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仲舒的人性论讲了什么

董仲舒的人性论讲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1 更新时间:2024/1/18 21:21:09

董仲舒的人性论讲了什么

董仲舒关于天和人的关系是这样阐述的:他认为宇宙的变化和运行是有一个目标的,在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的生长也有一个目的就是为宇宙运行的目标所服务。他认为宇宙这个总的目标就是孕育出人类和建立封建社会。他还认为,人是天的附属,是整个宇宙的一个缩影,因此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宇宙的精华所在,是凌驾于其他事物的最高存在。

董仲舒雕像

在心理方面,董仲舒认为人是有自己的个性和情感的,就好像天也是有阴有阳一样。一方面,情感和个性是一个人从出生就具备的东西,但是情和性的关系又是相互对立的,这就与天有阴阳的对立是相同的道理。另外,董仲舒也肯定人天生就有良善的一面,这点还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按照董仲舒的思想来说就是:在阴阳这两个对立独立面之中,阳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而阴则是不占优势地位的。联系到人的话,就是个性是主要的,感情则是次要的,因此人的特质显现出来就是善的部分。

但是在另一方面,董仲舒虽然承认人有善良的特质,但是他并肯定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的。上面已经说到过,人是有性有情,既有贪念也有仁爱,,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人有良善的部分当成是人生来就是善良的。这里面的关系要注意进行辨别和区分。

总得来说,董仲舒的人性论既继承了先秦儒学关于人性的思想,但是同时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关于人性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

“天人合一”这种思想最早是由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而西汉时期著名的儒学大师和思想家董仲舒则在庄子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天人合一表现的是中国人最基本思考方式和方法,这种思维方式认为天与人不是一种主体和对象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和整体、扭曲和原貌的关系之中。

董仲舒雕像

具体来说,就是物质世界是处于绝对运动之中的,而思维则是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因此思维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人与物以及物和人之间是相互和谐统一的。

先来看一下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汉武帝继位之后,西汉进入了一个政治和经济全面繁荣的时期。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统治者需要一种全新的思想学说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也成为了汉武帝执政的指导思想。

在天和人的关系上,董仲舒认为人是由天所创造的,天以自身为参照,创造出了人这一物种。因此人无论是在外形还是跟情感方面都体现了天的意志和规律。同时天在运行之中,产生了阴阳五行,并通过五行来和人沟通。因此,天是一切的主宰者,遵从天的旨意行事是一条基本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了君主是天的代表和化身这一观点,认为人跟天是不能直接沟通的,需要一个“圣人”来执行天的命令,而这个“圣人”就是君主。君主的权力是由天所授予的,君主是天和人之间的一个交流的桥梁,因此天下的人应该尊重并听从君主的号令,不然就是对天的不敬和冒犯。

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之所能够被当时的汉武帝所接受,是因为他的思想有利于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介绍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也是一位有唯心主义倾的哲学大师和经学家。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和社会稳定,也对之后近千年的封建朝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我们很多人只看到了他学识渊博的一面,而不知道他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艰辛。有一个跟他有关联的成语“目不窥园”就可以了解董仲舒读书有多刻苦。

更多文章

  • 宋江反诗全文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江,反诗,全文,解读,宋江,反诗,全文,解读,在他,醉酒

    宋江反诗全文解读宋江的反诗,是在他醉酒之后,感叹世道不公,有感而发,遂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写于浔阳楼,是宋江被刺配江州的时候,写在自己醉酒所作的词《西江月》之后,这首诗没有具体的名字。宋江提反诗(剧照)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全文如下: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

  • 周邦彦的虞美人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邦彦,美人,赏析,周邦彦,美人,赏析,虞美人,写于周,邦彦

    周邦彦的虞美人赏析?《虞美人》写于周邦彦处在荆州时期,他在此担任教授一职。本篇表达出词人羁旅生活的伤感之情。封俊虎草书周邦彦《虞美人》上片主要对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情感,开头两句就描写了春雨朦胧时的景象,用“廉纤”二词写出了春雨连绵不断,到了傍晚依旧下个不停,把自己的伤别和离愁之感寄托在春雨这个意象当中

  • 关于汉光武帝刘秀的电视剧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于,汉光,武帝,刘秀,电视剧,哪些,关于,汉光,武帝,刘秀

    关于汉光武帝刘秀的电视剧有哪些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创者,说他是千古明君也并不为过。有关于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在民间,经久不衰。于是有关于他的电视剧也就陆续问世了。袁弘版刘秀和林心如版阴丽华剧照最早的一部有关于刘秀的电视剧是在2000年的时候由张光北饰演的刘秀,讲述了刘秀举兵起义,两汉更替的风云

  • 发生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发生,第二次,长沙,会战,背景,是什么,发生,第二次,长沙

    发生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背景是什么第二次长沙会战,让中国抗战的天空,出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那么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背景是什么呢?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缴获的日军战利品1941年初,世界战争形势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日本帝国主义趁着英美两国在欧洲战场应接不暇,准备谋求南进。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日本改变了

  • 解密淮海战役中的一些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解密,淮海,战役,中的,一些,秘密,解密,淮海,战役,中的

    解密淮海战役中的一些秘密淮海战争是三大战争中政治影响最重大的一场战争,也是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参加的兵力高达180万人,其中包括了解放军中的中野、华野等部队和国民党的第12机械团、22个军部等众多的力量。在这场战争中,解放军曾多次差点失手。那么这场艰苦的战争到底是怎么胜利的呢?让

  •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故事,怎样,孔子,问礼,于老子,老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是怎样的历史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很多,这也许并不是两个伟人之间的对话了,而是两种思想的对话,碰撞,交锋。也有一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其实是向老子讨教,孔子师承老子,才要多次与老子问答。孔子像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地点在巷党。当时老子已经离开周国,

  • 曹丕为帝后为何那么容不下自己叔父曹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丕,为何,那么,不下,自己,叔父,曹洪,曹丕,曹洪大,洪大

    曹丕对曹洪大开杀戒曹操去世后,曹丕世袭为魏王,不久代汉自立,对曹洪却大开杀戒。众人不解,原来曹洪家里有钱却很吝啬,曹丕年轻时曾向他借钱而不获,因此怀恨在心,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将曹洪打入大牢并要处死。曹洪的形象群臣前去说情,没能奏效。其时卞太后责怒于曹丕,并言:“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又对

  • 李叔同圆寂的地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叔同,圆寂,地点,李叔同,圆寂,地点,法师,名叫,他是,中

    李叔同圆寂的地点弘一法师,原名叫李叔同,他是中国文学和佛学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文学和佛学上有着卓越的贡献和影响力。弘一法师在1942年的9月圆寂,在泉州的一家叫不二祠的温陵养老院里的晚晴室里去世。李叔同雕像李叔同圆寂的时候有两件事情值得后人深思。第一件事是李叔同圆寂之前写下了一个名为“悲欣交集”

  • 初秋晋景公姬獳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初秋,景公,姬獳,生平,简介,初秋,景公,姬獳,生平,简介

    初秋晋景公姬獳生平简介晋景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名为姬獳。其出生年月已经不可考了,晋景公在位期间,晋国曾多次取得对外战役的胜利,晋国的国土面积也日益增大。但由于晋国跟楚国争夺霸主的地位失败了,楚国成为了一方霸主,晋景公在晚年时将国都迁到了新田。晋景公姬獳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晋景公是少见的军事和政治都

  • 古代为何要有“嫡”“庶”之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为何,要有,之分,古代,为何,要有,之分,正妻,正妻所

    古代为何要有“嫡”“庶”之分?嫡,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儿子谓嫡生、嫡子,即正宗之意。在古代通常是嫡出子嗣(即嫡子)继位,因古代有立嫡,立长的规矩。庶出,庶,旁支也,妾所生的儿子谓庶子、庶出。嫡为大宗,庶为小宗。庶出子嗣一般不虑继位,但有立贤之说,所可立为太子或世子。古代的时候考虑继承人,一是立长,二