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艾义英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艾义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37 更新时间:2024/2/7 4:16:34

1937年,艾义英只有9岁。“我父亲他们的名字都在‘哭墙’,现在我眼睛哭坏了,看不清了,但每次来纪念我都会去那儿看看他们,”91岁的艾义英说,自己每次来纪念馆心里都非难过,每次面对媒体讲述这段历史也会让自己回去些天都难以平复,但她每次都义无反顾地前来参加,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媒体讲述。

媒体问得心翼翼,生怕戳到老人的伤处,但她却反过来感谢大家,“谢谢你们把这些真实的历史传播出去,我也拜你们年轻人,去跟家人讲、跟邻居讲、跟同事讲、跟朋友讲……让越来越多人知道历史的真。”

艾义英说,每次在“哭墙”上看到父亲的名字都会难过得无以复加,“我只认得父亲的名字,因为没读书,当时如果父亲没死,那年就要送我去上学了……”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祭日前夕,91岁的艾义英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抚摸遇难亲人的名字,留下热泪,思绪一下回到1937年那个黑暗的冬日。

“我家有五口人,我父亲是‘仁’字辈,叫艾仁银;母亲的娘家姓曹,叫艾曹氏;我们姊妹三个,我妹妹后来嫁到群陈家,叫陈艾氏;我弟弟艾义贵,1937年时才两岁。家里以种地为生,有5亩田,有一间草房,一间瓦房,生活很苦。”童年的日虽苦,但老人的回忆中依然充满一家齐美的幸福。直到(农历)冬月十四那天,一切的美好戛然而止。

“日本人冲进来,把我的叔叔、都带走了。我当时就拖着爸爸哭,喊着说我也跟你走,弟弟才两岁,你走了我怎么办,你不能走。”艾义英回忆起父亲分别的场景。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一别,便是一世。

1928年出生的艾义英,当时家住南京麒麟门附近的东流许巷村。日军进村时,父亲带着她和弟弟逃到山上躲避,而留在村里的村民则遭到日军机枪扫射,死了十多人。

数日后,父亲带着她和弟弟,以及她的两位叔父、三位堂兄前往父亲的母家避难。未料又遭遇日军,父亲、叔父、堂兄和姑父等7人被带走。她的父亲、两个叔叔、一个堂哥共5人被日军残忍杀害,另外2人则是身受重伤,其中一位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之后,刚刚生产的母亲为了带着艾义英姐弟3人继续逃命,被迫丢弃了刚出生不久的女婴。

82年来,痛苦的记忆散不去,但老人还是一遍一遍地讲述着。“那段日子不知道有多难熬。那一年,南京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孤儿寡母,过着艰难的生活。”

尽管这段记忆让老人“伤痕累累”,每每提及如撕心裂肺,但坚强的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传播真相,为和平“代言”。

艾义英说,“我把这段历史说给我的孩子听,说给孙子听,说给其他的人听。我希望大家都能知道这段历史。记住历史,但不是记住仇恨。”

多年来,艾义英勇敢地受日本“中国战争受害者证言集会邀请会”邀请,前往日本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讲述那段历史真相。

“我痛恨杀害我亲人的日本兵,但经历过战争,才让我更加热爱和平。”艾义英每每谈及过往,总是眉头深锁,眼含泪。“战争实在残酷了,让我从小就失去了完整的家。我希望,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希望世界和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余昌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余昌祥,1927年10月19日生于南京,汉族。余昌祥从小过继给余必文,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时,他和养母躲到了南京扫帚巷王全胜粮行一个大管道里,幸免于难。余必文等7人没来及没进入管道,被日军发现,当场被日军士兵捅死了5人,余必文也被捅成重伤。他的生父余必福也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1952年以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夏淑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淑琴,女,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和幸存者。1937年12月13日,夏全家祖孙9口人中7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8岁的夏淑琴在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幸免于难。2004年11月23日上午,夏淑琴诉日本右翼作者松村俊夫、东中野修道、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侵害名誉权。2009年2月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诉日本右

  • 南京大屠杀战犯的审判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6年3月,在宣告投降后的日本,一百多名制造战争的日本甲级战犯已经锒铛入狱,由中国法官梅汝璈参与担任法官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已组建完成,引渡战犯谷寿夫来华受审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十多人规模的中国检查团抵达东京,誓要将这群制造灾难的恶魔,特别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战犯们,血债血偿!但是,1946年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葛道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只要关于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悼念活动,不管在哪里,无论什么时间,我都会来参加。这段历史需要让更多人知道,需要我们去说。我不要传播仇恨,而是要做一个和平使者。”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年逾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说。1927年出生的葛道荣,在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已经10岁。本该快乐的童年记忆

  • 南京大屠杀前最后的血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2月10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正式下达向南京发起总攻的命令自这一日起战火自东向西向南京燃起中日两军在南京城垣四周展开了激战南京城墙作为古代军事防御设施,最后一次发挥军事作用,就是在这场南京保卫战里。12月9日光华门外光华门位于南京南线,是南京保卫战期间战斗最激烈的阵地之一。1937年,日军步

  • 南京大屠杀中的安全区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正如福斯特写给妻子的信中所说,马吉和福斯特留在南京的一个原因,是与其他20多名留守外籍人士合作,共同建立安全区,以便为难民提供一个避难场所。11月22日,由7位美国人、3位德国人、4位英国人和1位丹麦人组成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全区委员会”)成立,约翰·拉贝任主席,马吉也是成员之一。委

  • 南京大屠杀胶片再现的艰难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费奇离开南京的时间是1938年1月,而马吉的拍摄持续到了1938年4月,这4份拷贝并不是马吉拍摄的完整影片。但是,无论如何,马吉胶片上的南京真相,终于开始在世界各地艰难地传播。英国女传教士莱斯特小姐勇敢地把影片带到了日本,她天真地以为,如果日本的一些基督教和政治领导人能看到这些影片,可能会对停止暴行

  • 南京大屠杀影像的艰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底,当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在沦陷后的南京城内惨遭屠戮时,世界看到的却是一个“祥和”“平静”的南京。日军对南京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广播、电话、信件往来全都被切断,南京变成了一座黑暗的信息孤岛。12月16日,南京的最后一位西方新闻记者、美联社的叶兹·麦丹尼尔在日方的强制要求下离开。12月23日,

  • 南京大屠杀影像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位于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有一架16毫米的贝尔牌摄影机。通过这架摄影机镜头拍下的日军暴行影像资料,每天都在纪念馆里循环播放。这是留存至今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它的拍摄者是美国人约翰·马吉。整整80年前,亲历大屠杀的约翰·马吉,不仅像其他在宁外籍人士一样保护难民、用文字记

  • 南京大屠杀相关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为了纪念这场震惊世界的惨案,1985年,南京人民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现场遗址之一的江东门建立了一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在展厅陈列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图表、照片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