八王之乱”,人口由4000万降至1200万。隋末战争,人口从4600万降至1500万,“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唐朝,官方统计人口最多时为5300万,自唐末军阀割据进入五代十国,政权频繁交替,社会持续动荡,中原至江淮的大片地区“人烟断绝,荆榛蔽野”,到北周末年,全国人口已降至1600万。

对照这些该朝换代就产生八位数人口死亡的数据,让我们来看大宋王朝的建立陈桥兵变,死亡人数是“一位数”。你会不会感觉这简直在讲一个神话。

一千零五十五年前的今天,公元96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四)赵匡胤把后周大军带出首都开封,刚走到陈桥就发生了兵变,转头回开封接管了后周的政权。

陈桥兵变疑点多多,这其中有一个人物的安排疑点最大。就是身为后周帝国殿前副都点检(职位上是赵匡胤的副手)的慕容延钊,被赵匡胤派为了此次平北的先锋,率前哨人马先于主力大军一天出发。这支先头部队没有在陈桥或任何其他地方转向,而是真的赶到了传说中受到侵袭的镇、定二州(今河北正定、定州)。

慕容延钊是后周的一名忠勇猛将,有关他与赵匡胤的关系说法不一。一说两人自幼一起习武,情同兄弟。果真如此的话,他似乎更应该留下来参加兵变,并借此成为赵匡胤登基后首批加封的开国元勋,而不应该被派往并无任何战事的边境。

由此来看,另一种说法更具合理性,即此人并非赵匡胤敌嫡,且有可能对兵变的顺利进行造成一定阻碍,把他派为先锋实际上是调虎离山。如果是这样,当他到达镇、定二州的时候,至少对三个基本事实是完全不知情的:一、契丹和北汉的军队压根就没有发动过进攻;二、他准备保卫的那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三、把他派出来的那个人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国家的皇帝。

大宋帝国诞生的过程中充满阴谋,这是确定无疑的,不过比这一点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宋取代后周几乎是在不流血的前提下完成的。由于每一步都做了周密部署,陈桥兵变的整个过程里没有发生任何战斗,大军返回开封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宋太祖兵不血刃,以受禅的形式和平夺取政权。这样的改朝换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极其罕见,而作为一个前后历时三百余年的大王朝,如此轻描淡写、不动声色地在一夜之间创立,更是绝无仅有。

当时开封城内也发生过一起流血事件:后周帝国的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内阁听闻兵变,慌忙跑出来试图组织抵抗,结果在路上与入城的变兵相遇。赵匡胤军中有位性情鲁莽的军士王彦升,“跃马逐之”,直将韩通追到家门口,“第门不及掩”,于是将韩通及一家妻小杀掉。对韩通家族来说,这样的结果确实惨痛,但在一场夺取国家政权的军事政变中,如此非战斗性的伤亡,对于一个改朝换代的天下大变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标签: 中国史上温柔改朝换代死伤一人纵观中国几千

更多文章

  • 毛泽东最欣赏三国里的哪一位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毛泽东,欣赏,三国,一位,谋士,毛泽东,欣赏,一位,三国,谋

    毛泽东最欣赏的一位三国谋士刘晔 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曾先后向干部推荐读《三国志》的四篇传记,即《张鲁传》、《吕蒙传》、《郭嘉传》、《刘晔传》。毛泽东熟读《刘晔传》以及裴松之的注,并作了如下批语:“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刘晔的足智多谋和善于应变给毛泽东留

  • 唐太宗李世民曾错罚哪位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曾错罚,哪位,大臣,贞观,七年,655年,宫

    贞观七年(655年),宫中发生了一桩丑闻。有个叫杨誉的好色之徒,行为放荡不羁,竟然在皇宫禁地追逐、挑逗宫女。这件“逐婢”丑闻事涉皇亲国戚(杨誉的女儿是唐太宗第六子的妃子),所以影响极其恶劣。消息一传开,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都官郎中薛仁方闻讯后,将杨誉扣留起来查问,准备依法处置。

  • 穷光蛋刘备夺取天下的两大秘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穷光蛋,刘备,夺取,天下,两大,秘笈,是什么,当今世界,诚信

    当今世界,诚信两个字在一些人眼中越来越不值钱了,为了眼前一些小利,可以放弃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背弃自己的承诺。但是诚信,很多时候都是无价之宝,它不仅能为我们赢来事业、金钱,甚至在历史上我们所熟之的那个曾经一无所有的刘备,他却用诚信二字赢得了自己的天下。在汉末三国那个动乱的年代,曹操表现出纵横天下的超人

  • 卖草鞋的刘备创造哪三个历史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草鞋,刘备,创造,三个,历史,神话,刘备,国中,一个,比较

    刘备是三国中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当然,指的是现在,在封建时代刘备可是毫无争议的大英雄。但不论如何他在三国中创造了三个历史神话,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曹操煮酒论英雄,在他眼里天下之英雄,“惟有使君与操耳”。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三国时代的印痕碾得粉碎。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回头

  • 三国名将关羽的绯闻女友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名将,关羽,绯闻,女友,都有,三国演义,对于,关羽,婚

    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的婚事,介绍得非常简单。只是在第十三回,关羽攻占襄阳城后,诸葛谨对孙权说:“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寥寥几句,一笔带过。至于关羽的妻子,究竟姓甚名谁,都未提到,真是神秘得很。因而,过去有地方建立

  • 三国里赵云和姜维单挑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里赵,云和,姜维单,结局,如何,三国演义,九十三,回姜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写赵云攻天水郡城时与姜维有过一战: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军杀回。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亏得张翼、高翔两

  • 为什么说刘备的中国梦是败在了好兄弟的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什么,刘备,中国,兄弟,手中,刘备,夺取,天下,原因,是因

    刘备没夺取天下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两个好兄弟:关羽和张飞,他骗到徐州交给张飞,结果张飞被吕布抢去了徐州,后来刘备又骗到了荆州,这次交给了关羽,结果关羽又被另一个姓吕的(吕蒙)抢走荆州。 说起刘备的一生,简直像做梦一样。想当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平息黄巾之乱,先后投奔过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得

  • 曹操没杀刘备到底有多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没杀,刘备,到底,有多,后悔,曹操,刘备,在历史上,都

    曹操和刘备在历史上都是一直充满着争议的两个人物。到底谁好谁坏,争议很大,双方都有很多粉丝。其实一件事物抑或一个人,都会有两面性。你认同曹操,看他的优点就多于缺点,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样,你认同刘备,你就会觉得他身上的优点更多。但有一点是要肯定的,世上没有那么完美的人,在三国乱世,白手起家的刘备如果不用

  • 诸葛亮立下的第一功竟是抢刘备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立下,第一,竟是,刘备,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火烧

    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博望坡竟然是抢刘备的。而刘备征黄巾的 “围师必阙”则计出朱儶《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初出茅庐为刘备所出第一计,它既挫败了曹操欲消灭新野刘备的企图,又树立和巩固了诸葛亮在刘备营中的地位,表现出卧龙先生那种机智过人、临危

  • 曹操手下哪位将军16岁就当上了中郎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手下,哪位,将军,16岁,上了,中郎,其实,讲到,李典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