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陈德寿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陈德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4/2/14 21:16:17

“要反对战争,珍惜平。”年近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德寿日前在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不时重复着这句话。他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杀浩劫中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好好的八口之家,最终只剩下爷爷和他这一老一小相依为命。

想到过去,陈德寿老人表情悲恸。

和很多人一样,发生在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成了他们家的噩梦,家庭遭受到毁灭性打击。

“1937年那年我6岁,那天,日军冲进家中就到处找姑娘,看到了我的姑妈陈宝珠。姑妈死活不从,和日本兵推推搡搡。”老人回忆,当时日本兵恼羞成怒,在枪上装上刺刀,对她连戳6刀,扬长而去。姑妈倒在地上说心里难受要喝糖水,奶奶从后面房子里端水过来,她就断气了。陈德寿说,这个画面在自己年幼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太残忍了,一个年轻的好好的生命,就这么没了,死前想喝碗糖水都没喝到……”

他的父亲在灭火过程中被日军抓走。后来街坊告诉他的祖父,父亲被日军残忍杀害了。浩劫过后,他的表弟、表妹被送到孤儿院,祖母、妹妹感染瘟疫相继离世,爷爷依靠裁缝手艺养活家人。实在难熬的日子,他便和母亲上街讨饭。后来,为筹钱安葬亲人,母亲无奈改嫁,他和爷爷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好好的一个大家庭只剩下一老一小两口人。

尽管怀有深切的国仇家恨,但陈德寿却不忘跟大家强调“日本人也有好人”,“当时我妈妈生完孩子熬到第六天,来了个日本兵,他会说中国话,他说他家里是开店的,被征兵来打仗也是没办法,他听我爷爷讲了我家的情况后,带了我爷爷出去找了口棺材把我姑妈收殓了,又给我爷爷找了点饭菜带回来。”

多年来,老人一直都坚持参加各种和平集会、和平证言活动。他将这段打上了残酷战争烙印、被改变的人生经历,讲述给年轻人听,希望他们能够铭记这段历史。

2014年、2015年他两次赴日本作证,日本民众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日本民间老百姓对我们很友好,他们很多人也是战争受害者。所以我们共同的愿望是反对战争、珍爱和平。”陪同老人一起来的女婿告诉大家,每次公开讲述那段经历后,老人回家好几天都睡不着,沉浸在压抑悲伤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2015年,陈德寿在日本东京应邀参加当地市民团体举办的“南京大屠杀78周年证言集会”,以亲身经历强调历史不容掩盖和歪曲。据报道,当时他对台下听众说,自己参观过日本的原子弹爆炸纪念馆,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抚今追昔,已经有了孙子辈的陈德寿老人深感如今的生活平安幸福。

他说,现在他的这个大家庭有了孙子辈,也有八口人,真的是来得太不容易。“希望国家越来越强大,守护好这份和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艾义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艾义英只有9岁。“我父亲他们的名字都在‘哭墙’上,现在我眼睛哭坏了,看不清了,但每次来纪念馆我都会去那儿看看他们,”91岁的艾义英说,自己每次来纪念馆心里都非常难过,每次面对媒体讲述这段历史也会让自己回去好些天都难以平复,但她每次都义无反顾地前来参加,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媒体讲述。媒体问得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余昌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余昌祥,1927年10月19日生于南京,汉族。余昌祥从小过继给余必文,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时,他和养母躲到了南京扫帚巷王全胜粮行一个大管道里,幸免于难。余必文等7人没来及没进入管道,被日军发现,当场被日军士兵捅死了5人,余必文也被捅成重伤。他的生父余必福也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1952年以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夏淑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淑琴,女,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和幸存者。1937年12月13日,夏全家祖孙9口人中7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8岁的夏淑琴在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幸免于难。2004年11月23日上午,夏淑琴诉日本右翼作者松村俊夫、东中野修道、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侵害名誉权。2009年2月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诉日本右

  • 南京大屠杀战犯的审判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6年3月,在宣告投降后的日本,一百多名制造战争的日本甲级战犯已经锒铛入狱,由中国法官梅汝璈参与担任法官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已组建完成,引渡战犯谷寿夫来华受审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十多人规模的中国检查团抵达东京,誓要将这群制造灾难的恶魔,特别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战犯们,血债血偿!但是,1946年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葛道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只要关于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悼念活动,不管在哪里,无论什么时间,我都会来参加。这段历史需要让更多人知道,需要我们去说。我不要传播仇恨,而是要做一个和平使者。”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年逾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说。1927年出生的葛道荣,在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已经10岁。本该快乐的童年记忆

  • 南京大屠杀前最后的血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2月10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正式下达向南京发起总攻的命令自这一日起战火自东向西向南京燃起中日两军在南京城垣四周展开了激战南京城墙作为古代军事防御设施,最后一次发挥军事作用,就是在这场南京保卫战里。12月9日光华门外光华门位于南京南线,是南京保卫战期间战斗最激烈的阵地之一。1937年,日军步

  • 南京大屠杀中的安全区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正如福斯特写给妻子的信中所说,马吉和福斯特留在南京的一个原因,是与其他20多名留守外籍人士合作,共同建立安全区,以便为难民提供一个避难场所。11月22日,由7位美国人、3位德国人、4位英国人和1位丹麦人组成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全区委员会”)成立,约翰·拉贝任主席,马吉也是成员之一。委

  • 南京大屠杀胶片再现的艰难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费奇离开南京的时间是1938年1月,而马吉的拍摄持续到了1938年4月,这4份拷贝并不是马吉拍摄的完整影片。但是,无论如何,马吉胶片上的南京真相,终于开始在世界各地艰难地传播。英国女传教士莱斯特小姐勇敢地把影片带到了日本,她天真地以为,如果日本的一些基督教和政治领导人能看到这些影片,可能会对停止暴行

  • 南京大屠杀影像的艰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底,当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在沦陷后的南京城内惨遭屠戮时,世界看到的却是一个“祥和”“平静”的南京。日军对南京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广播、电话、信件往来全都被切断,南京变成了一座黑暗的信息孤岛。12月16日,南京的最后一位西方新闻记者、美联社的叶兹·麦丹尼尔在日方的强制要求下离开。12月23日,

  • 南京大屠杀影像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位于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有一架16毫米的贝尔牌摄影机。通过这架摄影机镜头拍下的日军暴行影像资料,每天都在纪念馆里循环播放。这是留存至今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它的拍摄者是美国人约翰·马吉。整整80年前,亲历大屠杀的约翰·马吉,不仅像其他在宁外籍人士一样保护难民、用文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