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英宗朱祁镇简介

明英宗朱祁镇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83 更新时间:2024/1/29 8:07:58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四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天顺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历史评价

张廷玉等《明史》:赞曰: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即位之初在三杨的辅佐下颇有一番作为,延续了仁宣之治,只可惜三杨年事已高,待其淡出政坛后,宦官王振开始专权,恰逢瓦剌部也先大举入侵,在王振的怂恿下草率亲征,于土木堡被俘,被俘后尚能保持气节拒写招降书,随后由于后方于谦的英勇抵抗被也先认为没有利用价值,被放回,享有太上皇之名,却无权。趁景泰帝病重政变复位,大肆打压拥立景泰帝的于谦等人,但是尚能任用贤臣,并废除了洪武以来的嫔妃殉葬制度,被后世喻为德政。

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他几乎相信了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够和善待人,镇定自若,抢劫的蒙古兵、看守、伯颜帖木尔、阮浪,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朋友。

可是事实证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天顺八年正月(1464),朱祁镇在病榻之上,召见了他的儿子、同样饱经风波的朱见深,将帝国的重任交给了他。然后,这位即将离世的皇帝思虑良久,对朱见深说出了他最后的遗言,正是这个遗愿,给他的人生添加了最为亮丽的一抹色彩。

明英宗说:“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多人殉葬,我不忍心这样做,我死后不要殉葬,你要记住,今后也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

“我一定会照办的。”跪在床前的朱见深郑重地许下了他的允诺。

朱元璋起,明朝皇帝制定了一项极为残酷的规定,每逢皇帝去世,后宫都要找人殉葬,朱元璋和朱棣自不必说,连老实巴交的朱高炽、宽厚仁道的朱瞻基也没有例外,这一毫无人性的制度终于被历史上有名的差劲皇帝废除了,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帝国,留名青史;朱棣横扫残元,纵横大漠,威名留存至今,他们都是至今我们今天口中津津乐道的传奇。他们的功绩将永远为人们牢记。但在他们的丰功伟绩的背后,是无数战场上的白骨,家中哀嚎的寡妇和幼子,还有深宫中不为人知的哭泣,一帝功成,何止万骨枯!

朱祁镇最终做成了他的先辈们没有做的事情,这并不是偶然的,他没有他的先辈们有名,也没有他们那么伟大的成就,但朱祁镇有一种他的先辈们所不具备(或不愿意具备)的能力一一理解别人的痛苦。

自古以来,皇帝们一直很少去理解那些所谓草民的生存环境,只要这些人不起来造反,别的问题似乎都是可以忽略的,更不要说什么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安宗朱由崧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安宗朱由崧(1607年9月5日—1646年5月23日),直隶顺天(今北京)人,南明政权第一任皇帝(1644年—1645年在位)。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恭王朱常洵庶长子,母为邹氏。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生于福王京邸。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封为福王世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袭封福王。崇

  • 南京大屠杀国际友人日记里的平安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平安夜没有圣诞树没有圣诞歌没有圣诞大餐南京城满目疮痍“我目前身陷其中的可怕灾难使得我们想起了童年的信仰……也该是朝好的方向扭转的时候了,我们已经精疲力尽了。”——约翰.拉贝1937年12月24日那一天已精疲力尽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在日记中写下了以上文字安全区外杀戮还在继续"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石秀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秀英,女,1926年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1937年12月13日,见证了日本军队对中国军人和南京百姓进行的血腥大屠杀,石秀英的爸爸和大哥被日军杀害。93岁幸存者石秀英称,日本人一进城就到处烧杀,“没有头的,没有脚的,没有膀子的很多”。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之前,石秀英和一家人生活在七家湾,爸爸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岑洪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岑洪桂,男,汉族,1924年11月6日生于江苏邳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1930年随家人到南京。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时,岑洪桂的家被日军用火焚烧,未满2岁的弟弟岑小三被活活烧死。他本人被日军士兵推入火海,腿部被烧伤,至今留有伤疤。岑洪桂1956年进入南京建邺骡车社工作;1972年进入南京东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傅兆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傅兆增,男,汉族,1936年8月8日出生,南化公司氨肥厂退休工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入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寒意四起。现年83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傅兆增已经头发花白、步履蹒跚,但说起南京大屠杀的那段遭遇,表达却异常清晰。傅兆增用微微颤抖的双手缓缓卷起裤子,露出瘦削的左腿上,那道82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陈德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年近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德寿日前在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不时重复着这句话。他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杀浩劫中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好好的八口之家,最终只剩下爷爷和他这一老一小相依为命。想到过去,陈德寿老人表情悲恸。和很多人一样,发生在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成了他们家的噩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艾义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艾义英只有9岁。“我父亲他们的名字都在‘哭墙’上,现在我眼睛哭坏了,看不清了,但每次来纪念馆我都会去那儿看看他们,”91岁的艾义英说,自己每次来纪念馆心里都非常难过,每次面对媒体讲述这段历史也会让自己回去好些天都难以平复,但她每次都义无反顾地前来参加,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媒体讲述。媒体问得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余昌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余昌祥,1927年10月19日生于南京,汉族。余昌祥从小过继给余必文,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时,他和养母躲到了南京扫帚巷王全胜粮行一个大管道里,幸免于难。余必文等7人没来及没进入管道,被日军发现,当场被日军士兵捅死了5人,余必文也被捅成重伤。他的生父余必福也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1952年以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夏淑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淑琴,女,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和幸存者。1937年12月13日,夏全家祖孙9口人中7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8岁的夏淑琴在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幸免于难。2004年11月23日上午,夏淑琴诉日本右翼作者松村俊夫、东中野修道、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侵害名誉权。2009年2月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诉日本右

  • 南京大屠杀战犯的审判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6年3月,在宣告投降后的日本,一百多名制造战争的日本甲级战犯已经锒铛入狱,由中国法官梅汝璈参与担任法官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已组建完成,引渡战犯谷寿夫来华受审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十多人规模的中国检查团抵达东京,誓要将这群制造灾难的恶魔,特别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战犯们,血债血偿!但是,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