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崇宗继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效果怎么样?

西夏崇宗继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效果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81 更新时间:2024/1/29 4:47:50

崇宗乾顺继位的时候,只有4岁,大权由梁乙逋和妹妹梁太后操控。在他正式亲政前的10多年中,任由梁氏家族穷兵黩武,连年对宋朝发动战争。梁太后被辽国毒死后,乾顺当政。在辽国的支持下,他对外与宋化干戈和解,亲附辽国;对内则削弱政敌,巩固嵬名氏皇族的势力。

1.和睦宋辽

崇宗即位后,曾上书向宋朝请求谢罪。宋神宗表面接受其忏悔,其实并不相信,仍继续让边将接受西夏的归降兵卒,并严加戒备,有时还出兵骚扰夏境。

宋将种朴曾于赤羊川俘虏西夏人口百余人,牲畜5000余头。西夏派兵追击,被宋军击败。崇宗发动反击,派骑兵2000攻打浮图岔,击败宋军。不久,宋将王愍镇压已经叛夏降宋的邈川部落叛乱。

崇宗闻讯派大将仁多保忠领兵10万前去包围,结果反被王愍打败。随后,夏军又败于宋将苗履之手。宋徽宗当政后,宰相蔡京与宦官童贯勾结,对外实行开边政策,以武邀功。从贞观四年(1104)到元德元年(1119)的十余年中,宋军更是不断袭击夏域。

战场上的节节失利,逼迫乾顺经常向辽国求援。依赖对辽国的卑辞厚礼与姻亲关系,由辽出面斡旋调停或对宋施加压力,才勉强顶住了宋朝的压力,稳定了政局。

2.整顿内政

在对宋朝的关系稍有缓和后,崇宗乾顺开始着手清除政敌。永安二年(1099)四月,乾顺将梁太后时穷兵黩武的罪责全部推到大将嵬保没、陵结讹遇身上,理由是他们都支持梁太后对外用兵。二人被处死。随后,仁多保忠邈川之战失利,抑郁不已。

宋朝宰相蔡京得讯后,派使者潜入西夏,企图诱降。使者被西夏截获,乾顺借机解除了仁多保忠的兵权。这样一来,西夏的兵权基本落入了嵬名皇族的手中。

为了进一步巩固政权,乾顺采取汉人封王的制度,大加封赏嵬名皇室以及宗室诸王。在罢免了仁多保忠之后,乾顺封皇弟察哥为晋王,执掌兵权。封宗室仁忠为濮王,封仁礼为舒王。察哥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濮王和舒王则通晓汉、蕃两种文字,才华横溢。他们都成了乾顺的得力助手。

乾顺十分热衷汉文化。在巩固内政之时,采纳了汉官御史中丞薛元礼的建议,在蕃学之外,设立“国学”,选派皇亲贵族子弟300人学习。

兴汉学,在当时遭到了一部分西夏贵族的反对。其中党项人御史大夫谋宁克任上疏说:“吾朝立国西陲,射猎为务。今国中养贤重学,兵政日弛。”他提醒乾顺要“既隆文治,尤修武备,毋徒慕好士之虚名,而忘御边之实务”,然而这些并没有被乾顺采纳。乾顺将汉学定为国学的做法,表明了他提倡儒学,推广中原文化的决心。

3.相时而动,扩充领土

崇宗乾顺对辽国的政策,开始时为依附辽国。贞观四年(1104),辽国天祚帝将宗室之女南仙封为成安公主,嫁给乾顺为后,两国的关系因联姻而更加紧密。

元德四年(1122)初,金兵围攻辽国西京(今山西大同市),乾顺派兵5000援辽。然而,当夏军还在行进途中,西京已经被金国攻破,天祚帝逃亡阴山。五月,乾顺派大将李良辅率兵3万援助辽国,在天德军(位于今内蒙古)击败金军。六月,李良辅兵败。

第二年,乾顺再次发兵援辽,被金军阻击。不久,乾顺派使者邀天祚帝来西夏。天祚帝应允,并封乾顺为夏国皇帝。金国闻讯后,派使者出使西夏,以割地作为酬劳,要求乾顺扣留天祚帝。

在金国的诱惑下,乾顺更改策略。元德六年(1124)正月,乾顺向金国称臣。金国将原属辽国的下寨以北、阴山以南,吐禄泊以西的土地割让给西夏。西夏在两国交兵之际,渔翁得利。从此大肆扩张领土,贪心愈来愈大。

同年,夏出兵攻击北宋丰、麟二州。元德七年(1125),攻占天德、云内(位于今内蒙古)两军及五州八馆等地。夏军势如破竹,不久,又攻破麟州建宁寨和平夏城怀德军。

西夏的壮大、崛起,是金国不希望看到的。于是,趁西夏大肆掠夺宋境国土之时,金派兵突袭并占据了天德、云内等地。乾顺不满,派使者询问。金国不愿归还领土,遂将侵略来的宋境陕西北部割给西夏作为补偿。

从此,乾顺与金、宋常派使节互访,又趁两国交战之际争池掠地,纳叛招降。

不久,宋朝环庆路统制慕洧投降西夏,夏兵占据了乐州(今青海乐都)、西宁州(今青海西宁)。次年,金国按西夏的请求,割让积石军(今青海贵德)、廓州。大德五年(1139)三月,夏兵攻占金府州(今陕西府谷)。同年六月,乾顺去世。其子仁孝继位,是为仁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夏梁太后是如何专权的 西夏梁太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毅宗病逝后,年仅8岁的秉常继位。太后梁氏摄政,她和弟弟梁乙埋控制了西夏政权。梁氏是蕃化的汉人,顽固地坚守党项奴隶主的利益。于是,西夏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后族与皇族的斗争。对外,则与北宋交恶,经常发生激烈的冲突。梁太后执掌政权后,立即宣布废除汉礼,沿用蕃邦礼仪。同时,罢免了手握重兵的皇族成员嵬名浪遇,将

  • 西夏的文化是怎样的 西夏文明水平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党项族在内迁之前主要以畜牧和狩猎为生,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随着民族融合的趋势,封建文明的耳濡目染,党项人学会了农业生产。农业渐渐成了党项社会中的主要生产部门。在汉唐以后,开始屯田,兴修水利;李继迁占领灵州时下令修筑黄河堤坝,开凿疏通汉唐旧渠,引水灌田;元昊建国,又修筑了自青铜峡至平罗的水利工

  • 蒙灭西夏:西夏灭亡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仁宗去世后,西夏也开始步入了由盛转衰的时期。内乱不断,外患频频,国力衰弱,在强大的蒙古兵团的不断打击下,西夏终于灭亡了。夏仁宗于乾祐二十四年(1193)去世,长子纯祐即位,是为桓宗。桓宗即位后,大体遵循仁宗时期的大政方针,继续推行附金和宋的政策。桓宗在位的最后一年,天庆十三年(1206),铁木真带

  • 党项羌人是从哪里来的 党项羌人有什么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立西夏王朝的主体民族——党项羌,是我国古代羌族中派生出的一支。“党项”一词,是中原汉族对这个少数民族的称谓,最早见于隋代的史书。吐蕃族称党项为“弭药”,党项羌族也自称“弭药”或“弭人”,北方的突厥族则称他们为“唐古特”(Tangut)。西夏辞书《文海杂类》中对“蕃”的解释为:“此者党项也,弭药也,

  • 李继迁是怎样扩大党项势力的 李继迁最终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继迁收复故土后,宋朝西北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成为宋、夏争夺的焦点。对李继迁而言,若占领灵州,则可“西取秦界之群蕃,北掠回鹘之健马,长驱南牧”,统一整个西北,与宋、辽抗衡。对宋朝而言,占有灵州则“犹足以张大国之威声,为中原之捍蔽”;如果失去灵州,则边缘诸郡都不可保。因此,双方对灵州都是志在必

  • 党项羌族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党项羌族与唐朝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顾中国的历史,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臣属关系总是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由他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党项羌族与中原政权的关系也走不出这种特定的模式。党项羌虽居于西北高寒之地,但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与内地的北周政权发生关系。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北周冀州刺史杨文思因党项羌叛乱而率兵平叛,这

  • 党项族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挫折 李继迁是如何重建党项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崛起的党项拓跋部一方面逐渐成为分散于各地的党项羌诸部的核心,另一方面又高居于党项诸部之上,成为统治阶层,并迅速地汉化,开始与其他党项诸部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夏州割据政权一方面对唐朝基本上做到了“有征必至,无役不从”,唯朝廷马首是瞻,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夏州政权的统治者还趁各藩镇在河南

  • 李德明和李元昊什么关系 李德明是怎样发展、稳固自身势力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继迁临终之前把政权托付给了谋士张浦和自己的儿子李德明,并再三嘱咐二人,一定要向宋朝请和归顺。因为李继迁认为自己虽已拥有灵、夏之地,但是力量还是较弱,不足以与辽、宋抗衡;儿子李德明刚刚继承王位,只要能保住祖先留下的基业,他就已经很满意了。李德明,小字阿移,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出生,其母亲为野

  • 李元昊简介:李元昊建西夏前做了哪些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代诗人谢启昆作《元昊》一诗写道:戎幕千山百万师,雄豪嵬理自开基。旋风纵击驼鞍炮,盘鸽惊挥鲍老旗。畜牧皮毛轻锦绮,银牌铁骑召熊罴。统传五代西平贵,二百年来霸业垂。这首诗道明了李元昊创帝业、南北征战的戎马一生。李元昊生于1004年,小名嵬理。西夏语“嵬”是“惜”的意思,“理”是“富贵”的意思。史书记载

  • 李元昊有多少个妻子 她们结局如何 李元昊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韬武略能称帝,却因酒色早身亡。”李元昊戎马一生,建国立业,但却因贪图女色引发了一场儿子弑父的历史悲剧。李元昊一生取妻八个,第一妻为卫慕氏,是他的生母惠慈敦爱皇后的娘家侄女,也就是李元昊舅舅的女儿。广运元年(1034年),因皇太后卫慕氏的弟弟山喜密谋杀害李元昊的事泄露,李元昊便将卫慕氏全族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