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宗朱祁钰介绍

明代宗朱祁钰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51 更新时间:2024/2/14 17:29:46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1449年―145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即位后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次年改元景泰。

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但是在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因而使得奸臣乘机作乱。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二月,明英宗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于西苑。不久朱祁钰去世,享年三十。明英宗上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明宪宗即位后下诏恢复朱祁钰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帝。南明时期,明安宗朱由崧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死亡之谜

对朱祁钰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讳。从史料看,仅有两处明确记载了朱祁钰的死因:

一为陆釴在《病逸漫记》中写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另一则为查继佐在《罪惟录》中记载:“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英宗实录》仅景泰七年十二月有数条关于景帝生病的记录。

《寓圃杂记》则更为详细的记载:景泰八年正月十二,景帝忽然吐血,太医院判董速与宦官二十余人日夜侍奉塌前;十三日,于谦求见;十四日,景帝再次命董速诊脉,回奏:“圣体安矣”,于是景帝决定次日上朝;十五日晚,夺门之变发生。

夺门发生后,杨瑄在《复辟录》中记载景帝病情已有所恢复,二月《英宗实录》仅以“薨”记述朱祁钰死因,赐谥曰戾。

李贤《天顺日录》、杨瑄《复辟录》、尹守衡《明史窃》仅记代宗“薨”,而不言何以“薨”。

陈建《皇明从信录》、《皇明资治通纪》及薛应旗《宪章录》亦不记朱祁钰死因,但记载了唐妃等殉葬事。朱祁钰死后,追谥为“戾王”,其生前所营造之昌平寿宫,令拆毁,转葬于金山(一说西山),与殀殇诸公主坟相属。明英宗并赐红帛若干,令朱祁钰妃嫔唐氏等殉葬。诸妃中仅一汪妃因曾被朱祁钰所废而幸存。民国时期,孟森在北京大学讲授明清史,说“郕王薨”并唐妃殉葬事,不述朱祁钰死因。

乾隆十四年(1769年),乾隆帝为景泰陵立碑题辞,题辞中说代宗“子亦随死,终于杀,礼西山,实所自取耳。”

历史评价

当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朱祁钰重用于谦等大臣,反对南迁,高举抗敌的旗帜,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抗击并打败了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巩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同时,启用正统以来被迫害的忠臣贤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朝野清明。维护了明朝的政治稳定,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绩。已经当了八年皇帝,身份得到了全国的承认。

然而朱祁钰恋栈权位,不但不思迎回已经被架空为太上皇的明英宗,还把他软禁于南宫,八年之间不得出入。同时执意废掉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企图让自己的后人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结果病笃之时,小人趁势而发,仓促间,不能全贤名于一生,足可叹息。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宗朱祁钰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1449年―145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即位后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

  • 明宪宗朱见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见深原名朱见濬,正统十二年(1447年)十二月九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

  • 明英宗朱祁镇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

  • 明安宗朱由崧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安宗朱由崧(1607年9月5日—1646年5月23日),直隶顺天(今北京)人,南明政权第一任皇帝(1644年—1645年在位)。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恭王朱常洵庶长子,母为邹氏。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生于福王京邸。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封为福王世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袭封福王。崇

  • 南京大屠杀国际友人日记里的平安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平安夜没有圣诞树没有圣诞歌没有圣诞大餐南京城满目疮痍“我目前身陷其中的可怕灾难使得我们想起了童年的信仰……也该是朝好的方向扭转的时候了,我们已经精疲力尽了。”——约翰.拉贝1937年12月24日那一天已精疲力尽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在日记中写下了以上文字安全区外杀戮还在继续"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石秀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秀英,女,1926年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1937年12月13日,见证了日本军队对中国军人和南京百姓进行的血腥大屠杀,石秀英的爸爸和大哥被日军杀害。93岁幸存者石秀英称,日本人一进城就到处烧杀,“没有头的,没有脚的,没有膀子的很多”。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之前,石秀英和一家人生活在七家湾,爸爸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岑洪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岑洪桂,男,汉族,1924年11月6日生于江苏邳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1930年随家人到南京。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时,岑洪桂的家被日军用火焚烧,未满2岁的弟弟岑小三被活活烧死。他本人被日军士兵推入火海,腿部被烧伤,至今留有伤疤。岑洪桂1956年进入南京建邺骡车社工作;1972年进入南京东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傅兆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傅兆增,男,汉族,1936年8月8日出生,南化公司氨肥厂退休工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入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寒意四起。现年83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傅兆增已经头发花白、步履蹒跚,但说起南京大屠杀的那段遭遇,表达却异常清晰。傅兆增用微微颤抖的双手缓缓卷起裤子,露出瘦削的左腿上,那道82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陈德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年近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德寿日前在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不时重复着这句话。他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杀浩劫中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好好的八口之家,最终只剩下爷爷和他这一老一小相依为命。想到过去,陈德寿老人表情悲恸。和很多人一样,发生在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成了他们家的噩

  •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艾义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艾义英只有9岁。“我父亲他们的名字都在‘哭墙’上,现在我眼睛哭坏了,看不清了,但每次来纪念馆我都会去那儿看看他们,”91岁的艾义英说,自己每次来纪念馆心里都非常难过,每次面对媒体讲述这段历史也会让自己回去好些天都难以平复,但她每次都义无反顾地前来参加,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媒体讲述。媒体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