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娘坟有多少贵妃

万娘坟有多少贵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02 更新时间:2024/1/19 7:24:27

万娘坟位于昌平区北部。东北有长陵乡昭陵村,西南是悼陵监。村以坟得名,成村于清代,因村中有明代万氏皇妃墓而得名。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贵妃万氏葬于该地。

万氏,山东诸城人,是明宪宗朱见深为皇太子时的侍从宫人,朱见深即位后封妃。明成化二年(1466年)进封为皇贵妃。万氏年长宪宗十七岁,后暴病死,谥“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该墓三十年代末被盗,现存园寝的围墙、门楼、无家石碑等。该村原名万娘娘坟,后简称今名。

布局

万娘坟位于苏山东麓,坐西北朝东南,整体布局为前方后圆。方形院落面宽197.8米,进深138.5米,园寝围墙用绿色琉璃筒瓦,黄色琉璃滴水。正中为硬山式琉璃构件的园寝门,两侧各有一座随墙角门。门内为两进院落,第二进院落正中有享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厢配殿各三间。

享殿后有门,可进入半圆形的寝园,中轴线上由前至后设照壁、石碣(即圆顶的碑石)、石供案和墓冢。明代设官军守卫,有官员管理。清代改为坟户看守后,看坟人及家眷即住在园寝的第一进院落内,经世代繁衍,形成村落。后因院内狭小,清末民初就将民居扩建到园寝院外,形成现在的村落格局。

历史与现状

万娘坟作为明十三陵的文物古迹之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清朝中期、晚期失修,园寝内的享殿、配殿在清末已倾毁,现仅存围墙、碣石、供案等古迹。1937年秋天,长陵园的程彦斌率众将万娘坟的墓室盗掘,随葬器物大部分流失。解放以后,由于人民政府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现有文物得到保护。园寝东门外有1棵古槐,墓园内有2棵古柏,均被列为北京市一级保护古树,现已受到政府与村民的妥善管护。

墓主万氏

万娘坟的墓主万氏,系山东诸城(今山东省东南部、潍河上游)人,4岁被选入宪宗朱见深的祖母孙太后宫中作宫女,长大后即在东宫服侍太子朱见深。成化元年(1465年),年仅16岁的朱见深即位当了皇帝,万氏虽已35岁了,却处处表现机警,事事迎合帝意,皇帝每次外出,她皆身披戎装作为前驱,因而备受宠幸。成化二年正月,万氏为朱见深生下了第一个皇子,朱见深大喜,封万氏为贵妃。

不久,皇子病死,万氏此后不复生育;她为了不在皇帝面前失宠,平时竭力限制后妃接近皇帝,并在宫中广布耳目,知道后妃中有怀孕者,设法用药使其堕胎,所用手段阴险残忍。女史纪氏被宪宗私幸怀孕后,万贵妃指使宫婢暗中下药,想使纪氏堕胎,但没有成功,宫女撒谎说纪氏不是怀孕,而是腹中长了痞积,被安置在静乐堂养病,不久就生下了孝宗朱祐樘。

万贵妃又密令太监张敏将婴儿抱出淹死,张敏心存善念,假报已将婴儿淹死,暗中仍放在静乐堂抚养。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祐樘长到6岁时,宪宗方知隐情,将朱祐樘接到太后宫中抚养,将纪氏移居永寿宫。同年六月二十八日(7月30日),纪氏突然死去,宫中传说万贵妃借宪宗召见纪氏时,在酒中下毒,致使纪氏中毒身亡。万氏为人阴险狠毒由此可见一斑。

万氏见宪宗已有皇子,而且又加害不成,她为了逃避罪责,转移众人视线,方允许皇帝到其他后妃宫中过夜。随着太子朱祐樘的成长,万氏怕日后太子登基会治自己的罪,同导妃一起在皇帝面前屡进谗言,劝朱见深易储;当时恰逢泰山发生地震,占卜者谓应在东宫,朱见深心存恐惧,将另立太子的事情压了下来。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天,万贵妃突患暴疾病死,宪宗为其辍朝7天,谥号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同年三月初六(3月30日)葬在天寿山陵区内的苏山脚下。

弘治初年,御史曹璘请求孝宗朱祐樘削去万贵妃的谥号;鱼台县(今山东省西南部、邻接江苏省)丞徐顼请求逮捕为孝宗母亲纪太后(纪氏死时初谥“恭恪庄僖淑妃”,葬在京西金山,孝宗即位后,追谥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皇太后”,迁葬茂陵)医病致死的太医们,逮捕万贵妃家属,究问纪太后死时的情况;孝宗以有违先帝之意而未予追究。

陪葬墓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太子)墓,1座太监墓。

分别是:东井、西井:一说是明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说是明成祖昭献贵妃王氏和昭顺贤妃喻氏的陪葬墓。

万娘坟:即“万贵妃墓”,葬明宪宗皇贵妃万氏。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葬明世宗的皇贵妃沈氏、文贵妃、卢靖妃。

世宗贤妃墓:即“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葬明世宗的郑贤妃、皇贵妃阎氏、皇贵妃王氏、周贵妃、杨荣妃、马贞妃、哀冲太子、庄敬太子。

郑贵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贵妃郑氏。

神宗四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贵妃李氏(即李敬妃)、李顺妃、周端妃、刘昭妃(即宣懿太妃)。

王承恩墓:葬明思宗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惠宗朱允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

  • 八贤王的历史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的历史上没有八贤王这个人,八贤王在各类文学作品中的事迹,在史书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记录。八贤王这个角色,应该是文艺创作者根据民间的轶事传闻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角色,用来满足人们对于忠诚、正义和惩奸除恶等精神的需求。庞太师和八贤王是包青天系列影视作品中的重要角色。庞太师是邪,八贤王是正,庞太师和八贤王

  • 著名反派庞太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庞太师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著名反派人物,他最早出现在清代侠义小说《三侠五义》。因为其形象深入人心,后来在《呼家将》、《杨家将》、《包公案》、《白眉大侠》等作品中都有出现,可谓是家喻户晓,那么历史上有庞太师吗?庞太师在《三侠五义》中叫做庞吉,翻开韩浩的宋史,在灿若繁星的记载路确实有一位姓庞德官员,叫做

  • 明昭陵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垕和他

  •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康熙年间茂陵的情况是:“十二陵惟茂陵独完,他陵或仅存御榻,茂陵则簨虡之属犹有存者。”至清朝末年,祾

  • 明章帝朱瞻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瞻基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由于他出色的治理出现了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在明代,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朱瞻

  • 明悼陵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悼陵),位于六妃二太子墓稍南,俗称大宫。坐北朝南,北偏东35度。陵园呈长方形,南北长169米、东西宽

  • 彭祖的延年益寿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彭祖到商代末年,已有767岁(一说有800余岁),尽管这么大年纪,可他仍不显衰老。他自幼喜好恬静,不追求名誉,不汲汲于世事,不刻意打扮自己,终日以养生修身为事。商王请他作大夫,他推托不了,只好应诺,却常常以有病为由,不上朝听政。他精通补导之术;常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角散。平日沉默寡言,从不夸耀自己

  • 彭祖为什么是厨行的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彭祖因为善于调制味道鲜美的雉羹(野鸡汤),献给帝尧食用,被帝尧封于大彭。中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这艺术地反映了彭祖在推动我国饮食文化进步方面所作出了贡献。汉代楚辞专家王逸注曰:“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帝尧美而飨食之也

  • 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先秦时期的道路历史发展到原始社会传说中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担当部落首领的时候,各地的交通有了明显的进步。到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时期,可以说我国道路已经初具规模。周武王姬发灭商后,除都城镐京(今西安附近)外,还根据周公姬旦的建议,修建了东都洛邑(今洛阳),以便于控制东方新得到的大片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