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一词什么时候出现并使用的

中国一词什么时候出现并使用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6 更新时间:2024/1/18 14:33:22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当时这两个字指的是皇帝的都城,因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君居住在周边分封国的中间,中国以外称四夷,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认为秦朝处在天地的中间,故称中国。

但在明朝之前,“中国”还不是专属的国号,一些社会开放的王朝,如汉唐时期,外国人称中国人是汉人、唐人等,明朝时期,则正式将“中国”两字称为了国号,对内对外都自称中国。

但俄罗斯人曾经称我们为“契丹”,其原因是五代十国后辽王朝政权在北方建立了起来,存在了200多年,影响深远,俄国人误以为“契丹”就是中原王朝,“契丹”也就成为了古中国的一个称呼。

另外,古印度称呼我国为“震旦”,“震”的意思为“东边”,“旦”指的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震旦”即东方的国度;古希腊称我国人为“赛里斯”,起于蚕与丝的本意。除了这些称呼外,其实还有一个高贵又霸气的名字,却鲜有人知。

这个名字为“桃花石”,是古代中亚人对古中国和汉族人的称谓,对于“桃花石”名字的来源则有两个说法,一说“桃花石”为“拓跋”的对音,南北朝时期,拓跋氏在中国北方建立起了强大的北魏,影响甚广,对中亚地区也有很大的影响。

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唐朝,众所周知,盛唐时期对整个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现今唐人街在多个国家也都存在,唐朝时期建立的《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等碑文也都出现了“桃花石”的称谓。

不过实际上,“桃花石”这个称谓在隋唐之前就出现了,但由于国力的强盛,社会的开放,国人走向了世界,外国人也来到了中国人,世界各国也都认识到了中国,欣赏于中国,甚至对中国充满了向往,于是“桃花石”这个称谓并流传开来。

追溯我国对世界的影响,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万国来朝”的景象,“华夏”一名也最早出现在西周,华指的是汉服,夏指的是行周礼的大国,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誉,《左传》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至于中国人自称是华夏子孙,则与炎黄两帝有关,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融合后也就成了华夏部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的有南诏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约738年至937年之间,在云南洱海地区出现了6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史称六诏。这六记分别是蒙嶲诏——约在今天的巍山县北部至漾濞县;邓赕诏——约在今天的邓川县;浪穹诏——约在今天的洱源县;施浪诏——约在今洱源青索乡一带;越析诏——约在今天的宾川一带;蒙舍诏——在今天的巍山县一带。蒙舍诏地处六

  • 古代牙刷一只竟价值一两金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唐代,也就是9世纪的唐朝,牙刷就存在了。请注意,我说的牙刷可是和现代牙刷,在形制上基本相同的牙刷呀。当时的牙刷主要是骨质、兽角、竹木等材料做柄,在一端钻孔两行,然后种上马尾。钻孔越少越说明牙刷越古老,辽代和北宋的牙刷一行12孔居多。唐朝特别是晚唐的牙刷更少一些。当然,这也是靠皇家和普通有钱人的区别

  • 正七品官的知县为什么无法压制九品的巡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按照明清两代的官制,官员的品级分为九品十八等,即从一品到九品,每品又有正从之分。在明清两代,知县为一县之最高长官,品级为正七品。当然,偌大一个县,不可能只靠知县一个人来治理,在知县之下,还有县丞、主簿、驿丞等一些八品、九品一众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知县的属官中,除了这些县丞、主簿、驿丞之外,还有一个比

  • 师爷在古代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师爷并非是正规官职,他相当于是知府私下所聘请了一个秘书,帮助知府处理法律,税收,判案等事务。因为当年中国考试的时候都是通过八股取士的方式。所以考上来的进士都是只懂得写八股文,但是对于司法判案,税收管理等根本不擅长。所以在刚开始,都有些官员也就会聘请一些当地的有经验或者说名气威望的人来帮助自己处理一些

  • 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国本是姜子牙的封国,周天子为了表彰姜子牙的功劳以及为了开拓疆土,封姜子牙地在齐。那为什么姜子牙的齐国变成了田齐呢?这其实还是要从齐国最顶峰时期的齐桓公开始说起。齐桓公称霸的时候,他们齐国来了一些外来户,这其中就包括田氏,田氏本是陈国的公族,在陈国他们也是有权有势的贵族。但是,他们因为内部闹矛盾,在

  • 古代出身不好竟没资格参加科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时期完善于唐朝在寒门学子里科举考试无疑是一条让自己摆脱命运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路径,古代的科举制度不像现在的高考一般什么人都能参加。古代的科举制度是非常的严格明确规定了几种人不能参加科举入仕为官。第一类:女人女人在中国的地位是非常的低的,这在一向男尊女卑的中国女人参加科举考试真的

  • 古代的“喏”与“喳”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古装影视作品当中经常会听见一个字,那就是下级应答上级的时候总会说一个字“喏”或是“喳”。在汉朝时期,下级应答上级往往会说“喏”。在清朝的时候变成了“喳”。那么在历史上,古人在应答上级的时候真的是这么说的吗?“喏”与“喳”又有着什么区别呢?说道“喳”与“喏”的区别,首先要说明的是,电影中演的全部都

  • 古代诰命夫人是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诰命夫人是明、清四朝受到皇帝加封的二品以上的高官母亲亦或妻子的称呼。对官员的妻或母进册封的制度源于唐朝。《新唐书·百官一》载“文武官一品、国公之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君,勋官四品有封者母、妻为乡君”。也就是说一品官员母或妻封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母或妻

  • 古代养老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什么养老金、退休金,但是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除了家庭的“色养”,还有各类的养老机构,以及各种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照顾。在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也基本上没有退休工资,家庭养老的严峻性超过现代。早在北魏时期,政府

  • 古代官员多少岁退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规定退休年龄的国家之一,早在《礼记》中就明确提到:“大夫七十而致事”,70岁也就是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当然,这个并不是强制的,只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退休年龄才改为60岁,即:“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但是朱棣继位以后,又给改了回来。按照古人的平均寿命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